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德更是一副目惊口呆,疑惑不解的样子。
韩昭跪在地上,接着道:「但是不是现下娶,等我从京城回来之後,韩昭一定登门拜访,三书六聘,明媒正娶贺小姐」
沈夫人回过神来,不喜反怒,斥责道:「方才还说不娶,现下又说等你从京城回来再娶,我家的女儿是你想娶就娶,想不娶就不娶的。她凭什麽嫁给你?」
沈夫人心中还有气,为女儿选择了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托付终身而有怨气。
韩昭仍旧跪在地上,脊背挺直,迎着沈夫人的怒火,沉声道:「之前是我不敢直视自己的心意,平白惹得小姐伤心难过,小姐为我筹谋许多,我不想再辜负小姐的这份心意,也不能再对自己的心意视而不见。请夫人丶老爷成全。」
话音落地,韩昭俯首至手,以头着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个跪拜礼。
沈夫人似有所动,坐在椅子上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贺兰君见韩昭如此,也跪在她的身边,磕头道:「请爹娘成全女儿。」
「罢了,罢了,你自有主意,我也管不了你了。」沈夫人摇了摇头,摆了摆手,让两人赶快起来,俨然是一副默认女儿打算的样子。
她叹了口气,又看向贺老爷。
贺兰君起了身,也冲着她爹示弱般,软软地喊了声:「爹。」
贺老爷仍旧一脸硬邦邦的表情,头撇向一边,冷冷道:「你想嫁谁就嫁谁,我也管不着你,你也不听我话。」
沈夫人拉了拉他的衣袖,不想让局面闹得这麽僵硬难看。
贺老爷冷着脸,韩昭和贺兰君就在地上跪着,没有起身。
沈夫人到底心疼女儿,满脸纠结不舍,劝贺老爷:「老爷,你就让他们起来说吧。」
贺老爷冷哼一声:「又不是我让她们跪的。」
只是过了一会儿,他到底还是转过头来,面色严肃地问韩昭:
「你准备何时去京城?又何时才能回来?」
韩昭想了一下,道:「预计三日後出发去京城。县衙说,此次去京城是去皇宫为公主庆生,筹办千灯宴。回来的话,应当最早也得明年春天才能回。」
贺老爷面色沉沉,点了点头,又上下打量了韩昭一番,心中盘算着:
她虽然现下是个小灯匠,可花灯大赛上已然赢过了严记灯铺,若此番进京,再遇上一两贵人,有了大造化,回安宁县来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到时开几间铺子,定然比严记生意还红火,配我女儿倒也不差了。
又见她小白脸似的长相,疑心女儿定是栽在了这张脸上和她的花言巧语上,心下又不喜。
因此又问道:「你如何确保回来一定会娶她?」
韩昭望了贺兰君一眼,才道:「小姐之情,我没齿难忘,如果我回了安宁县,却违背自己的诺言,就让我不得好死。」
贺老爷定定看她半晌,才终於缓缓地点了点头,心下想着:这人看着目光坚毅,暂且先信她一回。
见爹娘都点了头,贺兰君终於露出了笑颜,忙笑道:「谢谢爹娘成全!」
韩昭也跟着道:「谢谢夫人,老爷成全!」
沈夫人忙搀起跪在地上的女儿,嘴里感慨道:「我的傻孩子,做爹娘的哪有不希望女儿幸福的。」
韩昭也从地上起了身,韩建德在旁边看了半天戏,此刻终於可以插进来问韩昭:「这是怎麽回事啊?」
不是两个女娃娃吗?怎麽就要成亲了?
韩昭摸了摸鼻子,低声道:「爷爷,我回去跟您说。」
韩建德看着花厅里另外一家人,终究沉默地点了点头。
花厅外,莺儿嘟着嘴,看着这大团圆似的一幕,心内有些不高兴。
她之前还尽力撮合小姐和韩昭,如果那时她们俩成了的话,她应当会非常高兴。
但是韩昭後来让小姐哭了那麽多天,她现在就有一些不高兴了。
在她身旁,晓月拿着手绢默默地擦拭流下的泪水。
今早去喊韩爷爷过来的就是她,在贺府住的这几个月,贺兰君已然把她当做自己人了。方才她也在旁目睹了整个事情的发展。
莺儿转过头疑惑地问她:「你哭什麽呢?」
晓月吸了吸鼻子,轻声细语道:「也不知为何,就是想哭,兴许是太感人了吧。」
花厅里,韩昭和贺兰君误会解开,更因韩昭马上就要远赴京城,两人一对望,就似有千言万语要倾诉。
凝望间,忽然一声「咳咳」的咳嗽声突兀响起,打断她们的对望。
贺老爷瞥了一眼情不自禁的两人,嘴角下沉,眉头紧皱,看不惯两人这样子眉来眼去,朝韩昭投去了警告的目光。
接收到贺老爷的目光,韩昭老老实实地站好,拱手道:「晚生就先行告退。」
贺老爷点了点头,道:「慢走不送。」
韩建德神思恍惚地跟着韩昭回了家,到了院子中,他才不确定地问了一句:「韩昭,你还是女的吧?」
韩昭哭笑不得,问:「爷爷,你难道忘了当初不教我做花灯的原因了吗?」
韩建德当然记得,也因此更加不解,眉头快拧成个疙瘩,问道「那你刚才在贺府是?」
韩昭想了一会儿,这事儿也不好跟老人家解释,只好道:「您以前当我是多了个孙子,现下就当是多了个孙媳妇吧。」
韩建德沉默半晌,琢磨着这个荒唐的想法,细想起来,也是有些合理的,虽然还是有些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