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绝对红人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 > 第三十五章 处处都是好消息(第1页)

第三十五章 处处都是好消息(第1页)

1992开春后,处处都是好消息。谢旭才已经是副处级的秘书了,事业和爱情正双丰收。

这些日子,谢旭才和蓉儿越走越近了,终于在这个春天,两人正式确定了关系。

东方县委大院,县里几套班子全在这个院子里办公。春天的阳光照射下来,每一块青砖都折射出活力的光芒。

“老廖,我们商量个事。”

“好的,我马上过来。”

“上次罗书记来的时候我也汇报过,我计划联系周边的资水县、龙源县,还有兄弟地区的西林县、月明县,组建横向经济协作体,逐步形成“五县联合,相互支持,互为辐射、共谋振兴”的格局。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分享广阔的市场,我觉得现在条件比较成熟了。你认为呢?”小广征求老廖的意见。

“我看行。现在农贸大市场也投入使用了,生意很红火。”当选县长后,老廖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勤奋,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就直接请教小广,有的事情就直接按照小广的思路走,两人配合非常默契。

“那我们一起去市里请示下罗书记,这个联席会议需要市里统一规划指导。”

“好,约好之后我陪您去。”老廖应着。一个“陪”字,道出老廖内心对冯书记的景仰和信服。

“谢副秘书长,您好啊,基层的同志给您汇报工作了。”小广打着谢旭才办公室电话。

“别乱叫啊,我哪里是什么副秘书长啊。”谢旭才一惊,连忙劝阻。

“好,以后不这样叫了,说正经事,我想约个时间,向罗书记汇报下工作,主题是联系周边的资水县、龙源县,还有兄弟地区的西林县、月明县,组建横向经济协作体,你还记得吗,上次罗书记来我们东方视察工作的时候我汇报过这个思路的,我觉得现在条件成熟了。”

“哦,好事啊,等罗书记接待完客人我马上就请示。”小广说的事,谢旭才一直很上紧。

“好的,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啊,听说蓉儿是台长了。”

“会通知你的,没酒量居然还喜欢找酒喝,我服你了。我看你是做县委书记做出酒瘾来了。”谢旭才故意责备着,内心充满喜悦。他确实太喜欢蓉儿了。

和谢旭才通完电话,小广审阅了几个文件报告,有兴建东方县汽车站的,有全县科技扶贫开发报告,有工业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报告,很快,谢旭才的电话就回过来了。

“小广,罗书记完全同意,你明天就可以上来。”

“好的,我会带好我们的计划方案过来,我和廖县长一起来。”

“恩,中午我请你吃饭。”

和谢旭才通话后,小广心情大好,随即拨通了北京的电话。

“唐叔叔,还记得我吗,我小广啊。”

“啊?小广,你好啊,你在哪啊,听菲菲说你去A省了?上次你结婚的时候,菲菲回头跟我说了老半天啊,说你和小静珠联壁合,天生一对,那天本来我要去的,恰好召开一个老革命根据地的座谈会,走不开啊。”

“唐叔叔,您太客气了,我想请您帮忙一个事……”

“哦,好啊,我会跟分管的张副省长打招呼的,你这个思路很好,改革的步伐必须迈大,必须放快,我说了之后你那再正式发请贴邀请张副省长参加。”

“谢谢唐叔。”

几天后,罗中衡书记在办公室接到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爱国的电话。

“罗书记,你们C市的工作做的很不错,你们东方县提出的联系周边地区友邻县市组建横向经济协作体,这个思路很好,我会和省人大领导、省政协领导、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一起来参加,同时来参加的还有计划、财政、技术、体改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你们C市相邻的古梅、余道两个地区的地委书记、行署专员也要来参加。中衡啊,东方县的这个思路,对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县级经济,加速农业工业化进程,促进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很有益处。”张爱国看了小广提交的方案后,兴致很高。

