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大秦hu > 第197章(第1页)

第197章(第1页)

「奸臣之子,我等耻於与你为伍!」

屋中的几个人骂骂咧咧地追出来。

郭超或许是被踹得狠了,一时之间爬不起来,神色却颇有几分硬气,仰面嗤笑一声,说:「这好办,你们可以辞官啊。一群蠢材,什麽是奸臣?什麽是忠臣?无非是君王犯了疑心病,想处置功臣,又不愿意担上坏名声。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奸臣跳出来进谗言,替君王把事办了。天下人都咒骂这个奸佞的臣子,认为他蒙蔽了原本英明的君王,害得忠臣蒙冤。家父只是恰好赶上了。他是忠是奸,是贤是愚,岂能由得他来选择?你们怎知在赵王心中家父不是为君分忧的忠臣呢?」

赵琨怔了一下,他从来都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历史事件——立场不同丶时间段不同,忠臣和奸臣也是相对的?

那他每次为岳飞惋惜,唾弃秦桧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派秦桧议和的宋高宗赵构也附带上?岳飞是因为想要迎回二帝,才死於「莫须有」的罪名吧?

还有一个叫裴矩的人,他是隋朝的奸佞,却是的忠臣。

司马光评价说——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不过,不管郭超怎麽狡辩,如何掩饰,事实就是郭开身为赵国高官,却收了秦使的贿赂,是个卖国求荣的国贼。大秦的官吏,很多都来自六国,有些甚至是出使秦国的使臣,因为有能力有才华,被强行扣留,无奈领了官职。所以降臣不会被歧视,降臣中吃里扒外的卖国贼才是最不受人待见的——因为谁也不敢放心地把後背交给一个有前科的叛徒。

那几个打人的御史听了郭超的话,怒发冲冠,又要抬脚去踹郭超。

赵琨连忙大喝一声:「且慢!」

茅焦使了个眼色,众人纷纷止步,开始打量赵琨,随即有人认出了他,「镐池君?」

赵琨扶起郭超,淡淡地瞥了他们一眼,道:「私人恩怨不要带入官署,散值(下班)以後,你们几个每人写一份自省书(检讨),明天交给我。」

赵琨说完,并不看那几个人的反应,而是直接负着手迈过门槛,穿过大厅,去後面的休息室换上官服。在正堂中找到属於他位置,随手翻了一下几案上堆积的文书。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被这些御史劝谏最多的人居然是秦王政,平均每出宫一次,就要被劝谏一次。被弹劾最多的高官居然是尉缭,打镐池君小报告的居然也不少。不得不说,这帮御史是真的勇。至於有多少是忧国忧民丶直言不讳,又有多少是沽名钓誉丶党同伐异?赵琨就不清楚了。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一窝都很勇,就连郭超看起来也不怎麽熊,那就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不愧是王绾带出来的御史,一个个当真敢说话。

郭超在门边立了片刻,直到赵琨发现地板上拖长的人影,偏头望过去,郭超才拱手:「多谢镐池君。」

赵琨:「你没事吧?要是不舒服就去医馆瞧一瞧,我给你批假。」

「没事,我也不怕他们。」郭超迟疑了一下,问:「方才提到家父,诸君都十分厌恶,镐池君似乎有不一样的看法?」说到底,还是因为父亲不在了,不然谁敢这样对他?如果父亲能平安抵达咸阳,官职不会低,这些人最多在背後议论几句罢了。

赵琨微微摇头,「在下只是照章办事,尽量不让个人情绪干扰决断,给御史府营造一个相对公正公平的办公环境。」在赵琨这里,郭开丶秦桧都是洗不白的,连带他们背後的主子。

郭超听明白了,赵琨的意思就是:你好好干,虽然我也看不惯你父亲的所作所为,但我不会给你穿小鞋。我更倾向於公事公办,赏罚分明。

这样也好。至少他的日子会比先前好过一点。上一位御史中丞王绾埋头公务,一直都没有注意到郭超尴尬的处境。

仿佛是多年前的场景重现,透过窗棂,赵琨窥见一道身穿黑色官袍的男子身影。

阳光穿过时空的罅隙,在岁月中流淌。一如初见王绾。

赵琨快步迎出去,依礼在堂下等候。离得近了,才看清来人的鬓角已然斑白,额头上有很深的抬头纹,依稀还是当年模样,气度矜严。赵琨恭敬地作揖:「王先生近日可好?」

王绾也忆起旧日时光,颇为感怀,看向得意弟子的眼神多了几分平和慈爱,携了赵琨的手说:「好,一转眼,镐池君亦戴冠了。」

赵琨二十岁的生辰,恰好赶上灭韩灭赵的关键时期,他要负责大规模的粮草物资调配,过於繁忙,没有时间大操大办。何况他也不想太过招摇,就一切从简,由尉缭和徐福给他主持了加冠仪式,仅宴请了亲朋好友。

王绾一贯爱操心,向赵琨介绍了御史中丞的日常事物——执法殿中,纠察百官。内领侍御史,外督郡国二千石……

这些东西,赵琨原本已经有初步了解,王绾又翻出相应的文书给他举例,见他懂了,话锋突然一转,「眼下便有一事,应当由御史中丞牵头劝谏大王。」

赵琨疑惑:「什麽事?」

王绾一脸正气:「赵高担任咸阳县的令史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偷偷从隐宫弄了几个刑徒出来,违规给他们办理了咸阳户籍。昨日,赵高蛊惑大王出宫去看百戏(杂耍),大王多瞧了一个与猛虎共舞的美貌胡姬两眼。当夜,赵高就将这名胡姬送进章台宫侍寝。今日事发後,大王让蒙毅来审判赵高,蒙毅给赵高定了死罪,大王却赦免了赵高的罪,依然让他担任中车府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