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回到大理寺就有书办请他去审讯犯人,聂言含笑点头。
“聂大人,这犯人的嘴巴很硬,一直撬不开,不然也不敢劳烦您。”书办讨好的说。
书办在前面走,大理寺的牢狱都是修在地下,聂言跟在身后眯着眼睛。
“没有撬不开的嘴,只是你们还未打中他的软肋。哪里什么嘴严。”最后一句有几分讽刺嘲弄。
书办有些没听清楚,他疑惑的问道:“聂大人您说什么?”
聂言笑着说:“没什么,只是觉得这牢狱暗了一些,以后要多点几根蜡烛才好。”
书办闻言点点头说等会儿就去办。
……
郑山辞回到内阁,他还没有什么感觉。
“郑大人,您是现在搬屋子,还是等会儿再搬?”宫人恭敬的问道。
差点忘记,每次升职后都要搬家。郑山辞起身说道:“现在搬吧。”
宫人们应一声利落的帮郑山辞搬东西,次辅的屋子空间更大,内室还有一个小客厅。郑山辞把自己的茶壶摆上去。
等宫人走后,他还没歇息多久就要看奏折了。做了次辅后,奏折的数量多了,郑山辞抱着奏折开始票拟。
或许是在内阁做惯了,郑山辞对于升职这事还未有实感。他换了值房,奏折多了,郑山辞只觉工作量大了。
郑山辞升次辅的消息没到半晌就传到虞澜意和国公府去了。
长阳侯高兴的抖腿,笑着露出牙齿:“我就说山辞是可造之材,你看这就成次辅了,还未到四十岁的次辅,还是我们俩有眼光。”
虞夫郎闻言也是笑着的,“在家里说说就罢了,要是再到外边去说,招人眼红。”
长阳侯说道:“我知道分寸,不会胡闹。”
虞夫郎却是不信。就长阳侯的性子,虞夫郎知道他的想法,上了外边只要有人恭维一顿,他就要口花花说一说自己的好儿婿。
虞夫郎还是高兴,儿婿有本事,澜意的日子好过,小平安的日子也好过。有郑山辞在前面顶着,还有他们国公府在,小平安以后的路好走许多。
他们疼爱小辈都希望孩子的路好走一些,少吃些苦头。
镇国公府自是高兴,安哥儿闻言也高兴着。
施府的人听说郑山辞升了次辅,真心实意的高兴。这都是连着姻亲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郑山辞升官,他们施府也有好处。
“郑大人又升职了,真是了不起。”施夫人说道。
郑清音抱着施灿,他把施灿放下来:“二哥很努力。我在村子时很久没有跟二哥见面了,直到去了新奉县才跟二哥见面,二哥把新奉县治理得很好。后来凭着政绩到了京城,二哥还是没有变。”
施夫人先是夸郑山辞:“郑大人为官这么些年,旁人都抓不住把柄,做好一件事容易,十几年都做好一件事却是不易。”
郑清音觉得娘说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