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冷哼了一声,扭过头去,完全没有理会跪在地上的朱允炆。
朱允炆磕头如捣蒜,满心只想着赶紧逃离此地,尽快往外走,就在他刚要迈出房门之时,朱允熥忽然出声叫住了他。
“二哥,有件事还得麻烦你一下,你去告诉锦衣卫指挥使蒋大人,蓝玉如今已到我的小学担任教习,这可是奉了皇爷爷的圣旨行事,没有什么可值得监视的,让他把监视的人马都撤了吧!”
朱允炆吓得魂不附体,辩解道。
“皇爷爷明鉴啊,我真的从来没有勾结过蒋瓛!我对天发誓,若有半句假话,定遭天打雷劈!”
朱允熥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一言不发。
朱元璋则说道。
“朕从未下令让人监视蓝玉,这个蒋瓛,胆子倒是不小,竟敢擅作主张,简直无法无天!”
随即马上下令。
“朱允炆,朕命你马上给我滚去淮安,三天内不离开京城,休怪朕无情,定斩不饶!”
朱允炆吓得肝胆俱裂。
“孙儿遵旨,孙儿这就走,这就走……”
说完,连滚带爬地狼狈退了出去。
等朱允炆走了以后,朱元璋这才开口问了一句:“蓝玉身边的那些义子们如今情况如何?”
朱允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回皇爷爷,永昌侯谨遵您的教诲,已经解除了那些人的弟子关系,并严令他们解甲归田,只是他们手下的职位空缺,还请皇爷爷您圣裁,另选贤能之人填补。”
朱元璋这才放下了心,说道。
“也罢,暂且如此,让蓝玉好好跟着你做事,如果他能做出成绩,朕对他以前的过错会既往不咎,可若是做不出成绩,哼,就老账新账一起算,定不轻饶!”
朱允熥连忙点头应道。
“孙儿谨遵皇爷爷教诲。”
说完,便恭敬地退了出去。
朱允炆出了宫门,只觉朱允熥仿佛就在背后紧紧追着自己,心中充满了恐惧,丝毫不敢在京城多做逗留。
他匆忙接上了母亲吕氏,只带了少许简单的行李,轻车简从,一路匆匆忙忙奔往淮安。
在出了京城的都门之后,他忍不住驻足回头望了一眼,心中五味杂陈,万般思绪涌上心头。
“朱允熥,大家都是同父所生的兄弟,为何你如此风光得意,处处顺遂,而我如今却只能落得一个郡王的名号,事事不如意?不过你也别得意太早了,咱们之间的账还没算完,早晚有一天,你定会因为今天放过我而追悔莫及!”
朱允炆被降为淮安郡王,当日便匆匆离开了京城。
此事一经传开,所有人都不禁摇头叹息:看来,他想要再东山再起恐怕已经希望渺茫了,这大明的江山将来要传到谁的手中,岂不是板上钉钉了?
就在这一天,突然又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竟然暴毙于家中。
锦衣卫佥事何广义成了新的指挥使,而这何广义,同样也是朱允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