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瑜伽持戒对应的是什么器官 > 第8集本(第1页)

第8集本(第1页)

请大家打开《瑜伽菩萨戒本?补充讲表》第二页。

我们这一课讲到「障布施度」,在整个修学善法当中,整个六度当中是以布施度为,以布施来当做整个修善的第一个方法。布施主要是在训练我们在整个施舍的过程当中栽培一种舍心,来对治我们的悭贪,这个是整个布施的定义。

佛陀安立菩萨的布施主要有二个意义:从自利的角度是成就福德,就是菩萨你要能够度化众生,你要先让自己在生命当中的资具没有匮乏,所以在布施当中,我们内心当中因为舍心的活动栽培一个福德,使令我们生命能够投生在一个富贵的家族,有富贵的家族才会产生一种威德,有摄受力;第二个是广结善缘,虽然佛法真正对众生的利益是弘护正法、开启众生的智慧,但是如果不假借布施的因缘来跟众生结善缘,众生很难去信解佛法。所以在六度当中佛陀安立布施为,主要的是成就福德跟广结善缘,是这二个意义。

布施的障碍是悭贪,因为布施的因地跟果报不是当下成就,所以我们今天去布施,可能我们还是继续贫穷,我们的果报可能是在来生、或者再来生,我们不能马上看到未来的果报,这对我们在行布施的时候产生障碍了。

龙树菩萨在《智度论》当中讲一个小故事勉励我们修持布施的行者,他说:过去有一个国王,这国王生了一个重病,非常的严重,就召请天下的医生来医治他的病,这个时候有一个名医来应征、治病,果然医术高明,在治理的过程当中,国王的病情就慢慢有好转;但是国王都没有赏赐他什么东西、都没有任何的表达,只是表达感谢之意而已。这个医生就心情不快乐,不快乐,但是他是国王,他也就勉为其难的继续把他的病治好。治好以后,国王只是说「谢谢你,你真是辛苦了」,他就回去了。回去以后,快到他家的时候,远处看到一群的羊群,他就问:某某人,这羊群是怎么来的呢?

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家庭,有一个医生给国王治病,治好了以后,国王赏这些羊群给他。他内心就很欢喜。再继续走又看到一群的牛群,他也是问人家,说:有一个医生把国王的病治好了,国王赏给他这些牛。回到家以后,他过去那个破旧的家消失了,是一个广大庄严的房舍,他太太很欢喜的说:你为国王治病,国王帮我们盖这么漂亮的房子。

医生很后悔的说:我要早知道有这样的果报,当初在治国王病的时候,我应该要更加的心甘情愿、更加用心才对。这意思就是说,我们今生也可能会受用一些安乐的果报,或多或少。但这些安乐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不是上帝送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一切法有它的因缘,有它背后的理由轨则,就是你曾经造作一个业力,所以我们众生往往在受果报的时候才后悔说:我当初在造因地的时候为什么不多造一点。但是「往者已矣,来者可追」,你这种心情为什么不用在勉励自己「现在造因地的时候就造圆满一点」!

所以这意思就是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重点在今生,我们深信当来的果报,我们真正以平等心、布施心、坚固心来修习施舍,我们一定会因为这样子而成就广大的福德资粮,也因为这样子而广结善缘。这个是讲到布施度的体性跟相貌,我们回到《讲义》,看第十三页:

己一、障布施度七

庚一、不供三宝戒二

辛一、明违犯二

壬一、明染违犯

布施是我们应该要修习的法门,假设以下的七条我们没有去做,对布施的法就产生了障碍,当然也就障碍了菩提心,这七条戒如果没有去奉行、没有去实践,就障碍布施度,这当中有七科。以下七科所面对的所缘境,是先三宝、再师长、再广泛的众生,以施舍心来面对三种境界而开出七条戒。先看「庚一、不供三宝戒」,供养三宝是应该做的,假设我们不去做就犯戒了,施舍第一个所缘境是面对三宝的境界,这当中分二科,先说「明犯」相,犯戒的相貌,犯相当中分成「染违犯」跟「非染违犯」,先看「染违犯」的相貌,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呾缆藏、摩呾理迦;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违越。

