笔趣阁

全本小说>智齿 咬合 > 第36章(第1页)

第36章(第1页)

下面一章主要讲山行为什么辍学的,不准备啰嗦但是有些地方需要用文字赘述,感觉太短的文字会影响观感,所以准备把下章内容写完再发。一天应该写不完这个亚子……

顾幻真穿过丛林,有几粒苍耳黏在她裤脚,被她捻下来。她伏在河边洗脸,浅河,水底砾石清晰可见,但极少见鱼。她用袖子擦脸,极目远眺,苍青群山,绵延无际,也困住这山里循环往复的一辈又一辈。

远望时河心泊来一只筐,她拧眉,看到筐边露出的襁褓。又在河里弃婴!

她水性差,好在河不深,能叫她趟进去把筐拨过来。婴儿不哭不闹,以为又是女孩儿,没想到是个男婴。大概是有什么疾病吧,顾幻真在他襁褓里发现了二十块钱,连张字条都没有。这些人实在过分,她抱起婴儿到医院去检查,结果什么病也没有。

她一个单身女性,又常年奔波在外,把孩子带在身边实在不方便,就想找一户生不出来孩子的人家,让他们养。

顾幻真这时已经在大山扎根两个春夏和秋冬了,比起志愿者的称呼,她更愿意被孩子们称为老师。她行过很多山,也踏过无数条河,叫那些没有上学的孩子去接受义务教育。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她只求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远离蒙昧,开智进取,如果能够走出重重大山,那该有多好啊。

机缘巧合之下,她把孩子托付给一对结婚三年的夫妻,见他们对孩子实在是喜欢,便放心远行。等她时隔两年再路过此地,孩子已经两岁了,坐在家门口的木疙瘩上,神情迟滞,她一开始还没认出来,等那双夫妻抱着刚满六个月的孩子从屋里出来,歉意的冲她笑时,她便知晓了。

抱养的怎么能抵过亲生的。只是他们太不厚道,过于厚此薄彼,顾幻真的好脾气在他们的讪笑中消散如云烟,她牵孩子的手,问:“要不要跟妈妈走?”

他没有反应,不抗拒不接受。

顾幻真便把他抱起,让嶙峋的他坐在自己手臂,晃悠,哄着问:“儿儿叫什么名儿?”

“老大。”他吐出自己的名字。

顾幻真眉心又是一拧,脆嗓说:“老大不是名字,你两岁,他们还没给你起名字?”

他觉出她语气中的坏情绪,条件反射地要往她肩膀缩,躲惯了,像是经常挨教训,学会了察言观色。顾幻真忙把他一晃一晃地颠,说:“妈妈没说你,不怕啊。给你起个名字行不行呀?”她望着秋季渐趋萧索的山,细语道:“叫山行好不好,你以后就叫山行。”

顾山行就被顾幻真带在身边带了三年,称不上走南闯北,但坐过驴车和马车,骑过骡子和水牛,他好喜欢那片湿润润的土地,因为插秧时顾幻真会把他栽进土里,说:“好儿子,可不敢动,动了来年就长不高了。”他听话的一动不动。

她帮农民插秧,顾山行手里就拿着苞谷,饿了便生啃。

后来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她不得不为他停在某处,挑选一所学校入学,她于是便在那所学校任教。

顾山行五岁,直接上一年级,插班生,被老师临时安排在最后一排。他认生,话本就少,上课只听前面同学叽叽喳喳,好像树上的鸟飞进班里。

课间上厕所,他站起来,看见前排的同学吃惊的看他,彼时尚圆的眼睛瞪成葡萄珠子,说:“哥哥,真高,像个塔。”

嘴真是碎,顾山行又隔了一天才知道前排同学的名字,陈如故。

陈如故一直哥哥哥哥地叫,直到升到二年级时意外得知他比自己还要小,只是长得高,后面就再不叫哥哥了,没面子!

顾幻真带顾山行在这所学校只待了两年,因她不是正式教师,恰好又有变动,无奈只得带儿子迁往下一处。

顾山行的童年无比漫长,像一场热带动物的迁徙,他在变动的环境中逐渐寡言,一个集体,似乎只有他在动荡,于是寻求不到认同感。他分不清自己是掉了队,还是在孤飞。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再跟妈妈讲过心里话,沟通开始匮乏,他能做的事情只有学习,并借着课外闲暇时间,拆开手头有的游戏机或是遥控板,零件散落一地,他觉得心里舒坦了,便安安静静的把它们还原。

顾幻真忙于工作,顾山行是她的孩子,山区里那些无书可念无学可上的孩子也是她的孩子,她始终秉持着一颗初心,只是在偶尔,也会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母亲,不大称职。她总想,要先叫那些孩子去读书,他们好了,山行也就好了。山行是一个人,又好像是一群人,她把他带在身边,就像是把他们都带在身边。

她也对少年时期的顾山行抱有期望,只是她不讲,你应该做什么,她总会问,你想做什么?顾山行想的事情无限多也无限大,他想变成一只可以跳跃山头的长鼻猴,或者是成为一头国王象,他想在银河里开一家自行车修理铺,他还想变成裁云圣手去修剪天上的云。最后的最后,他抱着双膝蜷缩在缝纫机旁,说妈妈我可不可以做一只松鼠,他伸出拇指和食指,拉出一个雪饼直径的长度,说这么小,住在妈妈的肩膀上妈妈也不会累。

顾幻真发现,他只在偶尔,偶尔想当一回人,大多时候他身上都有一种坦率的动物性。她无法去纠正,做人也是极好的,是珍贵的,是假使生命无法写成一部史诗,那么就让它在平凡里鲜活地动荡也仅此一次的人生。

顾山行初升高那年,顾幻真终于决定,定下来吧,因为高考很重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绝非夸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