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 第1057节(第3页)

第1057节(第3页)

·

2月17日下午六点,女单自由滑开始。

经过激烈的角逐,有24人进入到了名单内。

按照sp的成绩排名,以倒序进行分组,丛澜、桑莹、慕清晖为最后三人。

团体赛还不太明显,个人单项的赛事展开了以后,所有冰迷都能真切感受到这场花滑的别致。

——指的不是赛事组织,而是参赛选手的节目内容质量。

相比四年前,这块冰面的雪白带来的不单单是从选手到观众观感的舒畅,还在于花滑真的回归了它的本质。

竞技+艺术,一种曾经被人鄙夷、忘却、贬低,又重新被捡拾回来的组合。

卓铮:“男单选手在处理节目的细腻度上,大部分比不过女单选手,我不需要否认,这是事实。极少数出色的,但他们放在女单这边,也只是属于一线位置,而不一定可以放在一线顶端。”

这段话说得真的很谨慎。

【大部分,极少数,属于,不一定】

【buff叠满了】

【桌子:要是再有人来骂我的话,那我就算你对号入座了哈】

【hhhhh一种有效的紧急避险】

男单的跳跃特质与女单有较大差异,男单的旋转平均弱于女单,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加上观众的主观评价,客观性就会被减弱。

毕竟,人们在争吵的时候,从不讲究理性。

靠的就是主观,和臆测。

理性的人争吵不起来,浅浅聊上两句就已经着手去解决矛盾或者放弃说服对方,战场一般蔓延不开。

这是第一届AI进入的冬奥会,也是一场黑科技满满的冬奥会。

卓铮这几天提了很多次:“女单是花滑桂冠上的明珠。”

以前花滑还流行的时候,北美市场最火的是女单,后来冷了下来,相比男单,也还是女单最火。

现今又出了个丛澜,更是一人硬生生把花滑拓展了十倍百倍之大。

根本比不了。

人们喜爱丛澜,然后关注花滑,又看到了其他的运动员,发现了大家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里,产生了许多的情感。

可能是出于对丛澜的偏爱,对女单更有好感的冰迷人数,要远高于其他三个项目。

这一场冬奥里,也让人意识到,不是偏爱,是值得。

冰舞就算了,这个项目的规则琐碎又难懂,哪怕解说言明了为什么这个动作会被扣分,观众大多也看不出来。

很多“怎么A分数高B低啊”的疑惑,问多了问久了,自己也烦。

它真的需要用心多看,短时间一两场比赛,根本不可能看懂。

缺少跳跃这种吸睛的技术动作,理解门槛高,只这两点,冰舞的冰迷就已经刷下去一大半了。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