“谢谢,谢谢省长的鼓励。”罗中衡心情一片大好,要求马上召开相关领导参加的工作筹备会议。全力帮助东方县组织好这次盛会。

彩旗飘飘,乐声阵阵,东方县农业工业化成果汇报会暨横向经济协作体组建仪式在东方县大礼堂隆重举行了。

在会场外,常务副县长高芸带着范小霞等人,已经布置了一个个整齐的展厅:大米、食用油、白酒、砂糖,每个产品都有详细的说明书,精美的外包装。与会领导嘉宾认真的听取情况汇报。

“这个大米精加工之后,效益怎样?”张副省长问道。

“城里人越来越喜欢买我们这种大米了,我们米厂在原来粮食加工厂基础上改建而成,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效益已经增加了一倍,每天都有外地人开车来我们这里买米。”范小霞介绍说。

“这就是产品的品牌意识。”听了介绍后,张副省长称赞说。

“省长说的对啊,把品牌意识注入到生产中去,必然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必然会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我看东方大米这么好的质量,完全可以卖到省城去。”省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学家王研究员接着说。

“我们已经和省城著名企业正隆公司达成了总经销协议了。”小广补充说道。

“好啊,到时候我们就吃你们的东方大米。”张副省长竖起了大拇指,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仪式结束后,就是产品订购会。一时间,各个展位门前的签约台热闹非凡,在凤凰阁老板娘紫凤凰带着一帮同行,签了大米全年订购合同,接着又签了食用油、白酒的全年订购专供合同。省城的正隆企业林飞总经理也签了省城总经销的合同。

省里来的记者、市里的新闻记者,拍下了这火热的场景。

在那个年代,吃的问题就是这么重要。当我们现在吃着麦当劳、肯德基,哈根达斯的时候,我们要记得,在很长一段岁月里,有很多人为了百姓生活的温饱,为了百姓生活的便利,埋头做了多少宝贵的工作。多年以后,小广回首自己当年卖米卖油的日子,一种员严肃的使命感在心头激荡:是人民给了自己的权力,我们必须全力为人民。无论会遇到多少困难,无论会遇到多少挫折,我们一定要鞠躬尽瘁,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离开东方回省城的时候,张副省长握着罗中衡的手,鼓励的说:“C市的改革步伐要加快点,你们的前景非常好啊。”

送别了嘉宾后,罗中衡和小广并肩走在一起,在春天的阳光下,两人的身影越走月、越近。

在一次饭局上,小广居然听说了C市十八罗汉的典故。

这十八罗汉,不是外面的混混,而是C市市直单位的十八个年纪较大资格较老却一直没得到提拔的干部。

官场升迁,和三疯在食堂排队打饭是一样一样的,大家排好队,前面的打好了,走了,后面的就往前进一步。和大师傅关系好的,就不用排那么辛苦了,直接插队打饭走人。

这十八罗汉,就是刚要轮到自己就被别人插队的冤大头。

可官场升迁远比食堂打饭难多了,有时候,一、两年都难得遇到一次机会。一次错过了,两次错过了,第三次还没到的时候,自己的心都冷了,于是,这些心冷的同林鸟时常聚会在一起,共诉衷肠,慢慢的,人数正好凑足了18个,博得了C十十八罗汉的绰号。

老韩,大学毕业时可谓天之轿子,直接进了市委担任常委会秘书,老韩当时还是小韩,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有次,小韩帮市委某主要领导写材料,写完后给该领导审阅,领导自然会做出几处修改。大凡有经验的秘书们,会故意留出几处明显的错误让领导敏锐的眼光发现并予于纠正,可小韩没留下漏洞,可领导总得改几个地方啊,小韩拿到领导的修改稿后,哼了一下,大笔一挥,把领导改动过的地方给改回来了,领导知道后,很不高兴,没多久,把小韩调离了。现在,小韩成了老韩,级别还是主任科员。

老帅,市直机关干部,在机关职务平平,可在文学创作道路上成果丰硕,不仅是知名作家,还当选了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老帅一直吝啬自己的文字,在单位除了必须写的材料外,多一个字也不写,10多年了,职务原地踏步。

老陈,市政协机关干部,不仅在C市、在A省,甚至在全国都是有名的诗人,十多年来,一直在政协忙于史料整理,开两会的时候在工作组分发材料。依旧还是科员……

这样十八个才子,官场失意,更加埋头创作,近年来,发表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