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早呢……”萧景驰咕哝一句,看着萧忌的脸色不太好,低着头就出了门。
这边,赵墨将宁德县的情况和赵旻说了一些。
“想不到事情竟如此严重,”赵旻:“幸苦哥哥。”
“哥哥是大宗的官员,做的都是分内之事。”赵墨也不舍得赵旻,“只是哥哥舍不得阿旻,再过些日子,若是情况好些了,阿旻便过来走走——”
“太傅,咱们出发吧!”萧景驰从房间里出来,打断赵旻和赵墨的谈话。
赵墨本来还想多嘱咐几句的,见萧忌也出来了,便没再多说:“嗯,时候确实不早了。”
赵墨和萧景驰辞别,萧忌也准备上朝了。
送走了人,萧忌就揽住了赵旻腰身,“阿旻,回去吧,药该凉了。”
站在门前的王总管、云泉、小厮:“……”
赵旻蹙了蹙眉心,顺着萧忌进了门,吃了药又送萧忌上朝:“时候不早了,王爷快些走吧。”
萧忌应了声这才走了。
几日后,赵墨从宁德县送来了家书。
彼时,午休结束,萧忌已经下了朝,在赵旻的房间里看宁德县的治灾提案。
“赵墨送来的?”书案前的男人淡淡问道。
赵旻先应了一声,合上门,走到萧忌身边坐下:“哥哥走了好几日了,不知情况怎么样了。”
“阿旻着实担心。”
“还有几日,京师运输的赈灾银就到宁德了,走的水路,方便各个粥厂取粮,”萧忌分析道:“有了这些了粮食,不出意外,约一个多月宁德、宁海两个县就能重建了。”
“这样啊……”赵旻将家书打开,不理萧忌了,自己慢慢阅读。
赵墨的字迹娟秀,又是去年的进士及第,用的生僻字多了些。赵旻读了一遍,有几个字不认得,意思虽能读全,但心里酸闷闷的。
觉得自己疏于功课了,本就笨拙些,这些日子也甚少练字了。
不该松懈的。
赵旻将家书收了记起来,帮萧忌研磨,“王爷……”
萧忌被小孩儿晾惯了,赵旻突然主动说了话,轻笑了声放下了手中的卷子,抬眸:“阿旻喊本王?”
赵旻点了点头:“哥哥家书中说,粥厂已经都建好了,百姓们都能领上吃食,金陵的大夫们和草药也都运输了一批过去,想来灾情可能暂时稳住了。”
“嗯?”萧忌挑眉。
“然后呢?”
赵旻:“阿旻想,这段时间在家里待着也无事可做,不如去宁德县看看哥哥,就是在县衙做下记录的活也行。”
宁德县这次的灾情严重,不可能一两日就安抚好。京师的赈灾粮还没到,赵墨能这么迅速建起来粥厂,那是因为当地的粮商给萧景驰面子,借了粮食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