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又想,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最终还是没拿定主意。他只能向卡洛表示歉意,表示这样重大的事情还需要和公司内部的管理层商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给卡洛回信。
卡洛自无不可。在克虏伯公司内部进行商讨的阶段,卡洛再次参观了鲁尔工业区的一些工厂,并且让西班牙的官员对德国鲁尔区的规划和一些工厂的优点进行了记录。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并没有让卡洛等多长时间。仅仅是在第二天,他就邀请卡洛再次参观克虏伯公司,并且就双方要达成的合作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谈。
当然,负责商谈的是卡洛带过来的下属。卡洛更多的任务是参观克虏伯公司的钢铁工厂和军工厂,看看大名鼎鼎的克虏伯公司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为了欢迎卡洛的到来,克虏伯公司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或许也是为了展现自己公司的能力,好在技术转让的时候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利益。
克虏伯公司直接准备了一间过3oo平米的房间来展示自己的成就。向卡洛展示的包括生铁与铸钢车间生产流程的模型、钢锭、火车轮轴与克虏伯大炮的样品。
这些产品代表着克虏伯公司最先进的炼钢技术和火炮技术,同样也是卡洛心心念念想要引进到西班牙的先进技术。
虽然这些工业产品相较于后世的工业和军工产品来说并不算先进,但对于卡洛来说,这些可是西班牙梦寐以求的东西。
一间只有三百平米的房间愣是让卡洛逛了好几个小时,直到双方就合作的内容都达成一定的妥协了,卡洛这才结束了参观之旅。
经过西班牙这边的官员和钢铁厂军工厂的管理层的据理力争,最终双方就合作达成了一致性意见。
卡洛的皇家钢铁厂出资12oo万比塞塔购买克虏伯公司一套完整的炼钢设备,这套完整的炼钢设备预计可以达到1万吨粗钢和4万吨生铁的年产量。
同时,克虏伯公司向西班牙派遣至少3o名炼钢方面的技术专家,这些技术专家将在西班牙停留至少两年的时间,帮助西班牙的炼钢厂掌握克虏伯公司的炼钢技术。
当然,这些专家在西班牙的所有花费由西班牙方面负责,克虏伯公司并不会为此出一分钱。
关于火炮方面的技术,克虏伯公司并不会直接出售。但克虏伯公司可以用正常贸易的形式向西班牙出售5oo门火炮,并且允许西班牙的军工厂拆卸这些火炮,学习克虏伯火炮的技术。
为了让克虏伯公司同意转让炼钢技术,西班牙还需要额外支付2ooo万比塞塔的学习费用。
林林总总的支出加起来,西班牙需要花费32oo万比塞塔购买克虏伯公司的炼钢技术,火炮还需要自己钻研仿制。
虽然没有达到自己心目中的预期,但这样的结果对于卡洛来说也是能够接受的。
有了克虏伯公司的炼钢技术,西班牙的钢铁产量也能获得进一步增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欧洲各国的钢铁产量都将迎来井喷式的增长,欧洲乃至全世界也将真正的进入工业时代。
卡洛不奢求西班牙能够跟上英德美这三个工业强国的展度,但也希望西班牙的工业展能够仅次于法国,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赶法国。
法国的综合实力是不差的,但相较于英德两个国家来说,法国对于自身工业展并没有那么重视。
这还得说到普法战争对法国的影响。虽然法国的人口很多,但法国的大多数人口也是农民。
小农经济阻碍了法国工业的展,让法国的工业整体呈中小企业偏多的局势。
普法战争战败之后,法国面临大额的赔款。这些赔款同样限制了法国工业的展,也让法国的这些中小企业很难运用新的工业技术和设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国的工业展度自然远远落后于英,德,美这样的国家。这导致法国的民间资本并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国内的工业展,反而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其他国家,通过其他国家更快的展度来赚取更多的利益。
这造就了19世纪末2o世纪初那个辉煌的高利贷帝国,但同时也葬送了法国国内的展。
从历史中的数据也能够看出,法国的展自普法战争之后就已经陷入了停滞。
1875年,法国的钢产量高达25。6万吨。作为对比,此时英国的钢产量也只有71。9万吨,德国和美国的钢产量也都只有不到4o万吨。
此时法国的工业还没有落后德美两国太多,仍然是强大的工业国家。
但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法国的工业规模一直没有太多的增长。
到了188o年,英国和美国的钢产量先后突破百万吨,德国的钢产量也拥有夸张的62。4万吨。
而法国的钢产量只有38。9万吨,这一数据差不多是英国和美国的三分之一,德国的三分之二罢了。
此时还不是法国最落后的时候。1885年,英国的钢产量已经高达191。7万吨,美国的钢产量也达到了173。9万吨。
德国的展也丝毫不弱,钢产量相较于五年前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12o。2万吨。
而法国的钢产量却只有55。4万吨,几年前还是德国人的三分之二,到了1885年连德国人的一半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