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南华曲(二) > 第95章(第1页)

第95章(第1页)

他不能容忍那个人是赵匡胤。哪怕只是捕风捉影地猜测,却轻易地将他身为帝王和男人的猜忌之心扭在了一起,愤怒几乎在下一瞬便要蓬勃泄出,他强行抑了下去。在这大殿上,他是君王,理智比一切都要重要。他转向自己的皇后,轻笑道:“起居令也过分勤勉了,这些不过是朕与秦妃的闺中笑语罢了,原本便犯不着记录在案,皇后也不用小题大做。”

皇后的眼眸中蕴着冰冷的笑意,嘴角却抿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口中恢复了常日里惯有的温顺平和:“臣妾奉命为陛下掌管后宫,万事不敢懈怠。方才陛下道起居令做事勤勉,倒让臣妾想到此前臣妾犯下的一个疏忽,还请陛下恕罪。”

“什么疏忽?”柴荣不得不问。

“臣妾请宣召一人。”符皇后沉声道。

那人很快便被带了上来,一身半新的淡绿色衣裳,是宫中最寻常的宫女服袍,也意味着她的品衔并不高。但面圣的规矩倒是熟练,一进殿便跪了下来,磕了两个头,声音不大不小,道:“昆玉殿三等宫人兰玉给皇上皇后请安。”

她的声音有些许颤抖。秦妃仔细辨认她微微抬起的脸,终究不知,轻轻摇了摇头。

皇后笑道:“看样子你虽在昆玉殿当差,但秦妃却识你不得。”

兰玉怯生生地道:“奴婢平日只在昆玉殿的小厨房中当差,未有福分在娘娘跟前伺候。”

皇后道:“既然隔着这么远,那秦妃对你便也谈不上什么恩惠或是私怨了?”

兰玉咬了咬嘴唇,道:“奴婢是宫中婢女,只是被分配到昆玉殿当差。与娘娘私下并无接触。”

皇后道:“这般便好。你仔细将那日的情景说来,若有一字虚言,便是欺君之罪。”

兰玉慌忙磕头,道:“奴婢不敢。几月前,初八……或是初九,御膳房……”

皇后冷冷打断,“究竟是几个月前?是初八还是初九?回明白了。”

兰玉一哆嗦,仔细想了想,道:“是二月初八,那日是御膳房分活物的日子。奴婢去领生猪,押送生猪的是个面生的公公,奴婢觉得奇怪,便去问掌事的郝公公,郝公公让奴婢别多事,还丢了一锭银子给奴婢。奴婢不敢吱声,便与那面生的公公一起到了昆玉殿。那公公放下生猪便径自到前殿去了,过了半个多时辰才回来。那时候天已经很晚了,奴婢怕他饿着,便好心递了个馍馍给他,他也没拿。只对奴婢说了声谢谢,便走了。奴婢吓了一跳,那声音浑厚,分明不是内侍而是男子。”

柴荣脸上的肌肉越绷越紧,问道:“你认识那男子?”

兰玉连忙摇头,道:“奴婢不认识。只是这事情蹊跷,奴婢心里害怕,后来又找郝公公问了一次,郝公公说都是有来头的人,咱们做奴才的,收银子办事,得把嘴给封严实了。后来……长孙皇贵妃薨了,宫中掌事多有更换,郝公公也出了事。奴婢便不敢再提此事。三个月前,具体哪天奴婢当真忘了,奴婢正好沐休出宫。在街上,见到大军出征,赵……赵帅骑着马在前面,奴婢一眼便认出,那日的那个人,便是赵帅。”她抖抖索索地将话说完,又抖抖索索地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布包,跌落出一块十两的银锭,“这……这是郝公公给奴婢的封口费。奴婢一直没敢花。请娘娘恕罪。”宫中的月银每月不过一两五钱,这十两的足银几乎成了实证,再加上兰玉生疏的讲述,由不得人不相信。

柴荣的眼底燃起了阴郁的怒火,他一字一顿地问:“那个郝公公现在何处?”

皇后道:“臣妾也命人查过。他与长孙皇贵妃擢升的尚食监多有贪污之事,后来事发,杖责了二百,被打死了。”

柴荣道:“还有别的人知晓此事么?”

皇后道:“臣妾也命人详查过,当时长孙皇贵妃领着协理后宫的权。此后人事多有变动,寻了几个,仿佛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却又不甚确定。只有这个兰玉回的还算清楚。”

霜贵人在一旁冷冷接话道:“陛下,这等私通往来的事情,哪里那么容易查实的。能有一次确着证据已是大幸。这不被人知晓的还不知多少次呢。”

她的话刺耳又刺心,柴荣冷冷地扫了她一眼。郭妃见状,连忙训斥道:“霜贵人出言需谨慎,莫要让他人以为你对私通往来之事如此熟练,更不要将这后宫说成什么人都能自由进出一般。”

后妃们在那儿唇枪舌战、争辩不休,吵吵嚷嚷的声音落进解忧耳中,却让她的心愈发宁静。二月初八,是她被长孙妃推进太液池,继而被秦妃救起的前几日。她记得秦妃跟她说过,赵匡胤曾找过她。他在宫中实在没有人脉,不能像翟清渠那般自由出入,竟狼狈到要跟着生猪混进来。想到此,她抬头看了一眼秦妃,处在旋涡之中的秦妃跟没事人一般,冲她点了点,肯定了她的想法。

解忧甜甜地笑了,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知晓了赵匡胤的心思。之前的猜忌、烦恼、不信任、不自信,一股脑地统统消失不见了。

在这样的场合,她很不合时宜地咧嘴笑着。眼前的生死相迫,眼前的翻云覆雨,都跟她不相干一般。

她心满意足地笑着,真希望能早点再见到赵匡胤。

西子(四)

巨大的宫灯高悬在屋顶,扬起犹如夏日午后的细纱般金光,将大殿照得透亮,亦将人心的贪痴嗔欲暴露无疑。戌时已过,熄灯落钥的鼓声响过三遍,宫内便起了宵禁,处处静无声息。只在泰昌殿中,仍是人头满满,一室的气息沉沉。时间拖得太久,便连殿中央那一人高的鎏金博山炉中,香料亦散尽了最后的芬芳。众人屏息相望,偷偷传递着猜测不已的眼风,却无人敢上前更换,只任由那一缕浓郁厚重的气味被人们吸入鼻中,又在紧张的气氛中消失殆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