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诗回头看他,脸色沉下来,严肃的道:「我有一个问题,你必须诚恳地回答我。」
「什麽问题,我绝对诚心诚意相答。」
唐小诗瞥了眼一旁木凳上不知谁人丢的莲蓬,认真问:「如果我真的不能生育子嗣怎麽办?」
秦致愣了下,继而笑着长长舒了口气,看着唐小诗刚刚严肃的神情他以为是多麽严重的问题,原来是关於子嗣问题。
自他有娶姚苕念头的开始,父亲母亲就已经和他说过这个事情,让他必须认真考虑,毕竟子嗣是大事。虽然他认为姚苕和武奉四年来没有子嗣是武奉的问题,但是谁都不能十成十的确定,也可能是姚苕的原因。
他已经考虑了这麽长时间,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我阿兄已有两个儿子,秦家不是非要我来延续香火,阿耶阿娘也都应允此事。若是你喜欢孩子,到时可以过继子嗣。」
唐小诗望着他回答的轻松却坚定,不是临时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子嗣是大事。」
「於我而言你才是大事。」
「少贫嘴。」唐小诗转身朝亭外走。
秦致跟上去解释:「肺腑之言,可不是贫嘴哄你开心。」并追着问,「你倒是答应不答应?」
唐小诗走到岸边,昂首看他调皮笑道:「你明日把聘礼送到姚府,你就知道我答不答应了。」说完背着手迈着欢快步子离开。
秦致霍地笑了,继而笑得很大声。
第11章古相思曲-1
数月後,秦家八抬大轿上门,唐小诗坐在喜轿中,望着自己一身的喜服不住窃喜,手中锦扇轻轻地撩起一点轿帘子,偷瞄前面马背上同样一身喜服的秦致。
「娘子。」轿子壁被轻轻拍了下,阿兰轻声提醒。
她放下轿帘子,靠在轿子中扇着锦扇,开始浮想联翩。
到了秦家门前踢轿门,喜婆上前来要背她下轿,秦致立即打赏喜婆让她避开,要亲自背。
「郎君,这不合规矩。」
「这些微不足道的规矩不守也罢,我背自己娘子规矩也越不到哪里去。」
喜婆说了两句道喜的话便让开。秦致笑道:「娘子到家了。」
唐小诗抿唇忍着笑,趴在他的背上,由他背进秦家大门。
周围簇拥无数宾客街坊,喜乐越吹越欢庆,无人注意到在街道人群中一个落寞的身影,一身淡色长衫,目光幽怨地望着新郎背着新娘在祝福声中欢欢喜喜跨进府门。
大红喜布,挂满双喜的灯笼,写满祝福的门联,每一样都刺目剜心。宾客街坊的欢声笑语,一浪高过一浪的喜乐,塞满了他的耳朵,几乎要撑破他的头颅。
曾经他也是这般迎她进门,也曾无比欢喜地牵着她拜堂,最後她却是含着最大的怨恨离去。
他双拳紧握,视线模糊,转身望着自己的右手,还有她留下的咬痕,眼中一滴泪滴落其上。
拜完堂,唐小诗被送入喜房,秦致到前面招呼宾客,阿兰阿芝忙着她安排的事情,她独自一人在房中,已经累得散了架,毫无顾忌仰面躺在喜榻上。
长长叹了声,伸手抓了下,抓到喜婆撒的红枣,擦了下便塞到了嘴里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