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市,很少会有一篇新闻报道会惊动如此多的领导。这次,不是因为记者黎四多么有才华多么与众不同,关键是,你黎四曝光的,是堂堂的一县之长。
报纸已经越来越难买到了,机关里的都市报,也被先看到者收藏起来,仿佛这期报纸是一种特殊的文物,不值钱,却很值得玩味。有些好奇的C市人,甚至打电话给省城的熟人帮买几份留存。
马应时来了,是今天龙源县委大院的一个新闻,这个消息就象一只小蚊子,很快飞遍了县委大院的角角落落。
原本集调查是个很神秘很严肃的事情,可到了下面,集的神秘就消散了很多,尤其是马应时带队针对一篇新闻报道开展调研,关注度自然没那么高
新闻采访原本是个很普通很公开的事情没,可是到了龙源县,突然间变得神秘起来,很多人在关注,记者下一步会这样写。
记者来了,黎四来了,则成了比马应时来了先O更大的新闻,传得更快,更神秘。
马应时来了,和县委书记陶斯文打了招呼聊了几个问题后,就开展调查去了。
黎四则在县政府办等到了县长胡增产。
胡增产接到政府办电话后,内心犹豫了再三,还是决定和记者见面,接受采访。
“记者你们请坐。”胡增产把黎四和摄影记者王五领进自己办公室,热情的招呼着。眼前这两个记者,就是报纸上署名的黎四王五。这个高大的叫黎四,穿着很普通,头发微微有点长,那个瘦小的叫王五,多像自己地盘上的乡村教师,又像县机关里的小科员,眼前这两个记者看起来都涉世不深,可为什么昨天的暗访做的天衣无缝呢?为什么就能给自己带来如此大的危机呢?就是这两个小伙子记者,为什么让自己如此被动函屈?
看着眼前两位记者,胡增产有一种强烈的想掏钱的冲动,很想满怀善意的每人发一千块钱,不是为了买通,而是胡增产内心确实觉得眼前这两记者穷酸。
“记者同志辛苦了。”胡增产微笑着给记者发烟。“我没准备88桌,大半客人是自发来的。来了我总不好赶走吧,所有后来酒店就加了些桌子。”胡增产站在黎四身边,指着报纸标题解释说。
“胡县长您也请坐,我们今天来就是听您的说法的。”黎四认真的说道。
“我也没有借机敛财。”胡增产坐下后,继续指着文章末尾的评论辩解道。这次来喝喜酒的很多是乡下老家的亲戚,包的礼金也不多,黎记者你信不信,其中有3个是包了30块钱的,收的礼金全部用于婚宴当天的费用。
“我相信。”黎四诚恳的说道。他内心有点想笑,因为那3个30块钱正是他自己包的,是他的生活费。当时为了采访顺利,没办法只好忍痛出血。
“黎记者,根据规定,领导干部摆宴席应从简,请客人员尽量控制在亲戚范围之内,不应涉及到工作关系。昨天我儿子结婚,原本没请这么多人,请的都是一些朋友、亲戚,但是我毕竟在龙源县工作时间长,熟人多,消息传开后,自发来的确实多了些,这也是我意料之外的,总的来说,这次婚宴整体规模较大,违反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我也在反省,今天市集已经来调查了,我会认真接受配合调查,会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正。”胡增产言辞恳切的说道。
时间已到了中午,胡增产邀请黎四一道吃个午饭,普通工作餐,被黎四婉言谢绝。
就在黎四刚走出大院时,传呼机响了。黎四在大院旁边的一家烟酒食杂店公用电话回了传呼。
“章三,你找我?”黎四回电话后,知道是章三打来的。
“恩,你应该在龙源县吧。”章三说道。“按照你的采访习惯,今天新闻见报后,你必然会采访集的处理意见,然后重返事件发生地,采访各方反响。”
“哈哈,我还真被你摸透了。”黎四笑道。
“黎四,冯书记出面了,通过康建国找到了我。想通融下,软着陆。”章三说出了主题。
“靠,冯书记出这个面做什么,真搞不懂。三啊,这个稿子是必须要追踪的,报纸上也写了本报将进一步追踪报道,突然停下来,报纸的品牌和声誉会受很大冲击的,你也知道,我们是新办的报纸,很注重读者评价。”黎四说的也是心里话。
