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君看着少年诚恳的眼神,垂下眼眸:「那就多谢摊主好意。」
留了地址後,主仆俩离开,接着逛剩下的半条街。
待两人离开後,少年哭笑不得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活了十六年,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夸女子貌美竟然被当成调戏,看来以後还是要多加留意。
小小的灯笼摊前不停的有人来问价买灯。
不久有一个挑着担子的老者奔着这边走来,两边筐里挂着的也是灯笼。
走到灯笼铺前他停了下来,矮身,将扁担卸了下来,问道:「韩昭,今日花灯卖的怎麽样?」
被点名的少年快步走过来,帮着一块儿将框里的灯笼填补挂上去:「爷爷,今年的花灯卖的格外的好,我看我们还是得再做一些才够卖。」
韩建德欣慰的看着少年忙碌的身影。
韩昭自八岁起,跟他学做花灯手艺,今年的花灯几乎全出自他手,卖的这麽好,青出於蓝,老爷子也很是高兴。
韩家的花灯手艺是祖传的,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恰逢圣上微服私访到这座江南小镇,盛赞他做的灯笼精巧。那是韩家花灯最巅峰的时候。
只是後来子嗣单薄,儿孙相继早逝。要不是有韩昭出现,韩家花灯可能就後续无人。
旁边相熟的摊主跟韩建德打了招呼,笑道:「韩昭这是长成俊小伙了呀,我看老爷子今年能找孙媳妇了。」
刚刚旁边没有生意,他可是全程听到了韩昭和那位小姐的对话。
也不怪韩昭,那样标志的美人谁看了不想多看两眼。
韩建德:「孩子还小呢,不着急。」
大叔:「十六了,不小了,该想媳妇了。您老不着急,孩子不着急吗?」
老爷子看了眼韩昭,心下纳闷。说句为老不尊的话,就算他韩建德娶老婆,韩昭也不可能想媳妇。
当下就说两句话敷衍了过去。
夜深了,祖孙俩收拾东西,回到了住所。
把东西放在了堂屋,韩昭抬脚往偏房走。那是平时做灯笼的地方。
「韩昭,你前几日做的灯笼还剩很多,不用着急的。」
「爷爷,您先休息吧。今日有位客人订了盏灯,我给她赶出来。」
韩昭说着已进了偏房。
贺小姐还等着这盏灯呢,可不能让她失望。
偏房的灯亮了大半个晚上,韩昭满意地看看自己刚做出来的这盏花灯,找了一个盒子封起来。
贺府里,莺儿拎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脚步轻快的往贺兰君的房间走去。
刚刚门仆来报,说有个叫韩昭的送了盏花灯,说是小姐昨天在灯市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