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换句话说他有犯戒的资格。先我们先看他犯戒的时间,犯戒的时间是「于日日中」,在整个一日一夜当中,就是在一天当中,不供三宝的期限是以一天来当做期限。他所犯的境界、所缘的境界是一个三宝的境界,先看佛宝:「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假设你生长在正法时代,你当然面对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我们在末法、像法时代,看到的是所谓的「制多所」,「制多所」就是塔庙,用木头或者石头所做的塔庙,这是第一个所缘境,我们面对的是佛陀、或者佛像塔庙。

第二个是法宝:「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呾缆藏、摩呾理迦」,我们对的是大乘的「正法」,这个「法」指的是涅槃、真理,这个真理有开启众生智慧的作用,譬如业果的道理、空性的道理、真如的道理。但是这些道理必须要文字来表达,所以我们对于真理的归依,也应该对于文字的归依,就是「正法造经卷所」,历代的祖师把这个真理用文字记载下来。

比如说佛陀为了表达无常的道理,就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用做梦来比喻生命的无常,从文字当中我们去觉悟真理,所以对于文字的「经卷」,也是我们应该归依的对象,「经卷」所在就是法宝所在,乃至于「菩萨」的经藏跟论藏都是我们菩萨归依的境界。

第三个是僧宝:「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这就是僧宝,这个地方僧宝的归依境不是一般凡夫的僧宝,是在「十方」世「界」当中「已」证「入大地」的这些「诸菩萨众」,「大地菩萨」就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为什么叫大地呢?因为大地有二个功德:第一个、它不动,这个人在大地上走来走去,但是大地本身不动,法身菩萨内心当中有我空、法空的智慧,他面对境界的时候能够不为所动;第二个、法身菩萨已经有大悲心,就像大地能够荷负众生,一切的草木都依止大地而生起。入了大地的,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都是我们所归依的境界。

一个菩萨在一天一夜当中,对于佛宝、法宝、僧宝没有以他「或少或多」的能力,用种种「供养」的资「具」来「供养」。以下讲出供养三宝最低的标准,从身业角度,「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你一天当中都没有跟佛陀拜一拜,跟法宝、僧宝拜一拜,一拜都没有。

所以我们做早晚课,刚开始先拜三拜,就是「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这就是最低的一个恭敬,身业。当然你要是打妄想,你三拜打妄想的话你就是犯戒了,因为你心为业主,你内心当中没有作意「南无常住十方佛」,你拜下去就不是在拜谁,所以你在拜三拜时是要作意的。因为这个业,我们经常讲「业是没有方向性的,一定要由心来引导」,这个心就给这个业一个方向,你怎么作意,这个业就往这个方向去前进。

所以我们在拜三拜的时候要作意,一定要「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这样子我们就达到供养三宝最低的身业的标准。

第二个口业,口业起码要用「四句」偈来「赞」叹「佛法僧」的「真实功德」,比如说佛的功德,我们就赞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赞叹阿弥陀佛身口意的功德。法宝,我们刚开始上课之前:「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僧宝,古德也作出一个偈颂,「僧宝清净不思议,身披如来福田衣,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净戒行无违」。这个偈颂,先二段是赞叹僧宝的自体,「僧宝清净不思议,身披如来福田衣」就是僧宝,这个人心出家,他能够剃染衣穿上袈裟、现出清净的幢相,这件事情不可思议,他在世间当中就扮演着佛陀的角色,从自体来说,他现出清净的幢相。从功能上来说,他能够「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净戒行无违」,他能够依止僧宝的住世使令正法久住,弘护正法,续佛慧命,所以僧宝也值得赞叹。

一个受了菩萨戒的菩萨,他一天当中起码要用「四句」偈来「赞」叹「佛法僧」的「真实功德」,这个是口业最低的供养标准。再看意业的标准:「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我们内心通常打很多妄想,一天打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起码在无量无边的妄想当中,你要暂时把妄想停下来,你要有「一」念的信心去忆「念三宝」的「功德」,你或者做定课,或者在平常工作的时候想一想三宝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这个是存在法界的一种真实力量,而且三宝决定能够救拔我,你至少要有一念这样的想法,以这个「清净」的「信」心来忆「念三宝」的「功德」,这个是意业供养的最低标准。

