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朱允熥接着问道。
“那你再来想想,如果这个茶壶的盖子有点紧,在下面一直烧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那个孩子眼睛紧紧盯着不停跳动的茶壶盖。
“会不会弹出去?”
朱允熥离开教室以后,马上把百工教习找了过来,郑重其事地说道。
“这孩子将来的成就必定非凡,你一定要好好培养,看来,往后我也要亲自参与教学!”
教习听了,脸上露出些许不解,疑惑地问道。
“蒸汽顶动茶壶盖,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仅仅因为观察这个,怎么就能断定这孩子能够成才呢?”
朱允熥笑着解释道。
“别人如果被带锯齿的草割伤手指,也仅仅是包扎一下了事。但锯齿草割伤了鲁班祖师的手指,人家就能从中受到启发,发明出锯子来!这就是天才和庸才之间的巨大差别,所以,千万不要轻视任何看似平常的现象,更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
不久之后的一天,朱元璋在处理政务的间隙,思绪忽然飘到了被幽禁在东宫的朱允炆身上。
想当初,朱允炆参与了其母妃吕氏迫害太子正妃常氏以及嫡长孙朱雄英的恶劣事件。
按照律法,将他处死都不为过。
可是,倘若真的痛下杀手,朱标一脉本就人丁稀薄,再加上太子又早早离世,又该凭借什么去压制那些野心勃勃的藩王呢?
但要是对这件事置之不理,朱元璋又觉得实在对不住嫡孙朱允熥,心中满是纠结与矛盾。
经过反复的思考,朱元璋最终决定把朱允熥叫来,听听他对于此事的看法,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此时的朱允熥正在小学的课堂里给孩子们传授着百工知识。他所讲述的内容皆是一些现代的自然物理现象,并且给出了逻辑严密的解释。
别说是这些天真懵懂的孩子们听得入神,就连一些在学界成名已久的大儒,听了都觉得耳目一新。
原来这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居然还能有如此精妙新奇的解释!
就在朱允熥讲解的过程中,有一名儒家教习忍不住好奇地问。
“校长,您刚刚说我们脚底下踩着的大地是一个圆球,可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若真是如此,那为何我们不会从这圆球上滚下来呢?”
朱允熥不慌不忙地忽然拿起了一颗球形的磁铁,轻轻一吸,众多铁粉瞬间如被施了魔法一般吸附在上面。
紧接着,他将磁铁稳稳地放在桌子上滚动起来,而上面的铁屑无论如何晃动都掉不下来。
朱允熥耐心地解释道。
“诸位请看,假如这块磁铁就是我们所处的地球,这些铁屑就是我们现在的人。地球有着极其强大的吸附力,就如同这磁铁对铁屑的吸引力一般,能够把我们牢牢地吸附在地表上,所以我们根本不必担心会掉入太空。”
“那为何平日里我丝毫没有感觉到这股强大的吸力呢?”
朱允熥不紧不慢地说道。
“您不妨亲自试着往高处用力跳一下,感受感受。当您跳起的瞬间,是不是会明显感觉到有一股力量把您往回拉?只是这股力量在平常我们行动时,因为太过细微,所以难以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