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民国小百姓笔趣阁 > 第20章(第1页)

第20章(第1页)

她接过包子和报纸,付钱的时候问起春妮:“小姑娘,你想上学吗?失礼了,我不是有意听到你们的说话。我的意思是,你如果想读书的话,我可以帮你介绍。”

春妮作出为难的神色:“可我没有钱。”

她和善地说:“我们的学校收费不贵。”

“那是多少钱?”

“一个学期五块钱。”她报出个便宜到叫人咂舌的价格:“这只是象征性收费,学生的书本纸笔费也包含在里边。”

这的确是个相当让人心动的价钱,春妮很吃惊:“一个学生只收五块,那得收多少学生才够本哪?”

倭国女子露出骄傲的神色:“这是我们皇帝陛下的恩祉,我们陛下对华国下一代的教育可是很关心呢,特地拨款鼓励我们在华国建学,体沐陛下圣恩。”

我们华国的事,跟你个倭国鬼子有什么相干……

不知怎地,春妮想起那些在海城火车站从她面前走过的倭国军人,作出思考的神色:“我还缺点钱,让我好好想想吧。”

从那倭国女子家出来,李德三不解地问:“这么便宜的事不好找,你干嘛不答应呢?”

春妮说他:“便宜没好事,这道理你不懂吗?”

李德三若有所思:“这倒也是,倭国人一向贪心得很。说

不定他们先用免费的骗你进去,之后再逼着你交钱也说不定。”

春妮:“……你明白就好。别忘了我托你打听的事。”

“忘不了,有信儿了我来找你。”

为了夏生读书的事,春妮这两天忙坏了。她不止亲自跑了几间学校,拜托过李德三,还问了朱先生,于太太等房客们,包括吉拉太太她也没忘记咨询。学校还没找好,朱先生给她带来个信儿,说他有记者朋友对她在水灾中的经历感兴趣,想来采访她,问她同不同意。

他见春妮犹豫,又说,对方是大报记者,采访一次有一块钱的奖励金可拿。

春妮立刻表示,她一定会全力配合记者先生的采访。

朱先生的记者朋友还没跟春妮约好时间,李德三给她打听的学校先有了消息:“春妮,我知道有个学校要招生,你来不来?”

“你先说学费多少?”春妮这两天被房客们报出的,一个比一个高昂的学费吓到了。

“免费!”

“免费?!”

013奢侈的品德

如果是一个从现代社会穿越到民国的普通女孩子,让她形容对民国的印象,除了脏乱差,绝对少不了冷漠,麻木,道德沦丧这类经典形容词。

这不是拾前人牙慧,而是生在这个年代,政府上层尸位素餐,下层为非作歹。普通人朝不保夕,没有未来,光是活着已经需要用尽力量,善良和同情这种奢侈的品德……至少春妮长这样大,她没见过有几个人有。大多数人最多像她这样,遇到有人遭难稍带手帮一把,绝不可能把钱掏出来用在不相干的人身上。

现在李德三告诉春妮,说有个大善人决定免费为他们这些难童们办学,春妮第一反应是,这不是人贩子想出来骗小孩去卖的新招吧?

李德三信誓旦旦:“我骗你是小狗!跟你讲,人家张先生说了,学校是专门办给我们这些报童的,省得我们天天拿着报纸,不知道上边写的什么,该怎么叫卖。要不是我,谁会告诉你这样的好事?你交好运了知不知道?”

春妮:“行行行,好运,好运。那你说,办学校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办这个学校?他钱从哪来?老师从哪来?场地从哪来?他没事干嘛干这个?”

李德三:“……我哪知道得这么清楚?但我们的校长以前当过政府的教育部长,张鹤年先生,知道吗?是现在撤到双城的那个教育部长!不是快成立的,那个跟倭人穿一条裤子的新政府。”

倭人一直在物色合适人选成立新政府,这件事报纸吹了几个月的风,普通海城人都知道了,只等着看谁敢做这华夏第一大奸人。

春妮忽然想到昨天那个倭人女子向她推荐的,便宜到跟白送似的学费。她有些明白了:现在倭人将手伸向了华国的孩子们,政府必然不会甘心。孩子才是下一代的希望,这位张鹤年先生可能是旧政府推出来跟倭人和即将组建的新政府打擂台用的代理人。

不管他们上边怎么斗,只要小百姓能落着实惠也不错。不是春妮说,这个年代小百姓的福利还没有她一个从末世来的人多,好不容易有点便宜占,当然绝对不能错过啊。

“学校办在哪?”春妮寻思,要是不远的话她先跟着去看看。

“码头边上说是要办一家,这两天就有信儿。”

春妮听出了差别:“这话的意思,学校还不只办一家?”

“当然不只了。说了是给我们报童的学校,全海城报童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你也不想想,一家学校坐得下我们这些人吗?”

只办这一家,春妮都觉得困难重重,多办几家,倭人和新政府会允许吗?

带着这样的问号,春妮这天上午卖完馒头,跟德三两个人一起去了一趟新学校。

这所建在码头边的新学校跟春妮现在的家就隔半条里弄,不到两百米远,但与其说这里是学校,不如说是两间旧库房。

库房用木板隔起来,分成两个班。陪他们进校参观的女老师上身一件阴丹士林蓝的立领盘扣衣裳,下边一条到膝下的黑裙子,再看她一头的齐耳短发,简直就是个还没走出学校的女学生。

春妮越看越不靠谱,准备拉德三嘀咕两句,但这家伙一闪身已经进了教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