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礼貌”的郁危:“……”
打招呼能打得这样杀气腾腾,孟凛有些古怪地哦了声,似乎觉得眼前二人不足为惧,也没放在心上,又问:“两位可曾见过我师弟?”
谢无相道:“未曾。”
闻言,孟凛脸上并无忧色,反而暗中如释重负般地松了口气。不知想到了什么,他神色又阴沉了些,勉强道:“这山里恐怕是有灵阵,把我们几人都分开了,是我疏忽,没有料到这件事。”
“这应该是白玉京时的古神留下的缚灵阵,会干扰修士的神识,对凡人则没有影响。”谢无相缓声道,“想要不被影响,也很简单,封起神识,几人拉在一起沿着一个方向走,就不会走散。”
“你们……”孟凛这才注意到他们两个人相牵的手,愣了一下,很快提议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如一起?”
谢无相未答,转过头问郁危,脾气很好地征询他意见:“要吗?”
下意识想说“不要”,快要出口时,郁危顿了顿。
谢无相依旧是那副无甚所谓的样子,似乎要或者不要都随他心意,不论郁危怎么答,他都只会淡笑着包容和接受。他的语气和神情都太具有迷惑性,有那么一刻郁危甚至觉得,自己可以不计后果,顺着自己的心意来,之后的一切都会有人替他摆平——
那是不可能的事。
孟凛乃至孟家身上有太多疑点,对方甚至掌握着可能会控制谢无相的符咒,放任他在这里不管太冒险。
郁危压下心里的不舒服,淡淡道:“可以。”
闻言,谢无相目光在他脸上蜻蜓点水般掠过,划过他抿直的唇角,好像便能看出他违心地说了谎。他停顿了一会儿,没有问什么,回头看了孟凛一眼。
两人一问一答,孟凛似乎觉得自己的身份遭到了冒犯,神色有些沉,想要说什么又止住了。
他走到两人之后,正准备伸出手,郁危忽然看了他一眼,随即矮下身,在地上挑了一根光秃秃的树枝。
他攥着树枝的一头,平静道:“你抓这个。”
“……”
重新开始赶路,这次没再出现什么幺蛾子,顺利到了村口。
这里灵阵的干扰并不是很强,郁危放出了一部分神识,将村里面探了个大概。
没有活人,这是个死村。
无人居住的房屋不消半月,便生满了杂草,一砖一瓦斑驳破旧,静默立于荒芜夜色中,远远望去,好似一排望不到头的坟包。
按照村长的说法,染上这种疫病就没有活路,当时整个村子急着搬走,因病死去的村民恐怕也没人敢处理,尸体是否会将病传染给旁人,也尚未可知。
说是寸步难行也不为过。
一路走来没看见邵挽,就连神识也没找到他的位置。郁危蹙着眉,走到一处荒废的院子里,轻轻推了一下,半扇发霉长草、摇摇欲坠的木门就咚的一声,彻底摔了下来。
积雪混着草屑,混成一种惨淡的色彩。看不清房里的布置,也没有那种奇怪的异香。
他踩着雪走进去,松软的雪立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将要进门时,好像踢到了什么东西。郁危愣了下,矮下身去,手指在雪中摸索片刻,摸到了一根蜡烛。
这与村长的说法不同,按理说,村里的人害怕疫病,早就将家里的蜡烛都扔掉了,不应该还有漏下的。
他站起身,听见身旁的脚步声,将蜡烛递给来人。谢无相接过,语气倒没有多么意外,问:“在哪发现的?”
“门口。”郁危道。
这蜡烛崭新,还没有用过,被雪掩盖,若不是他不小心碰到,兴许都发现不了。谢无相道:“去其他人家看看。”
郁危也是这么想的,点点头,将手中蜡烛放了回去。又辗转了几户人家,在门口找过一遍,无一例外都发现了一根摆好的蜡烛。
剩下的也不必再找了,郁危拍掉手套上沾的雪粒,若有所思道:“看来这应该就是那老乞丐摆的蜡烛。”
村长口中的老乞丐,被关在柴房后就逃了出去,之后整个村子都搬到了山南,没人再管过他的死活。如今看来,他不仅没死,还在村里人走后,在每家每户都放了一根蜡烛。
这其实是一个格外矛盾的点。村长说吃了蜡烛的人都会感染疫病,所以村民才会对蜡烛避之不及;但老乞丐却要千方百计地阻拦村民,仿佛如果没有蜡烛就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孟凛方才不知道去了哪,慢了一步跟上来,看见两人脚边的蜡烛,忽地皱了一下眉:“蜡烛?”
“两位,还是离它远一些吧。”他站在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看上去并不想靠近,“这个村的病劫,就与蜡烛有关。”
谢无相问:“何出此言?”
“我来之前,也调查了这个村子的疫病。”孟凛道,“这里的病劫会先让人以蜡烛为食,随后渐渐丧失五感而死,十分古怪。染病的那几家,无一例外都是这么出的事。若是不想染上,这里的蜡烛最好不要碰……”
话音未落,郁危已经捡起了那根蜡烛,抓在了手心。孟凛顿时连后面的话也忘了说,声音扭曲了一瞬:“你——”
“传言是真是假,总需要验证。”郁危轻描淡写地说,“你说蜡烛会引来病劫,既然这就是关键所在,那就用它把病劫引出来,彻底解决掉。”
孟凛紧盯着他,追问道:“那你说,谁来做那个饵?”
他自然是不会心甘情愿做饵的,谢无相也有风险。没有人比他这个死过一次的鬼更合适,郁危面无表情地晃了晃手里的蜡烛:“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