“我知道,你出来采访,不仅代表是你个人,也代表报社,这样,你早点回来。我们见面再聊,我被建国带道C市来了。今天你的追踪照写。”章三说道。
“好吧。回头见。”黎四应着挂了电话。
和黎四通电话的时候,章三身边不仅有牛角乡长康建国,还有C市日报社总编辑谢旭才,C市日报记者邹婷等人。上午散会后,冯广田就打电话给了谢旭才,交待说等下宣传部长余寒书会来找你,印象中,东方县牛角乡长助理章三和这个叫黎四的记者是同学,去年宣传牛牯岭旅游的时候,章三邀请的记者就有黎四这个人。等下余部长找你的时候,你就立即把康建国和章三请到市里来。
“章三,等下我们宣传部长亲自请你吃饭。”谢旭才笑着说道。
“不敢当啊,我寸功为立,汗颜的很。”章三酸溜溜的说着,内心是很不喜欢吃这个饭的。曝光这个事件,本就让自己读后痛快淋漓,内心恨不得黎四赶紧追踪赶紧见报。可谢旭才打着冯广田的旗号把自己和建国叫了上来,不得不来,纯属无奈啊。康建国曾经是冯广田当东方县委书记时的秘书,而冯广田对自己的工作也是非常支持,自己大学老师、现任省委宣传部外宣处长的彭品成来C市时,冯广田热情接待,相谈甚欢。
但章三是在吃不下这个饭,自己兄弟黎四这个时候正在外面奔波采访,自己因为来压稿走关系而成为宣传部长的座上宾,章三觉得这样做自己很猥琐。
“冯书记啊冯书记,你何苦要介入啊。”章三内心呐喊着。
谢旭才多少看出几份章三的心思,继续说道:“这篇稿子,写得很扎实,黎四是个很优秀的记者,邹婷啊,你要多向人家省报的记者学习。”
邹婷满脸不悦的说:“有些是学不到的,这样的稿子,我们就不敢去写也不敢刊登,我们C市日报,就知道曝光垃圾堆啊,个体户缺斤少两啊,最多抓个把乡村干部开刀。古代是刑不上士大夫,我们是曝光不上副县级。”
“也不能这样一慨而论。”章三见谢旭才一脸尴尬,接过话题说。“这是因为报纸的性质不一样,C市日报是C市市委机关报,是党报,是党的喉舌,所以在舆论监督的时候,必须讲政治。A省都市报尽管是省委机关报A省日报的子报,但它的定位是市民类报纸,走的是市场化路线。保值性质不一样,也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较了。不过,我早就知道邹婷大记者的名声,我那同学黎四对你也是非常的敬佩,经常在我们面前夸你呢,说你是他的偶像级人物,要多多向你学习。”
“你就少贫嘴了。我看我是他的呕吐对象罢了。”邹婷被章三打压了又被章三追捧了,不知道怎么应对才好。
午饭安排在C市宾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余寒书带着一位副部长亲自过来作陪。这位副部长在上次冯广田接待彭品成的时候也来作陪过,所以认识章三。
饭桌上,章三看到自己无厘头的成了桌上的中心人物,觉得很滑稽。如果自己不是下来锻炼的干部,如果自己在C市的管辖权限之内,恐怕场面就没怎么热闹了。
这样的饭局,如果余寒书不来还好些。好在饭桌上康建国是自己哥们,邹婷性格叽叽喳喳也显得热闹,谢旭才话语不多,眼神里对章三充满善意。
大伙正听邹婷讲述她采访经历的时候,包厢门推开了,宾馆总经历毛利民动作敏捷的迈进了一步,语气恭敬的说了声:“冯书记来了,冯书记亲自来看望大家了。”
大家赶紧站起来,果然小广青春洋溢的笑脸出现在众人面前。
“哈哈,几个月不见,章三白多了,看来在牛牯岭做山寨王感觉不错。”小广笑着,走过来拍了拍章三的肩膀。这个时间空隙,余下众人早就把主席位置收拾妥当。
“谢谢冯书记。据说冯书记去东方第一年就晒黑,第二年就会说东方方言。”章三看到小广,心情和轻松了许多。
“东方方言,我只会说那么几句,还是92年那次带大伙进城卖大米的时候学会用来吆喝的,卖米嘞,东方县的大米嘞。”说着,小广竟然在房间里吆喝起来了。
到后面那三个字‘大米嘞’的时候,康建国和毛利民也同时吆喝起来了,他们当初也参与了进城卖米。一时间,包厢里想起了一阵激动人心的吆喝声,彷佛又回到6年前的那个令人兴奋终生难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