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宋韵小唱 > 第六章 桃源初栖岁月静好(第1页)

第六章 桃源初栖岁月静好(第1页)

苏轼处理完杭州的事务后,便带着我远离了喧嚣的尘世,来到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这里四面环山,连绵起伏的山峦像是大地母亲温柔的怀抱,将小山村紧紧护在其中。山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各种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蜿蜒穿过村子,溪水潺潺流淌,水底的石头和沙砾清晰可见,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它们时而穿梭在水草之间,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仿佛在吟唱着一首宁静而欢快的歌谣。村子里的房屋错落有致,皆是用石头和木头搭建而成,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有的还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古朴而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我们的小院位于村子的边缘,被一片盛开的野花环绕,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散发着阵阵芬芳,引得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粗壮的树干需要两人才能合抱。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像是大自然洒下的碎金。我和苏轼常常坐在槐树下,他会铺开宣纸,研好墨汁,手持毛笔,挥毫泼墨,写下一首首优美的诗词。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笔下的字犹如灵动的精灵,或飘逸洒脱,或刚劲有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我的深情。我则会摆弄着从山中采来的草药,仔细端详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研究一些新的药方。偶尔,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带来花草的清香,也吹动了苏轼的发丝,他会停下笔,静静地看着我,眼中满是温柔与爱意,仿佛世间万物都不及我分毫。

“苏瑶,你认真的样子真美。”苏轼轻声说道,嘴角带着一抹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明媚,让我的心瞬间被甜蜜填满。

我脸颊微微泛红,如同天边的晚霞,抬起头看着他,眼中满是羞涩与欢喜,“你又打趣我,我不过是在摆弄这些草药罢了。”

“在我眼里,你做什么都美。”苏轼说着,轻轻握住我的手,他的手宽厚而温暖,传递着无尽的温柔。我们相视而笑,那一刻,时光仿佛都变得缓慢而温柔,世间的一切喧嚣都与我们无关。

村子里的生活简单而充实,我们会跟着村民们一起下地劳作,感受着泥土的芬芳和丰收的喜悦。农忙时节,太阳刚刚升起,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苏轼就会早早起床,穿上粗布麻衣,卷起裤脚,和村民们一起扛着农具走向稻田。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古铜色的肌肤散发着健康的光泽,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泥土里。我则会在一旁为大家准备茶水和点心,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幸福。我会用陶罐煮上一壶清香的茶水,再把提前做好的点心放在竹篮里,带到田间。当大家休息时,我会为他们一一倒上茶水,递上点心。村民们会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和我们聊天,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李大叔是村里的种粮大户,他一边咬着点心,一边笑着说:“苏公子,你们俩来咱这小村子,还习惯不?”苏轼笑着回应:“李大叔,这儿山好水好,人也好,我们喜欢得很。就是这农活,还得多跟您请教。”李大叔爽朗地大笑起来:“客气啥,有啥不懂尽管问,咱农民别的本事没有,种地那可是行家。”说着,他兴致勃勃地给苏轼讲起了不同时节水稻的种植要点,还亲自示范如何插秧能让秧苗长得更壮实。他告诉苏轼,插秧的时候,秧苗的间距要控制在恰到好处,太密了影响生长,太疏了又浪费土地。说着,他弯下腰,熟练地插起秧来,动作行云流水,不一会儿,就插好了一排整齐的秧苗。苏轼认真地看着,不时点头,随后也学着李大叔的样子,开始插秧,虽然一开始动作有些生疏,但在李大叔的指导下,逐渐熟练起来。王婶也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姑娘啊,你熬的这茶水可真香,跟城里的那些金贵玩意儿比,一点不差。”我连忙笑着道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在田间回荡。张大哥则说起了自家孩子最近读书的趣事,他家孩子调皮捣蛋,在课堂上偷偷画了先生的画像,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刘奶奶也念叨着家里的老母鸡又下了不少蛋,要给我们送些尝尝,还说自家的鸡都是吃着山间的虫子和谷物长大的,下的蛋营养可丰富了。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子里,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炊烟袅袅升起,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飘出,整个村子都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我会回到家中,走进厨房,系上围裙,为苏轼做上一桌他爱吃的饭菜。厨房里摆放着简单的炊具,土灶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我熟练地切着菜,锅里的油发出“滋滋”的声响,不一会儿,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就摆满了桌子。当饭菜端上桌,苏轼会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然后满足地说道:“还是你做的饭菜最合我口味。”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让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们会一边吃着饭,一边分享着一天的趣事,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苏轼说起今天插秧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溅了一身泥,像个泥人似的,引得我们哈哈大笑;我也讲起王婶拉着我要教我做当地特色的手工刺绣,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她还说这刺绣可是代代相传的手艺,可不能失传了。

饭后,我们会手牵着手在村子里散步。月光如水,洒在我们身上,路边的草丛里传来虫鸣声,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夜曲。我们会走到小溪边,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看着溪水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偶尔有几只萤火虫飞过,像是提着小灯笼的小精灵。苏轼会轻轻地搂着我,我们静静地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心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有时,我们会遇到村里的孩子在溪边玩耍,孩子们看到我们,会兴奋地跑过来,围着我们问东问西。“苏姐姐,苏哥哥,你们在看什么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问道。我笑着回答:“我们在看萤火虫呢,你们看,它们一闪一闪的,多漂亮。”孩子们听了,纷纷抬头看向天空,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惊喜。其中一个小男孩调皮地说:“苏姐姐,我知道,萤火虫会发光是因为它们肚子里有小灯笼!”引得其他孩子一阵哄笑,我们也被他们的天真可爱逗得开怀大笑。这时,另一个孩子提议:“我们来玩捉萤火虫的游戏吧!”于是,孩子们纷纷散开,小心翼翼地去捉萤火虫,不一会儿,就有孩子兴奋地喊着:“我捉到啦!我捉到啦!”他们把捉到的萤火虫放在手心里,看着那一闪一闪的光芒,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苏轼也被孩子们的热情感染,加入了他们的游戏,和孩子们一起在溪边奔跑嬉戏,我在一旁看着他们,心中满是温暖和幸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