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父皇我只想做个闲散王爷 > 第593章 吴3(第1页)

第593章 吴3(第1页)

公元o年(赤乌十三年),魏将王昶、王基攻打南郡、西陵,吴将戴烈、陆凯相拒。

公元年(建兴元年)东兴之战,魏将诸葛诞、胡遵、王昶等攻东兴、南郡、武昌,诸葛恪大破魏军。

公元年(建兴二年),诸葛恪伐魏,因为疾疫而大败,退军。

公元年(五凤二年),魏将毋丘俭、文钦率军西入,不久叛魏降吴,吴将留赞被魏将蒋班击败。

公元年(太平二年),魏将诸葛诞叛魏降吴,吴使文钦、唐咨、朱异等救援,诸葛诞杀文钦,不久城破被杀。

公元年(永安六年),吴将丁奉攻寿春。魏灭蜀之战时,丁封等率军支援。

蜀汉

公元年(汉建安二十年),吕蒙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湘水之盟后归还零陵郡。

公元年(汉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取荆州,关羽覆亡。

公元年(黄武元年)夷陵之战,刘备伐吴。陆逊率军应战,于夷陵一带大败蜀军。

西晋

公元年(宝鼎三年),孙皓命丁奉、诸葛靓攻合肥。丁奉设计离间晋将石苞,石苞从前线被调回。

十月,吴将施绩、万彧分别攻江夏、襄阳;晋荆州刺史胡烈击败万彧。吴将顾容等攻郁林,晋将毛炅大破之。

公元年(建衡元年),吴将丁奉进攻西晋谷阳,一无所获。吴将李勖部进攻交趾,道路不利而还。

公元o年(建衡二年),吴将丁奉进攻涡口,被晋将牵弘击退。

公元年(建衡三年),吴将虞汜、陶璜、薛珝成功攻克交趾,擒杀西晋所设置长官,平定交州叛乱。

公元年(凤凰元年)西陵之战,吴西陵督步阐叛吴降晋,陆抗率左奕、吾彦等前往讨伐,收复西陵。

公元年(凤凰二年),吴将薛莹、鲁淑率军十万,分别攻击弋阳、新息,被晋将王浑击退。

公元年(凤凰三年),吴将孙遵、李承攻击江夏,被晋江夏太守嵇喜击退。晋将陈骞率军攻打枳里,擒获吴将庄祜。

公元年(天纪元年),吴将孙慎进入江夏、汝南,掠夺一千多户人口以后离开。

公元o年(太康五年),晋将杜预、王睿进攻东吴,东吴灭亡。

科技

地理

在地理方面,孙吴的学者严畯曾写过《潮水论》。这是现所知最早的一篇潮汐学专着,是我国气象学与海洋学的开端。三国末期孙吴将领沈莹着述的《临海水土志》,记载了台湾原住民山夷与大陆百越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渊源关系;并从地理方位、气候和地形,以及居民的生产习俗等方面,记述了台湾岛的自然环境及高山族的社会生活展情况。这一着作对当时的台湾人民的生活有详细的描写,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

天文

在天文历法方面,孙吴科学家对天体的探讨十分活跃,孙吴的天文学家王蕃以浑天论名于当世,提高了测定黄赤交角的精确性;陈卓把源自战国时代的天文学家石申、甘德、巫咸等三家学派所着星图命名的恒星,加以综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全天星官系统。他以二十八宿为基础,再将石、甘、巫咸三派天文学家所定的星官,并同在一起,去重复,存不同,绘成全天星图,构建了一个全天星官系统。陈卓的全天星官系统一直沿用到近代。他的这一标准一直是后世天文学者制作星图和浑象的重要依据,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在数学上,汉末三国时期天文、历法的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展,在孙吴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数学家,取得了数学展史上的标志性成果。其中以赵爽的《周髀算经注》最为着名。赵爽是第一个对《周髀算经》进行认真而全面研究的学者。他的研究分为:解释文字,推演数学理论,补图等三个方面,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弦图”证明勾股定理。二是对“出入相补原理”的运用。他在“勾股圆方图”书中采用“弦图”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这一方法比外国同类方法早约一千年;在研究二次方程得出的结论,与“韦达方程”类似,但比韦达早了一千三百多年。孙吴学者阚泽对圆周率也很有研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就是借鉴了他的成果。

