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西柏林的陌生人在线阅读 > 第26章(第1页)

第26章(第1页)

“死了。”伊尔莎简洁地吐出一个词,拿起烟头,吸了一口,“当然,我可以从零开始做一本全新的,但是斯塔西控制着纸厂,我不认为你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火力进去偷特种纸。”

“可是我们要去哪里找西德护照?”莱纳插嘴。

“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小朋友。”

“我们会找到的。”安德烈的手搭到莱纳肩上,把他往长沙发的方向推了推,“帮忙照看一下年轻的汉斯,我去火车站‘采购’。”

“等等,什么是——”

安德烈眨眨眼,出去了,用脚踢上门。莱纳站在原地,舔了舔嘴唇,瞥了一眼画材店的主人。年长的女士冲他微笑,把烟头丢进一个水桶里,站起来,打了个响指,“跟我来,汉斯。”她故意拖长声音读那个名字,好像知道那是个谎话,“需要给你拍几张照片。梳梳头发,你可以是个逃犯,但看起来不能像个逃犯。”

安德烈四十分钟后回来,摘下帽子,像街头魔术师一样从身上的各个口袋里掏出钱包,一个,两个,三个,总共五个钱包,外加一个鳄鱼皮护照夹。伊尔莎坐下来,像撬蚌壳的渔民那样检查这些赃物,最小的那个钱包里只有皱巴巴的西德马克和一张名片,其余的都塞着护照,两本法国的,一本奥地利的,一本意大利的,翻开最后一个钱包的时候莱纳屏住了呼吸,看到绿色硬皮上的“联邦”字样才松了口气。

“这些都是偷来的?”莱纳从夹层里取出一张裁成正方形的黑白照片,看了一眼上面对着镜头微笑的两个陌生人,内疚地放回原处。

“不,这是我从一棵魔法苹果树上摇下来的。”安德烈嘲弄地说,把空钱包全部扫到茶几另一边,“当然是偷来的。一列去伊斯坦布尔的火车快要开了,这些倒霉鬼都忙着看时刻表。”

莱纳没有说话。扎着发髻的画材店主人检查完护照,连同钞票一起塞进自己的口袋里,宣布要两个星期才能做出护照。安德烈讨价还价,指出对方分明只需要一个下午就能完成,伊尔莎抱怨了几句尊重手艺人之类的话,让他们五天之后回来画材店拿护照。“不能更快了,除非你们想被拦下来,检查站没你们想象中那么好骗,伪造文件需要投入很多个小时,是非常、非常精细的工作。”

“幸好我们有非常、非常出色的手艺人。”安德烈回答,似乎掺杂着那么一点讽刺,好像又没有。

“让可怜的老画家安静工作,男孩们,滚出去吧,消失,马上。”

于是莱纳得到了他的护照,也失去了五天时间。接下来该解决交通的问题,如何离开这个深深嵌入苏联红军控制范围的城市。“飞机”,你的脑海里马上出现这个词,多么容易,柏林到伦敦,两个小时,途中还有人为你送来饮料和小包装坚果。你想的是九十年代,而安德烈和莱纳活在另一个世界。六十年代商业航班班次稀少,价格高昂,真的坐上去了,也是一场类似被关押在震动汽油桶里的恐怖体验,没有碳酸饮料供应,呕吐袋倒是不缺。因此安德烈的首选方案是陆路,汽车,不要火车。汽车可以绕开检查站,在散落着农舍的旷野里迂回前进——去哪里?东边不可能,所以只有三个方向,直奔西南面的斯特拉斯堡,在那里越过法德边界?往西北去汉堡,以便搭船直达伦敦?也许冒险试试奥地利?这些都是很好的想法,但首先,你得离开东德,开着一辆车。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安德烈是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到柏林来的。布满军情六处和中情局眼线的西柏林,对他来说变得危险了,如果被发现,他会被逮捕,送回伦敦接受讯问。一些以往打个响指就能得到的帮助,这次想都不要想。二,如果莱纳二十四小时没有回家,科里亚马上就会得出他已经逃跑的结论,克格勃和斯塔西的庞大机器迅速运转,就算密密麻麻的公路检查站没有拦住他们,莱纳最终也会在边境检查站被捕获。

如果我是个喜欢过分戏剧化的人,我会告诉你,是汉斯救了他们。这位“失踪”已久——官方记录是失踪,至今没改——的长兄,在德意志邮政有不少朋友,这一年夏天他们决定开车到慕尼黑去,顺带邀请了莱纳。后者马上答应了,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四处购买旅行用的小物品,雨衣,小块肥皂,巧克力,剃刀刀片,诸如此类。他的行李里只有两套衣服,只够过一个周末。不能带太多东西,尤其不能带有纪念价值的物品,否则谁都能看出你不打算回来了。