假设菩萨一天当中,都在这个世间的尘劳当中度过,身也没有礼拜、口也没有赞叹、意业也没有归依,「空度日夜」,今天这个光阴对你来说是白白浪费掉了。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你已经忘掉你曾经在三宝面前所许下的誓愿,你曾经很认真的向三宝宣布你的生命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个誓断一切恶,第二个誓修一切善,第三个誓度一切众生」,而在「誓修一切善」当中以布施为,而布施所面对的第一个境界是三宝的境界,你都没有去修善,所以「有所违越」,你违背了你当初的誓愿。「若不恭敬懒惰懈怠a-kausīdya)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这样子是什么违背呢?因为你内心当中心存「不恭」,就是轻慢心,「不恭敬」,由轻慢心引生「懒惰懈怠」,这样子是依止染污的烦恼所「违犯」的罪相,这个是重的突吉罗罪,必须对一个菩萨做对忏。我们再看下一科:

壬二、明非染违犯

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

如果是一时的「失念」,就是外务繁忙,你不是因为轻慢心,实在是太忙了,你平常都有做定课,一时的失去正念而没有供养三宝,这种情况有犯,但是犯比较轻,因为不是依止烦恼来犯戒、不是依止轻慢心,只是一时的「失念」,这个时候是结轻的突吉罗罪,只要责心忏就可以。在整个轻戒当中这是第一条戒,古德也特别重视,他认为这条戒有它特殊的意义:从表面上来说,佛陀要我们供养三宝;但这当中有他的深义,深深的意义,就着三宝的境界来说,你供不供养他都无所谓,他内心当中有广大的功德,但是为什么佛陀一定要佛弟子每天供养三宝?因为三宝对我们有救拔义,假设我们不跟三宝结缘,我们所生起的菩提心假设没有三宝的加被,我们就容易退转、很容易退转。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大富长者,这个大富长者家财很多,但是到了中年都没有生儿子,于是就向神明祈求,祈求以后果然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大福德的境界,出生以后,他的家里就从地涌出一只金色的象,这只金色的象,牠不但身体是金色的,连排出的排泄物都是黄金,所以大富长者就把这个儿子称为象护agapa1a),出生就有象来保护他。这个孩子整天骑着象到处去游玩,他长大了,这只象也跟着长大。

有一天(古时候是封建制度,种性的气氛很明显,有钱人都是跟有钱人在一起,这些公子哥整天游玩),大家就谈论「大家说说家里面有什么样特殊的、可贵的、珍宝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宣说,象护说:我出生的时候有一只金色的象,生出来不但金色的,放出的排泄物也都是黄金。这个时候阿阇世是王子,他听到以后就生起贪心,就跟旁边的侍者说:有一天我做国王的时候,你要提醒我这件事情。阿阇世王,诸位知道,他是杀父、犯忤逆,他觉得他父亲实在活得太久了,他都不能做国王,就跟提婆达多合作把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给害死。害死了以后做了国王,那个侍者说:你当初要我提醒你,现在你做了国王,你要把象护的金象夺过来。

阿阇世王就邀请象护到王宫里面用餐,这个时候象护的父亲(他是个大臣)就说:阿阇世王是一个坏人,他恶心很重,你不要去,人家恐怕是要伤害你。但是象护因为福德力强,他说「没关系,我无所畏惧」,就带着象去应供。吃完饭以后,阿阇世王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但是你这只象要留下来。

象护就回去了,但是这只象是福德所招感的,不能用强力去夺取,所以这只象就从地上消失,跑回他家里面又出来了。这个时候阿阇世王生气了,象护的父亲说:你现在有杀身之罪,你现在唯一的路就是出家。

在印度的话出家就没事了,当然他也不是好心出家,就是害怕被杀所以就出家了。但是有善根的人毕竟不一样,他刚开始出家不是为了修行,但是他整天在佛法僧的熏习之下,就触动他的善根,后来他也证了阿罗汉果。证了阿罗汉果以后,他托钵的时候后面就跟着象,因为比丘不能骑象(笑),象就跟着去托钵,这只象不是普通的象,是全身放金色光的象,很多信徒很好奇,就像我们现在佛教界,一窝蜂的几台游览车相约就去寺庙,去拜访这个象护比丘,不是来求法的,是要看那只象的。

这个时候比丘僧团就受到干扰,就告诉佛陀说: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这些居士都来看这只象,对我们造成干扰。佛陀就把象护比丘找过来说:你现在证得阿罗汉果了,这只象是你过去的福德所招感,你现在不需要牠了,可以请牠离开了,不要给僧团造成干扰。象护比丘说:我也不需要牠,但是牠一直要跟着我,我有什么办法?

佛陀说:你跟这只象说:贤善,汝去不需住此,讲三次。这个象护比丘如是的讲三次,这只象就消失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