佛教

建业是三国时期的佛教重镇,孙吴的佛教中心。从实际考古材料看,三国时出现了有年代证据的鎏金铜像和陶瓷佛像。佛教造像特别集中在陶瓷谷仓罐和铜镜图纹上,而且都分布在吴境之地。

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战事频仍,而江南区域则相对安定。因此,为避战乱,大批佛教信徒和僧人也随着北方移民移居江南。三国时期,高僧支谦、康僧会先后来到孙吴,受到吴大帝孙权的推重。孙权为康僧会建造了建初寺。建初寺亦称佛陀里,为中国历史上江东地区的第一座佛寺,对孙吴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佛教展有着积极作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末帝孙皓时,曾设定法令要求废止不合礼制的祭祀,并打算毁掉佛寺。最终康僧会劝说孙皓改变意图,孙皓大力弘扬佛教,修缮寺庙,并要求宗室信奉佛教。在孙皓推动下,孙吴佛教得以进一步展。

支谦,字恭明,月氏人。汉灵帝时来华。深通梵典,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称。汉献帝末年,逃避兵火来到江南,从事译经工作。支谦得到孙权的支持,并被任命为博士,辅佐太子,足以说明孙吴对佛教的重视。支谦翻译了大量经卷,如《大明度无极经》《维摩经》《大般泥洹经》《瑞应本起经》《微密持经》等约o部,其译“辞旨文雅,曲得圣义”,得以“遍行于世”。其译经对后来诸多道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康僧会,康居人,世居天竺。赤乌十年(十年)到达建业,传播佛教,并携来佛画,吴画家曹不兴曾加以模写。先后译有《六度集经》等。宋代编成的“二十四孝”中“郯子乳鹿奉母”故事就是从《六度集经》中《睒道士本生》和西晋圣坚所译的《佛说睒子经》里的内容等演化过来的。康僧会提出了“儒佛同一”观,并以佛教的“仁道”附会孟子的“仁政”,把“仁”视为佛的最高境界。康僧会重禅法,对江南禅学的形成影响深远。

道教

汉末以来,先后传入江东的有属于太平道支派的于君道,属于五斗米道支派的李家道等。据葛洪描述,“又诸妖道百余种,皆煞生血食,独有李家道无为为小差。”反映了当时道教支派林立的杂乱状况。

孙策曾因惑众而杀死方士于吉,而孙权则信仰道术,与诸多方术人交往甚密。主要人物为吴范、刘惇、赵达、姚光、介象等人。而被后世尊为道教天师的葛玄也与孙权有过交往。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研究历数,知晓气候;刘惇,字子仁,平原人,知晓天文、懂得占卜,有“神明”之称;赵达,河南人,研究九宫算数用于预测,深得奥妙。以上三人均善于推测、计算,凡是遇到各种征兆,三人都能准确推算变化,并参与军政活动,在当时受到人们的赞誉。

书法

孙吴的书法文化繁荣,书家层出不穷。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皇象。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孙吴书法家。工书,尤善章草、八分书,着有《论草书》,代表作有《急就章》、《文武将队帖》、《天神谶碑》等。

孙吴的皇帝中,孙权、孙休、孙皓等均在书法史中保有一席之地。孙权与孙皓在唐代张怀瓘的《书估》中被列入第三等,与谢安、王导同列,明代杨慎《法贴神品目》载有吴大帝黄武二年刻字,在杭州粟山;孙权擅长善行书、草书。孙休也擅长书法;孙皓擅长行书、隶书、小篆和飞白,其书法被庾肩吾评价为“体裁绵密“。

孙吴擅长书法者还有张昭、贺邵、苏建、朱育、诸葛融、沈友、张弘等。

孙吴的着名碑刻主要有《天神谶碑》、《葛府君碑》、《禅国山碑》、《谷朗碑》,被称为“吴碑四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