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绾抚掌:「早听说镐池君会吃,这一碗汤饼当真是色香味俱全。」
时人把汤面叫作汤饼。
关键是在王绾看来,普通人家根本做不出五色鸽子面这样的美味,连调料都凑不齐——赵琨用来炖鸽子的香料价比黄金,青盐微苦,海盐有怪味,饴盐的味道最正,却产自西戎,原本专供王室。後来秦霸西戎,夺取了优质食盐和战马的产地,然而像饴盐这样精加工的盐还是很贵。这碗鸽子汤的味道如此鲜香,用的自然是饴盐,这得卖多少钱一碗才能赚回本钱?吃到就是赚到了。
赵琨乐颠颠地送上两碟小菜,「那先生以後常来我这里作客,别的不敢说,好吃的管够。」
清炒木耳山药,鸡汁凉拌野菜。依然是王绾完全没见过的菜式,蔬菜居然也能烧得这麽好吃!王绾当场决定:等镐池水上游乐园一开业,他要把所有博士同僚都带过来享用美食。
这时,子楚派人来给赵琨送印信,迟了一个多月才刻好的,管理封地要用的印章。这也不奇怪,赵琨上边有二十多个哥哥,这年头的雕刻技术,刻一枚玉印不容易,他还排序二十多号……根本快不了。
公文使用的金印早在册封镐池君的仪式上就发给赵琨了,这一枚玉质的,是封地专用的私印。
赵琨取出印章一看,上边刻的不是「镐池君」,而是「滈池君」。
虽然镐池和滈池其实是指一个地方,但区别还是很大的,这个滈池君身上有一桩历史悬案——关於始皇帝收到的索命玉璧。
第14章秦始皇收到的索命玉璧
紧接着,这人又说:「告诉他,今年祖龙将会死去。」
祖龙是什麽?
使者懵了,连忙追问:「你这话是什麽意思?说清楚啊!」
然而这个神秘人没有解答使者的疑问,他的身影凭空消失,突然就不见了,留下使者困惑地捧着玉璧,独自在风中凌乱——哎呀老天爷,该不会是走夜路撞见鬼了吧?
使者没有老老实实地将玉璧交给滈池君,而是在上朝的时候献给了始皇帝,并且详细地汇报了事情的经过。
始皇帝听了,沉默许久,说:「山鬼本来也就只知道一年以内的事。」
退朝以後,始皇帝还是很在意这件事,因为「祖」就是「人之先」,同时也是对开创基业有功的君主的尊称——「始封必为祖」。
非常巧,秦朝的吉祥物正是一条小黑龙。根据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周朝是火德,秦朝是水德,水克火2。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猎的时候,曾经捕获过一条黑色的龙1,视作水德祥瑞的象徵。(黑色五行属水)
始皇帝意识到不对劲,命令御府的专业人士检查这块玉璧,惊讶地发现这是始皇帝二十八年,他东巡(泰山封禅)回来的路上,渡江遇到大风的时候,沉入江中的玉璧。
占卜之後,得出的卦象显示——要巡游迁徙才会吉祥。
随後不到一年,在酷热的七月,始皇帝就病逝於巡游的途中……
大概就是这麽一件事,仿佛有什麽神秘力量影响了始皇帝的行为,大胆预示他的死期。在《搜神记》中写得更为离奇,加入灵异元素,让「云水之神」镐池君直接对使者预言了始皇帝之死3——「明年祖龙死。」
「叔父?」
发现赵琨走神,赵政轻轻地唤了他一声。
赵琨若有所思地望着近处村落中袅袅升起的炊烟,以及远处终南山云雾缭绕的轮廓,收起印章,回屋跟赵政并排吃面。他喜欢先嘬住手擀面的一头,筷子顺势向上一递,嗦着吃,有时会发出一点极其细微的吸溜声。
赵政的吃相就要文雅许多,没有一丁点声响。自从被送回父王的身边,住进陌生的宫殿,他的神经就一直紧绷着,尽量控制言行举止,不愿意有丝毫不妥,让别人笑话了去,小叔父除外。
竹屋简陋,没有多馀的食案。他们对面坐着蒙毅和甘罗。
蒙毅一开始是赵政的吃法,尝到滋味以後,埋头一阵猛吃,嗦面的速度直接超过了赵琨。他还上手将一整只鸽子掰开,撕成刚好可以入口的小肉条,一个没拿稳,大半个鸽子掉回汤碗中,汤汁溅起来,飞到他脸上,就连他对面的赵政都一起遭殃。
蒙毅擦了一把脸,咬着嘴唇,不好意思地缩起小手手,说:「对不起。」
赵政的衣服上多了几点汤渍,神色平静如常,满不在乎道:「无妨。」随後,他吃面的动作也变得随意了几分,速度明显加快,似乎放开了不少。
甘罗与他们都不同,咬一口鸽子肉,吃一口菜,再捞一根面,最後喝一口汤,交替着来。
王绾独占一张食案,悠闲地望着挤在一起吃面的四个孩子,笑眯眯道:「慢点吃。」
蒙毅习武,饭量大。他吃完了面,连汤都喝乾,又添了一碗,还是意犹未尽,问:「镐池君,有没有多的五色鸽子面?我用今日骑来的那匹西戎骏马跟你换。母亲丶我们兄弟四人,还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仲父丶叔父丶季父……一共要二十八份。」
这年头,一匹上好的西戎骏马的价值,相当於後世的劳斯莱斯幻影。
土豪同学一开口就要用豪车交换二十八碗汤面!
赵琨考虑了一下。鸽子确实有多的,因为吕不韦养了五百只信鸽,一个冬天就淘汰了四百多只。听说镐池君要研发鸽子肉丶鸡肉等禽类美食,直接就下令,以後淘汰下来的鸽子都送到镐池君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