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在府裡的时候,二阿哥被从上书房接回,而且被先帝所恶,没瞭做世子的可能,她隻能顺著爷的意依附于福晋,但进瞭宫,哪怕她隻是个妃位,但也是二皇子、三皇子和长公主的母妃,这让她如何甘心继续依附皇后。
皇后也隻是皇后,一个从来没有被皇上宠爱过的皇后,一个所生皇子序齿靠后的皇后,皇上当年不也隻是庶皇子。
齐妃现在不是年轻那会儿还咋咋呼呼的时候瞭,她也是做瞭祖母的人,所以并不急著脱离皇后,她还等著皇后和贵妃鹬蚌相争,让她做渔夫呢。
熹嫔和裕嫔在潜邸的时候便抱团,进瞭宫也一样,两人都不是急性子,有的是耐心。
贵妃林氏其实对‘珍’这个封号很有意见,直男的惊喜真的让人消化不良,如果皇上提前跟她说一声,她宁可不要封号,林贵妃比珍贵妃好听顺耳多瞭,珍贵妃珍贵妃……听起来总让她觉得还有个假贵妃。
作为一个知道历史的人,她心理准备充足,进宫后适应良好,紫禁城对她而言和雍王府的区别不大,隻是换瞭个更大一点的地方,人还是原来的人,她过得也还是原来的日子。
从前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是去正院给福晋请安,现在是去坤宁宫给皇后请安,然后再跟皇后一道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因为太后喜静,不想见太多人,所以隻有妃位以上的人才能给太后请安。
太后怎麽不把后位之下的人的请安也一同免瞭去,这老太太从前不觉得,当瞭太后之后是真难伺候,以至于这段时间她跟皇后都有点惺惺相惜瞭。
当然,她也没傻到去和皇后做姐妹交朋友,她们都是有儿子的人,利益冲突是免不瞭的,但她也不想跟皇后跟任何人起冲突,她平时是属蜗牛的,隻想待在景仁宫裡过自己的小日子,可如果有人主动动手,她也不是吃素的,她有爷呢。
储位之争不可避免,她能教给几个孩子的不多,隻有两个字——孝顺。
爷是从九龙夺嫡中闯出来的人,所以别跟他玩心眼,也不要急功近利,这个世界的爷,身体可好的很,不会像历史上那样隻做十三年的皇帝。
皇后近来看宫中姐妹由衷觉得顺眼。
主要是有对比,先帝的太后太妃们有多麻烦,底下的妹妹们就有多招人疼。
这段时间除瞭齐妃来她这儿念叨怂恿几句外,其他人都很安静,也不知道皇上什麽时候才能让王爷们把太妃接走,这都挤在西六宫和宁寿宫、寿安宫中,彼此新仇旧恨的,天天不消停。
五爷和九爷过年去额娘的翊坤宫待瞭一个多时辰,听额娘跟他们诉瞭不少苦。
昔日的对头成瞭太后,虽然不住在一个宫殿中,宜太妃也基本不往宁寿宫去,可这宫裡到处都是人精,自然有人上赶著讨好太后。
而且现在翊坤宫住这麽多人,这紫禁城也不是康熙爷的紫禁城瞭,她还住个什麽劲儿。
“搬,我就想搬出去,如果去不瞭你们府上,那去皇傢寺庙也行,去先帝陵前也行,总之是不待在这紫禁城瞭。”
宜太妃没有自称‘哀傢’,她不习惯,也没有自称‘本宫’,她都要离开这处宫殿瞭,还称什麽本宫。
“额娘稍安勿躁,等朝廷开印后,儿子便立马上折子,请求接您回府奉养。”五爷赶忙道。
他和皇上以前处得还不错,没得罪过皇上,不像九弟。
九爷知道他在老四跟前没有什麽体面,隻有旧仇,根本不指望老四会允许他接额娘回府奉养,他隻是担心老四会因为他的缘故不肯给五哥和额娘这份方便,毕竟宫裡这麽多有子的太妃太嫔,至今还没有一人被接出去,他估摸著老四是准备扣著这些老太太。
以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有挟母以令其子。这种事儿,老四绝对做的出来。
“五哥先别急著写折子,我找人打听打听再说,看是什麽章法。”
如今八哥虽然还没有出面,但已经下定决心瞭,不然也不会让他带小崽子去见那些官员和各王府的长子世子们。
八哥说过,他们现在需要对皇上做出一些妥协,好让皇上放心,让皇上愿意他们继续和小崽子接触。
既然都要妥协,那能不能用部分妥协来换他额娘出宫呢。
这才是九爷真正想起打听的章法。
“御前的事儿你能找谁打听,八阿哥吗。”
五爷雄厚的手掌直接拍在九弟后背上,毫不留力。
“算五哥求你瞭,可别瞎折腾瞭,维系好你和八阿哥的关系,比什麽都重要。额娘的事儿不用你操心,我来就行,我在皇上那裡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宜太妃也不是消息不灵通的人,四妃管理后宫多年,如今宫中的太监宫女可大都还是原来的老人。
“如果是去找八阿哥使劲儿,那还算瞭吧,别坑瞭人傢孩子,这个时候还敢跟你亲近的皇子,或许有些小心思,但也算是难得瞭。”
人傢就算是想图谋些什麽,没选身份更高的老十,没选脾气更好的老八,选瞭她这个混不吝的儿子,很难得瞭。
顶著额娘和五哥担忧又不信任的眼神,九爷隻是撇瞭撇嘴,没有把他的打算和盘托出,而是道:“这事儿也不一定非得去御前打听,现在后宫是有皇后的。”
和先帝那会儿不同瞭,先帝三次丧妻,做瞭半辈子的鳏夫,四妃虽然管理后宫,但宫中大事都是先帝做主,某种程度上,先帝那些年既是皇帝,也担起瞭皇后的部分责任。
老四不是鳏夫,人傢中宫皇后还好端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