出发日期是七月的第一个周末,这时候离开柏林不会引来注意,夏天来了,多的是开往乡间的汽车。哥哥的朋友们租了三辆车,莱纳和两个电报员挤进蓝色的那辆,这辆车乘客座的两个窗户都打不开,闷热不堪,没有人介意。收音机拧到最大声,每个人都在笑,敲打座椅,扯着嗓子唱歌。他们就这样离开了柏林,检查站的士兵看了所有人的身份证,草草翻检行李箱里皱巴巴的衣服和没拧紧的剃须膏,挥手放行。

计划是,莱纳在这群无忧无虑的朋友掩护下到达慕尼黑,然后提出要独自去邻近的菲森观光。安德烈会在火车站接他,直接开往边境。莱纳在路上丢弃东德身份证,用新的护照入境奥地利。等旅伴们察觉到莱纳不会再回来的时候,他们应该已经在去往苏黎世的路上了。

一切似乎都在按计划进行。出发当日下起小雨,大约二十分钟之后就放晴了。他们在莱比锡稍作停留,吃了午饭,继续开车。到达巴伐利亚州边界的时候,检查站已经排起了长队。今天有斯塔西的人值班,排在前面的司机说,站在路边抽烟,和莱纳闲聊。斯塔西要和所有外籍及东德旅客面谈,这就是为什么车都堵在这里。“他们以前没那么频繁搞这种麻烦事的,”司机把烟头丢进草丛里,“可能是因为夏天吧。”

是的,莱纳表示同意,可能是因为夏天。

车龙缓慢挪动,太阳高悬在头顶,越来越热。人们都从车里出来了,躲在树荫底下,用帽子和杂志给自己扇风。轮到莱纳的时候,他的上衣已经浸透汗水。穿着制服的军官挥手让他往前走,莱纳踏进那个前后各有一扇门的办公室,坐下。一台风扇搅动着充满汗臭味的热空气,零件老化了,咔咔作响。桌子对面的斯塔西雇员也大汗淋漓,不停地用手帕擦额头和脖子。他甚至没有仔细看莱纳的证件,只问了两个问题,去西德哪个城市?到警察局注册路线了吗?莱纳简短地回答“慕尼黑”和“是的”,获得许可之后马上起来,从另一边的门逃出去,生平第一次踏进西德。

他们比预想中迟了两个半小时到达慕尼黑。现在提出去菲森未免怪异,莱纳借口头痛,提前回到旅店,找了一部投币电话,给安德烈留了口信,重新约定了在火车站见面的时间。他整晚没睡,盯着天花板,在脑海里推演明天可能会发生的事,想象斯塔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探听到他的想法,蜂拥而来,押走他和安德烈。

慕尼黑火车站在一个灰暗无趣的街区里,这里肯定曾经“有趣”过,但在战争扫平了一切之后,取而代之的是缺乏美学考量的水泥建筑,夹杂着用途不明的空地,一条新建的电车轨道从中穿过。1961年7月1日,是个星期六,清早的街道上只有泡在污水里的烟盒和睡在长椅上的流浪汉。莱纳快步跨过电车轨,跑向火车站,寻找一辆白色的、号码最后两位是“41”的汽车。它就在那里,像一个好故事的快乐结局,安德烈冲他微笑,用力抱住莱纳,吻了一下他的额头。

白色小车驶出市区的时候,八点的钟声刚刚敲响。

但你知道这不是结局,你能感觉出来,是不是?一种原始的预感,无缘无故让人们汗毛倒竖,让他们在雪崩发生之前就感到害怕。去奥地利的路上再也没有检查站了,他们早早到达边境线,背着步枪的士兵示意他们下车,另一个士兵打开了行李箱。

“护照。”背着枪的士兵简短地说。

两个旅客交出了证件。

士兵先看了莱纳的护照,花了很长时间比对照片和他本人,然后用更长的时间翻护照里的签证记录,问了些关于目的地和返程日期的问题,合上护照,但没有还给莱纳,继续翻开了安德烈的奥地利护照,看了一会,转身走开了,钻进岗亭里,拿起了电话。

“这是正常的吗?”莱纳悄声问。

“不太。”安德烈回答,“别紧张。”

