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救了人後,也没把这个事情多放在心上,照旧读书写字,时间如流水,一晃就是五日。
今日便是当时和黄永智约定的元明楼诗会比诗的时间,林清下午上完书法课就回去换了一身衣服,前往赴会。
诗会的地方,其实是一处私家园林,只不过里面有一栋楼叫元明楼,文人雅客喜欢在元明楼举行诗会。据闻此间主人好客又慷慨,此处园林免费供人观赏,也算是苏州府一景。
林清没想到,在这里也会遇到除了黄永智外的熟人,而且熟人还不少——陈守泽丶马东辰丶贾岳,还有一人,便是那日林清救起的柳泽旭!
还真是文人才子爱诗会啊,林清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是不是错过了很多好戏?看来这次的诗会说不定有点意思。
第五十二章诗会
林清其实老远就看到他们几人了,隔着一座假山,看到他们一起迈入了元明楼,林清脚步顿了顿,也跟了上去。
此处园林名叫怀园,林清漫步期间不得不为了古代的能工巧匠称叹,江南水乡的园林以其秀丶雅闻名於世,移步换景间都有不同景致,亭台楼阁丶假山流水,美轮美奂。其间花草树木有些都是名品,园林设计也看的出来是用了大心思的,看来此间主人身家绝对不菲,也有一流的品位,才能建出如此园林。
等林清迈入元明楼的时候,已经有十几位年轻书生在里面或坐或站,言笑晏晏,三五成群地说着些什麽。
柳泽旭有些心不在焉地应付着黄永智的话题,他为人不善交际,尤其是陌生人,更是不喜欢多打交道。若不是最近养了几日身体才好,原本想在书院里找到林清致谢,却听闻林清今天去参加诗会了,这才跟了过来。否则按照他的性格,是绝不会参加这种诗会的。
黄永智的舅舅是当朝户部郎中,正五品官职。而他们黄家只出了一个他二叔,同进士出身,如今在一个偏远小县当县令。他爹脑子活络,在应天府经营绸缎生意,算是当地一富户。当时他娘戴氏之所以同意下嫁,也是看中了他爹的赚钱能力。但是不管他爹能赚多少银子,在他二叔和舅舅那里都是低了一头的,对他舅舅更是尤其卑躬屈膝。也是因此从小他就立志要读书科举,考中进士,扬眉吐气!
一次他在他舅舅戴明德的生日宴上,有见过一次柳泽旭,周围相识的人告诉他,柳泽旭他爹是吏部右侍郎,正三品大员!当时黄永智心里真是又嫉又羡,直感叹真是同人不同命,明明都是一样的年纪,人家却是有了个好爹,投了个好胎!
那可是吏部侍郎啊!满朝上下,吏部主掌官员考核升迁的命脉,若是年终评定上的一个优或者一个差,都足以影响一个官员可能一生的官场命运,一到京中考核之际,那些吏部官员可以收冰敬丶炭敬收到手软,见到吏部的官员,就算是个六品主事,也得恭敬着!更何况是三品右侍郎!
原本凭着结交的心想要巴结一番,若是能成为「至交好友」那是再好不过的!可谁知那天自己陪在旁边说了半晌的话,柳泽旭一声不吭,基本上全程就没有和他说上几句话。当时他还引以为憾,没想到天赐良机,今天参加诗会,在怀园门口又遇到了柳泽旭,上前交谈了几句,今天柳泽旭倒是应了几声,让他欣喜不已!
正当黄永智还想提起点话题说些什麽的时候,却见柳泽旭眼睛突然一亮,快步往门口走去。
黄永智顺着柳泽旭的身影看过去,却是心中一突,来人正是林清!
林清正想找个地方坐下,就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喊住了他,抬头望去,发现时柳泽旭倒也不意外。
柳泽旭今日一身青色儒衫,头发用木簪竖起,去了一丝柔和,多了一些干练,更衬得面如冠玉,卓尔不凡!
只是柳泽旭为人腼腆内向,见了林清後一时间也拿捏不准怎麽称呼,之前叫恩公林清推辞了,叫林弟又好像太自来熟了,斟酌了一下还是小声道:「不知阁下是否还记得我,我是那日被你相救的柳泽旭。今日前来,特来致谢。」
林清原本以为柳泽旭是诗会常客,原来这人倒是特意寻来致谢的,当下两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柳兄不必介怀,当日之事实属举手之劳,你我二人就正常相交即可。」
柳泽旭讷讷地应了声「好」,过了一会儿又急忙辩解道:「林,林弟,当日之事我已知晓,当时若不是你和你哥哥,我这条命早就不保了!尤其是你那神乎其技的救治之术,」说到这里柳泽旭的脸微红了一下,但是还是强自镇定下来,继续道:「将我从阎王那边抢了过来,我,我一定结草携环,报答你的救命之恩!以後但凡你有任何的事情,只要我能办的到,一定尽心尽力!」
柳泽旭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一片郑重。原本王英杰打听到林清家贫,想让柳泽旭赠送金银报答救命之恩,但是被柳泽旭拒绝了。在柳泽旭看来,金银不过身外之物不足挂齿,若是只赠送金银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所以今天他在林清面前许下了这个承诺,不管林清是要钱财还是要其他什麽,只要他柳泽旭可以做到的,他都绝不推辞!
或许只有亲历过死亡的人,才能感受到活着是多麽美好!当时柳泽旭晕厥前的种种痛苦,脑海中的一幕幕接连闪过生前所有的画面,最後是强烈的不舍和痛苦,他才十五岁啊!父母只有他一个嫡子,尚未尽孝,如何能先行一步?若不是林清兄弟二人,他根本没有机会还活生生地站在这里,这份恩情,怎麽报答都不过分!<="<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