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兄不用麻烦,些许魑魅魍魉,有我这一双拳头足够了。”杨明不在意地说道。
“但终究是一个麻烦,对了,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荆兄你的麻烦。”赵耳思索着,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是了,这样的话,以后绝对没有人再敢觊觎荆兄与嫂夫人。”
“什么好主意,说出来听听。”刘季在一旁催促道。
“请君上出面为荆兄主婚,这样以来,世人皆知荆兄夫妇有君上庇护,谁还敢动歪心思。”张耳道。
“信陵君?这恐怕不容易吧?”刘季迟疑道,信陵君的面子可是有点大,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请动的,连他现在都没能见到过信陵君。
“事在人为,我想,在君上听到荆兄的故事后,是愿意出面的。”张耳却是十分肯定的说道,“就这么定了,这件事情由我出面给君上说。”
“若是由信陵君出面,确实能够解决眼前的***烦,张兄,无论事成与否,这件事情,荆逆谢过了,以后必有所报。”杨明“动容”道。
“哪里的话,我帮荆兄是看荆兄投缘,可不是要挟恩图报。”张耳佯装生气道。
“大恩不言谢,我都记在心中了。”杨明却依旧坚持着说道。
“来来来,喝茶,喝茶,这茶还真香。”刘季在一旁道。
“说到荆兄的那首诗,可真是豪气,只是还不知道诗名是什么?”赵耳也转移话题道。
“侠客行。”
“侠客行?好名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也能成为那样的侠客,可惜我的武功却是不怎么样,恐怕是很难实现这个愿望了。”刘季在一旁激动而遗憾地说道。
“武功人人可以练,但侠气却不是人人都能有的。”杨明说道。
“不错,侠气可比武功重要,刘兄,当努力才是啊。”张耳的眼睛中闪现出异彩来。
在三人的相谈之中,时间过的很快,直到黄昏时,张耳与刘季两人才告辞离开。
“你对这两个人的印象很好?”惊鲵走到杨明身边道。
“还不错,这两个可都是能人,三十年后当为这个世界的主角。”杨明道。
在秦末的故事中,无论是刘季,还是张耳,可都是避不开的人物。
“不过,惊鲵,我们可能要成亲了。”杨明揽过惊鲵的肩膀道。
“成亲?”听到这个词的惊鲵不由一阵恍惚,这件事情是她从未想过的,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词,只是,当她听到这个词时,心中却有着一种莫名的感觉,隐隐间有着一种期待。
“这也是任务?”惊鲵看着杨明的眼睛道。
“对,这也是任务,你也不想我们的任务失败吧?”杨明郑重地问道。
“那好吧。”惊鲵无所谓的点了点头,她才不相信杨明的理由,不过,既然杨明这么说,那就当它是了。
夜色下的大梁城很美,但也很危险,得到黑白玄翦、乾杀相助的魏庸很快就开始自己的计划,夜色下,有着黑色的身影在潜行,有着血色的花在绽放,有着生命在凋零,有着野心在膨胀。
“果然,与罗网合作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罗网这办事的能力,确实不是大梁城的那些所谓的江湖大盗能够相提并论的。”再次从竹简上勾没一个名字的魏庸在灯火下流露出得意的笑容来。
但有人开心,有的人就不开心了。
“三天,仅仅只是三天,大梁城内就发生了四起刺杀事件,千石官员三人,两千石官员一人,这可不是巧合。”魏无忌看着汇总而来的情报,神色间多出了浓浓的忧郁。
近日来,魏无忌已经确定了自己的那位魏王兄身体真的出现了问题,随着而来的就是对自身命运的担忧。
魏无忌很清楚,越是这个时候,自己越是危险,一时间,哪怕是他也不得不谨慎起来,想起自己这几年来的行为,也许在王兄看来,我只是在韬光养晦吧?
“君上,西城上街的李正被杀了,东城的魏博也死在了家中,还有南城卖绸缎的贵七也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死在了家中。”在魏无忌的忧虑之中,又有一卷信息出现在他的书案上。
“这是冲着我们来的?”魏无忌凝重道,死的这三个人曾经都是他的门客,是他的人,三个人在同一时间死亡,这背后的原因?
“君上,绝对是冲着我们来的,从贵七临死前留下的线索中,凶手指向的人……”张耳说到这里露出了迟疑之色。
“太子府的人?”魏无忌直接说出了张耳不曾说出的答案。
“君上,我们要反击才是,要不然明天就会有第四个、第五个,甚至是更多被杀害的人。”张耳道。
“太子府是需要清理清理才是,蓄养门客本无可厚非,但养门客不是藏污纳垢,一国太子,身边不能尽是些魑魅魍魉的女干人、小人。”魏无忌沉吟着,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大梁城这些年来,太脏了,尤其是在眼下这般敏感的时刻,更需要好好清理才是。
“是,我这就安排人手,太子府的那些人,我早就将他们的底细查清楚了。”张耳振奋道。
感谢书友是清风细雨的5000书币打赏。
第138章花好月正圆
夜色的大梁城很躁动,白天的大梁城也很热闹。
偏僻的小巷中,突然间变得张灯结彩起来,红色的灯笼挂满了街道两侧,数十人第一次踏足这里,一个个相互招呼着,他们显然是认识的。
“荆兄,客栈我们已经租下了,就当是您的新房了。”张耳呼朋唤友,就要兑现之前的提议,为杨明举办一场婚礼,连周围的街坊也一个个放下了戒备,走出了自家的院子,参与到婚礼之中。
“多谢。”杨明的千言万语,此时只变成了一声道谢。
“今天君上出席荆兄的婚礼,今天过后,荆兄的麻烦就可迎刃而解了。”张耳心情很好地说道。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助合自己眼缘的人,这样的事情本就是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情。
回应张耳的是杨明的沉默,但张耳很清楚,杨明已经将一切都记在了心中,有些话,是不需要说出来的,更重要的是记在心中。
杨明见过这个时代的婚礼,在赵国的那座庄园中,而魏国与赵国同出一源,虽然分在大河南北,但大部分的习俗还是很相近了。
在一个个并不认识的人的起哄与帮助之下,婚礼的进程进行的十分顺利,时至黄昏之时,一行人护送着一辆马车来到了此处。
马车旁是一个徒步的天生异象之人,身材高大魁梧,哪怕此时已经是十月的季节,身上却只披了一件外袍,哪怕只是站着,竟然不比身边的马车低,只看这副身躯,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气力惊人的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