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直到秦惠文王晚年,派张仪欺楚之前,秦、楚两国的邦交相当不错,很少有直接冲突,芈丫头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成为秦惠文王的妾侍,被封为八子(侍妾的封号),所以史书上称她为“芈八子”。
天下抗魏
秦国在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长时间的动乱,这时正好碰上魏国崛起,魏国名将吴起率领驰名天下的魏武卒把秦军打得满地找牙,夺取秦国大片国土,并且继续进攻,意欲消灭秦国。若不是吴起被政敌陷害逃亡,秦国差点被打到甘肃、青海去做野蛮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来,秦惠文王的爷爷秦献公重用墨者,父亲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国力才慢慢的强起来。
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让秦国脱胎换骨之类的说法,但现在商鞅变法的效果是不是那么好已经有一些争议,而且就算很好,这国家层面上的变法也不像大力水手吃菠菜,一吃就有劲那么简单,秦国也不是一变完法就龙傲天、吃遍天了,只能说在这之后与魏国有了一战之力,不再是干挨打不还手的局面了。
而魏国这段时间因为自恃强大,过度嚣张,跟原来同出于晋国的盟友韩、赵掰了关系,在跟韩、赵打的时候又被齐国偷鸡,楚国也三天两头来扔一锤子,特别是在马陵之战中,大家耳熟能详的魏将庞涓被齐国军师孙膑击杀,十万魏武卒全军覆没,魏国被弄得十分狼狈。秦国在这个时期也频频向魏出击,趁机收复了不少失地。
而我们的男主角秦惠文王就是在这个时候即位的,他当太子时候,商鞅为了变法顺利,曾经找他的茬,拿他立威,所以他怀恨在心,同时为了争取保守派的支持,一即位就把商鞅五马分尸,大卸八块。
不过秦惠文王很明白商鞅那一套尊君卑臣、富国弱民的法令对他这个秦王最有利,所以延续了商鞅的政策,再者国家政策一但推行,就有了自己的内生逻辑,即便他想改也不一定能改得了。总之秦国就沿着商鞅制定的路子一路小跑下去了。
锁闭关中
秦惠文王即位之初,除了燕国,战国七雄里剩下的国家都在跟魏国隔三差五的交战,在全天下几十年如一日的乱刀群插之下,魏国再是级大国也终于跪了,早早称王的天下霸主魏惠王只好向齐威王低头,也尊齐威王为王,想跟齐国结盟。
魏国的地势本来就不好,处于中原正中,四面受敌,被大伙儿一拥而上揍趴下也属正常。不过这时的魏国依然是一个强国,只是以前牛逼的时候可以一挑三、一挑四,现在只能玩单挑了而已,所以想要找个盟友喘口气,以便卷土重来。
不过秦、齐、楚对春秋时代晋国的霸权,及其在战国的继承者魏国的嚣张印象深刻,又怎么会真的给魏国再起的机会。于是,楚国因为齐魏称王不带他玩,进攻齐国,秦国则趁魏国为齐攻楚,攻打魏国,魏国虽然战胜楚国,却师老兵疲,只好割让黄河以西的土地,秦国从此锁闭关中。
取得黄河以西的土地,对秦国的影响巨大。秦国的核心国土在今陕西南部的关中平原,今天山西、陕西交界处的黄河中游水流湍急,不好渡河,而黄河拐弯处只有一条狭路通向东方,南边就是大片的山区,难以行军,秦国只要守好这条狭路上的函谷关就万事大吉,东南部对楚国的一侧,则还有一个类似函谷关的关隘武关。
也就是说,秦国从此只要守好黄河、函谷关、武关,山东六国就攻不进秦国的本土。秦国进可攻,退可守,哪怕败了,往函谷关里一缩,敌人就无可奈何,可以避免一时的失败导致国家土崩瓦解的局面。这是秦惠文王为秦国建立的第一个大功业。
我开始写这部小说时也查了很多资料,虽然可能仍然存在逻辑有误,但我尽力了,下面列一列参考文献以证严谨:
【】先秦时期男女皆有名和字,腾讯网,o--
【】《史记卷五秦本季第五》
【】《史记卷六十八》
【】战国策卷四秦一、秦二。国学导航
【】祝玉湖编着中华远古帝王谱第四分册[]西安西安出版社
【】《战国策》:战国策秦第二、战国策魏册一
【】两翼齐飞的战术,斩八万,秦国教科书般的战争,作者:地图帝,所属专栏《从部落到大秦帝国》
【】走进科学之宣太后“芈月”大起底(秦惠文王篇),作者:黑猩猩表哥
喜欢秦王读心后,我成了他的蜜罐子请大家收藏:dududu秦王读心后,我成了他的蜜罐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