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我既嫁给了夫君,夫君因读书不能在爹娘面前尽孝,我就应该帮夫君承担起照顾爹娘的责任才是。”
“还有家中的兄弟姐妹,日后待夫君出息了,肯定都要出门应酬交际,我留在家里,也正好教大家宴会规矩,管家理账,两全其美。”
谢奶奶忧虑,“可如此着实委屈你了,奶奶知道你是个孝顺孩子,但你金尊玉贵养大,怎么适应得了村里的生活?”
“奶奶,我知道你们对我好,但为了夫君,我不怕吃苦。”
“夫夫同舟共济,福祸不弃才能相守一生,何况我带了丫鬟婆子过来,粗活有奴仆帮忙做,怎会累着我?”
乔玉景腼腆笑着,一副他超级贤惠的模样。
谢文彦在旁边看着,都快忍不住笑出来了。
他这个小夫郎,与他还真是天生一对,都是有千百个心眼子的人!
不过他喜欢。
谢文彦也开口帮腔了。
“娘,阿奶,就听景哥儿的。我如今课业正是繁重之时,继续住在私塾里,更方便随时请教夫子问题,搬出去住容易分心。”
“景哥儿带过来的丫鬟婆子,都是花银子养着的,一起留家里帮忙干活,景哥儿累不着,你们也能轻松些。”
谢家人:……
那这不就是全家人都在吃新夫郎软饭吗?
感觉有点丢人啊!
但谢文彦脸皮厚,继续自然道。
“还有卿哥儿和堂哥堂姐们的礼仪,以及管家本事确实都得赶紧学起来,我有信心在下次科考中拿到不错的名次,到时候兄姐弟弟们肯定要出门参加赏花宴。”
“以前没机会就罢了,如今有景哥儿教,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兄姐和弟弟们规矩好了,懂得多了,我也才能为他们找到更好的亲事。”
说到家里其余小辈的亲事,谢奶奶和谢爷爷顿时就没话了。
这个确实是着急事!
因着供五郎读书,家里最大的孙子如今都20岁了还没成亲呢,其余孙子孙女也都到了适婚年纪,就等着五郎出息,给大家都找一门好亲事,可没时间再耽误了。
谢爷爷立马拍板决定,“听五郎的!”
虽然如此让老五夫郎留在家里委屈了,但这对家里确实是好。
既然老五夫郎孝顺贤惠,日后谢家起来了,他们对人家好些便是。
谢爷爷从来不轻易做决定,可一旦决定,家里除了谢文彦,就没人能反驳了。
而且这确实是好事,大家也就都接受了。
特别是谢文齐最高兴。
他还打算做生意呢,但一直因为在村里接收信息的渠道少,谢文彦又更加擅长官场之事,在生意方面能给他意见并不多。
所以,他到现在还没确定做什么生意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