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屋柜上的座钟敲了十一下,下工时间到了。
项海澜把馒头拣到红柳条编的小筐里,豆角也盛盆,光吃馒头口干,她还在对面的大锅熬了稀溜溜的小碴子粥,按人头煮了咸鸭蛋。
刚把东西摆上桌,下工的人就到家了,还来了个陌生人。
跟在项大诚身边,穿白衬衫,深蓝色裤子的年轻人瞅着有些眼生。
红旗大队一共三百多户,项海澜就算记忆力再好,半个月时间也不可能把所有人认全。
“愣着干嘛?海澜,快给小吴添双筷子。”项大诚笑呵呵吩咐女儿。
没想到会来客人,幸亏多煮了咸鸭蛋,项海澜又去房后的自留地摘了些黄瓜,手脚麻利地拌了个拍黄瓜。
有外人在,一家子分开吃,男人在外屋稍稍喝两杯,女人和孩子们则在里屋炕上吃。
席间自然谈起小吴知青。
项海澜的三嫂给两个儿子夹了豆角,拿了鸭蛋,打他们去外卖吃。
支走小孩,苗倩朝小姑子挤眉弄眼,“咱大队的知青虽然大部分家庭成分不好,不过个顶个都是好人才,小吴知青是里头最拔尖的。真神了,也没看他学过,光摸索了几下,就能修拖拉机,我就没见过比他还聪明的年轻人。”
王春花面冷话少,破天荒地附和小儿媳,“今天多亏了小吴,农科站这会儿忙得脚打后脑勺,等他们来修拖拉机,得拖到猴年马月去,耽误拉麦子可要费不少人工。你三嫂说得对,出身虽然重要,但聪明人到哪都不吃亏。”
项海澜端起碗喝了口碴子粥,没开口回应。
项家跟知青们住的青年点有段距离,红旗大队知青又多,隔壁农场因为各种原因刷下来的知青基本都安排在这里。
项海澜跟他们接触不多,但这个吴呈倒是经常听身边人提起,在知青中是个风云人物,今天终于对上了号。长得倒是一表人才,气度也不一般,不是农村的愣头青能比的。
听话听音,看三嫂和母亲的态度是想要撮合她和吴呈。
项大诚估计也是同样想法,他看着和气,但很少把人叫到家里吃饭,这么热情还是头一回。
有原主最后的情绪提醒,项海澜对出现在自己身边的异性格外警醒,尤其是这种出现得不算突兀,并得到家人认同的异性。
越正常,就越不正常。
一个没见世面的农村姑娘,婚姻基本是家庭包办,双方都不反对的话,吴呈兴许就是她未来的丈夫。
人生三大情,亲情、友情、爱情,原身家庭和睦,邻居小姐妹也都淳朴可爱。会在重生时那么愤懑,兴许是因为一辈子栽在男人手里。
所以罪魁祸是吴呈?
甭管冤没冤枉他,项海澜都不允许这种状况生。
她不喜欢拐弯抹角,直接开口问王春花,“妈,你不会是相中他,想撮合我们俩吧?”
王春花比她还直接,“对。”
喜欢锅包肉,花棉袄,带着火车回东北请大家收藏:dududu锅包肉,花棉袄,带着火车回东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