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仙客对方重勇解释道。
“乌朵为何物?”
方重勇现了一个陌生的词汇。
“乌朵也叫俄朵。
是用吐蕃牦牛毛搓捻成粗毛线,再编织成毛辫。
毛辫上端有一个三寸的套环,使用时将套环套在中指上,中间编一块巴掌大的椭圆形乌梯,用来放石块、土块,末端用羊毛做鞭梢。
这东西既可以军用,又是牧民们驱赶牛羊的利器。
如果要赶牛羊,用手捏住乌朵两端,乌梯内放上石子或土块,提鞭挥抡,然后放开一端,石子便飞到几十丈以至一、二百丈远外,使头畜转换方向。
牧民使用乌朵的本领高强,有的人打百余丈远的距离,可以百百中,所以乌朵不仅用以赶牲口,而且用来驱赶野兽。
至于吐蕃军中高手,数十丈内,射鸟雀之眼,弹无虚。”
牛仙客不厌其烦的给方重勇解释,一点高官的架子都没有。
乌朵乃是唐军与吐蕃交战时,最嫌弃憎恶的武器,没有之一。石弹是动能武器,打在身上很疼,有盔甲防护也没用。唐军士卒们若是四肢被乌朵扔出来的石块打中,经常会骨折失去战斗力。
由此可知,唐军与吐蕃军交战,其实是很凶险的。远不是古籍里常说的“一汉顶五胡”。更可怕的是,乌朵材料易得,利用离心力甩出去的石块威力极大,且男女老少皆可使用。
王忠嗣亦是感慨说道:
“乌朵也就罢了,更有吐蕃贵族人人披甲。此等锁子甲,包裹全身,只有双眼露在外面。无论攻城或是冲锋,皆锐不可当,不惧弓弩。
吐蕃武备自成体系,并非仿我大唐规制,且皆为自制,不可小觑。”
这踏马强无敌了啊!
方重勇原以为吐蕃应该是跟突厥、匈奴这一类的游牧民族差不多的,没想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吐蕃军备竟然如此犀利!
“吐蕃的技术,虽受我大唐影响,但主要还是来自西域以西的波斯与大食等地。”
一想起吐蕃人的强悍,牛仙客就忍不住唏嘘感慨。
此时吐蕃帝国大概有一千万人口,大唐的人口约六千万。单看人口,大唐占据绝对优势。
可是,西域也好,陇右也好,剑南也好,这些与吐蕃交界的地方人口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大唐六千万人,又不是全线压上对阵吐蕃!
因此在局部地段,吐蕃因为地理上的优势,反而处于主动,甚至是绝对主动的战略态势。
战役的起人,往往不是大唐而是吐蕃。
青藏高原冬季严寒难捱。所以吐蕃人也习惯在秋季动战争,只当是在温暖的区域过冬。
牛仙客给王忠嗣给方重勇介绍了一下吐蕃的大致情况,你一言我一语的将这幅缺失印象图给补全了。
“最要命的是,河西走廊的根基凉州城,就在吐蕃的攻击范围内。吐蕃边疆重镇新城的吐蕃军,可以从那边出穿过祁连山孔道,直接攻打凉州城,近在咫尺而已。
凉州城若失,则大唐与西域的联系断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亦是与中土联系断绝。”
王忠嗣言简意赅的告诉了方重勇,此战的要点在哪里。
凉州城对于大唐来说,那是重要性比幽州城还高的地方。凉州城若失,则大唐经略西域的战略就会全盘崩溃。吐蕃的爪牙,就在凉州城不远的位置潜伏着,这如何不是一件令人担忧的大事?
大唐但凡有一丝余力,便会力保凉州城不失。
看到方重勇被吓得面色紧绷,王忠嗣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吐蕃强,我们也不弱。凉州城有大唐第一强军赤水军,其下有战兵三万二千人。”
军镇的整体实力另说,只是一个军就有32ooo人,在大唐确实是独一份了,用“第一强军”来形容并不过分。
要知道崔乾佑之前待的墨斗军,兵员实际上也不过数千而已。
“是的,赤水军之雄壮,我大唐开国以来未有也。一般军镇,兵员不过数千而已,少的甚至只有一千人。赤水军成立于武德二年,因凉州赤乌镇有赤水而得名,至今百年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