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月,清荷就满十五了,该给孩子寻摸着定亲了,想到女儿要嫁出去,她这心里可真舍不得。
“娘,吃饭了,一会我该去迟了。”清文见万氏想事情失了神,走到万氏身边拉拉她的衣角。
万氏回过神来,懊恼地跺了一下脚:“瞧我,差点耽搁孩子上学,走走走,都去吃饭。”
出门前,万氏叮嘱周明远,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处理了,最近吃饭的人多,上次磨好的粮食,应该吃得快完了。
隔了两天到了逢集日,清荷来到满香楼找刘掌柜。
一楼跑堂的小二认得她,几步小跑过来,脸上堆着笑:“周姑娘,你来找我们掌柜的吗?”
“是啊,小二哥,劳烦你帮我给刘伯伯说一声。”
小二见清荷对他笑,明媚的笑颜晃花了他的眼,魂差点飘出去,傻乎乎地开口:“我马上去,周姑娘你稍等一会。”
没过多久,刘掌柜从楼上下来,亲自领着清荷上了二楼。
“大侄女,你可让我好等啊,我盼你盼得头发都白了。”刘掌柜苦笑着道,他是真的心急,他怕万一被别人抢着买走了他需要的东西。
外人只看见他这个酒楼大掌柜的风光,哪里知道这背后的辛苦,若不是靠着从周家寻摸的新奇东西,他早被人从位置上踢了下来。
“刘伯伯见谅,家里正在盖房子,杂事太多,所以耽搁了几天。”刘掌柜说的是场面话,清荷自然不会太当真。
却不不想这次是她料错了,刘掌柜是真的着急,若不是怕找上门去惹人反感,他前两日就找去王家庄了。
“大侄女,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我想每月多订点红薯粉和粉条,每月的量要加倍,不知大侄女家能不能接下来?”刘掌柜给清荷倒了一杯茶,语气急切地说道。
清荷觉得有些奇怪,满香楼用红薯粉和粉条做菜已经快半年了,怎么会突然要加一倍的量。
不过那是满香楼自己的事,她不好多问:“刘伯伯,加量是没问题,不过得等两个月,家里的房子没盖好,暂时没地方做。”
“好好好,也不是要马上就要,过两个月做出来了,直接送来就成。”
刘掌柜心里还担心,周家毕竟只是乡下人家,一下子加量太多,怕是做不出来,要是能直接买到方子就好了。
敏感心思
思及此处,刘掌柜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试探地开口:“大侄女,那红薯粉和粉条的方子,你有想过要卖吗?这两个方子若是要卖,价钱可不低。”
“刘伯伯说笑了,把方子卖了,我家还怎么做生意啊。”刘掌柜虽说是试探,也给清荷提了个醒。
她暂时还是不要再弄出新事物了,这时代阶级分明,若是有人要霸占她家的东西,她是没什么能力反抗的。
家里的新房已经动工,目前也有稳定赚钱的生意,暂时还是踏踏实实过日子为好,等以后家里有底子了,再做其他打算。
刘掌柜本就是试探,清荷不同意也在意料之中,谁舍得把一只下金蛋的鸡卖掉?
换作是他,他也舍不得。
“大侄女说的是,我也就是随口问问,你别放在心上。不过,你家肥肠粉里的菜,我看着像是豆子发出来的,吃起来爽脆清透,就是没见到哪儿有卖这种菜的,那也是你家独有的?”
“刘伯伯说得没错,正是豆子发出来的,叫豆芽菜,不仅熟得快,也好吃。您是想买豆芽菜?”
刘掌柜要买豆芽菜,清荷当然同意,豆芽发起来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多琢磨琢磨也能猜出个所以然。
在现代的时候,不少人家都自己在家发豆芽吃。
“是想买,就看大侄女是准备直接卖菜,还是卖发豆芽菜的方法?”刘掌柜做了多年的酒楼掌柜,眼光独到,豆芽菜口感特别,做出来的菜一定会大受欢迎。
豆芽容易坏,不易存放,卖豆芽怕是不方便,家里也抽不出人来每天给满香楼送菜,清荷决定卖方子。
“刘伯伯,我家抽不出人来送菜,还是卖方子给您吧。除了方子,还有关于豆芽菜的做法,您要不要一块买了?”
清荷想着以后应该不会再卖菜谱给满香楼了,干脆这次一次性拿个大的。
一听说有豆芽菜的方子,刘掌柜眼里的精光更盛,周家大侄女的方子,就没有不好吃的:“要的,要的,自然是要的。”
两人合作过两次,一切的过程都很熟悉。
清荷详细说了发豆芽的方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几道菜的做法,刘掌柜一字不漏地记了下来。
这些东西刘掌柜给了两百两,这比清荷预料的价格还要高,算是意外之喜了。
她哪里知道,刘掌柜眼光老道,一下就看出了豆芽菜中的商机。
寒冬腊月里想吃点新鲜菜可不容易,到时候新鲜的豆芽菜,自然能换回大把大把的银子。
每年年底,满香楼各个酒楼要比一比一年的收益,刘掌柜年前从清荷这里得了红薯粉和粉条,还有几道菜谱。
按照规矩,他应该交给东家,几家店都推出这几道菜。
只是他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不得已暗中瞒了下来,直到上个月被人发现,东家厉声喝斥了他,他怕东家怪罪,才急着买豆芽菜将功赎罪。
当天晚上,清荷把爹娘和弟弟一起叫到堂屋,锁上门,等他们都坐好后,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放在桌子上。
“爹娘,清文,我把发豆芽的方子卖给刘掌柜了,卖了两百两。银子不好存放,所以我让刘掌柜拿的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