岗亭里的士兵挂上电话,和坐在电话旁的士兵说了几句话,打开门,走了回来。“跟我来。”他告诉安德烈,“有些额外的手续需要办理。”

“我敢肯定这里有什么误会,”安德烈开口,“我是奥地利公民——”

“闭嘴,跟我过来。你也是。”背着枪的士兵冲检查行李的人吹了声口哨,“奥图,别翻他们的箱子了,帮我把这两个人送到‘盒子’里去。”

“盒子”是建在哨站外面的砖砌小房间,总共有四个,没有窗,有一张折叠椅。两个旅客被关进不同的“盒子”里,上锁。莱纳对着门呆站了好一会,坐到椅子上,弯下腰,把脸埋进掌心里,叹了口气。

第二十九章

讽刺地,并不是莱纳的护照出差错,而是安德烈的。他常用的掩护身份之一是奥地利人“卡尔·费尔森”,注意我说“掩护身份”,不是“假护照”,因为护照本身不是假的。如果斯塔西派人调查,会发现“卡尔·费尔森”有完整的资料,从出生证明到缴税记录,甚至还有一家注册在他名下的钟表铺。一个“无惧天气变化”的身份,用行话来说。

唯一的掣肘是,这本护照总是处于军情六处的密切监控之下。在其他任何时候,牧羊人都能不受阻碍地越过德奥边境,但这次不行。行动处处长霍恩斯比一察觉安德烈从伦敦消失,马上推断出下属去了哪里,想做什么。这位头发斑白的老间谍没有试图在柏林找人,而是直接在边境检查站布置了耳目,静候“卡尔·费尔森”出现。事实上,囿于人手和保密需求,霍恩斯比只往两个关卡派遣了外勤:汉堡港和奥地利边境。假如安德烈选择在斯特拉斯堡越境,也许就能蒙混过关,但我们不讨论假如,那是故事里的漩涡,人们常常淹死在里面。

牧羊人被押往波恩,西德的首都,柏林已经变得太危险,霍恩斯比不想涉足。安德烈拒绝离开他所在的“盒子”,除非他们把莱纳也一起带走。士兵们最后把他拖了出去,绑住双手,塞进一辆小货车的货箱里。军情六处和西德对外情报处都喜欢用这种小货车,要不就伪装成干洗公司,要不就是“专业园艺服务,树木移栽,草坪修剪”。封闭的货箱可以隐藏很多东西,武器,无线电设备,活人。

霍恩斯比在波恩等候,愤怒,焦虑,难以置信。他把自己和安德烈一起锁进地下室,这样大使馆里的人就听不见他们冲对方大喊大叫了。行动处处长的论点无非是,安德烈第一违反规例,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用工作护照入境“敌对领土”;第二,柏林微妙的力量均衡状态比肥皂泡更脆弱,“看在上帝份上,那是东柏林,在错误的时间打个喷嚏都可能导致世界末日”,安德烈居然还打算在斯塔西的鼻子底下协助一位东德公民偷渡。

“就凭护照这一件事,你就应该在监狱里待到七十五岁。”

“什么罪名?”安德烈反问,“你准备好当众向法官解释军情六处在柏林的行动了?顺便说清楚为什么这个部门不在官方文件里?是不是还要说明工作护照的来历,传唤奥地利情报人员?外交大臣会为此跳河的。让我们别玩这一套了,长官,你和我都明白你不能冒险把我拽到被告席上。”

安德烈戳到了一条发疼的神经,霍恩斯比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踢了一脚储物架,来回踱步,再深呼吸了几次,转过头面对安德烈。

“我今天就会把这件事报告给‘上面’。”霍恩斯比最终说道,摘下玳瑁边眼镜,放进衬衫胸袋里,“白厅会决定怎么处置你。在此之前,你乖乖待在这里。谁知道呢?也许上面会决定为你开一次闭门听证会,在B类监狱里预留一个位置。尽管我们偶尔允许你拧弯一些规矩,不代表你可以不受管束,安德烈,我以为你明白的。”

“‘麻雀’在哪里?”

“和你无关。你不是柏林的常驻情报官,他也不再是你的线人了。”

安德烈往前踏了一步,挡在上司和门之间。他没有碰霍恩斯比,但整个姿态都表明,如果要打掉霍恩斯比的牙齿才能获取信息,他一秒钟都不会犹豫。“告诉我莱纳·沃格尔在哪里。”

“让开,安德烈。”

“告诉我。”

“我把他送回东柏林了,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麻雀’把你们的小计划告诉我的人了,只要他周末结束之前回到东柏林,斯塔西什么都不会察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