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氏看着清荷拿着红薯在擦子一下下地搓,每搓一下,就有红薯就变成了细细的碎渣落进底下干净的盆里,不禁夸赞道:“清荷,这东西好使,能省不少功夫,要一刀一刀地剁成这样的碎渣,可不容易。”
“娘,这擦子好用是好用,就是容易伤手。”清荷指着擦子上的孔“一不小心搓下去能掉一块皮。你慢点做,一下一下地来,咱不赶时间。”
“擦到后边不好拿了,就别用擦子擦了,放到一旁一会用刀一块剁了。”清荷拿着手上剩下的一小块红薯对万氏说。
“哎,我知道了,你去跟你爹一块削红薯。”
清荷一开始还担心她娘受伤,边削红薯边往她娘手上瞟。
没想到她娘只用了几下便上了手,越用越熟练,用起来比她还用得顺溜。
这边清荷和周明远一块削完了红薯,那边万氏擦下来的红薯渣也堆了一盆子了,接下来该开始洗粉了。
周明远在院子里搭了个架子,装上滤架,滤架底下放着干净的盆。
她舀了水倒进红薯渣里,用手揉搓,这样出的粉多一些,然后一瓢一瓢的往滤架里舀。
摇滤架是个力气活,她只做了示范,余下的她爹动手。
“姐,姐,我做什么?我也要帮忙。”清文看姐姐没给他安排事情,在一旁等得着急,凑上去问清荷。
孩子愿意参与家庭劳动是好事,应当鼓励,于是清荷选了个轻省的活交给弟弟:“你往红薯渣里加水,一次别加太多了。”
周家的小院子里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终于赶在天黑前把第一遍粉洗完了。
次日清晨,匆匆吃过早饭,清荷赶紧开始第二次洗粉。
这洗完了还要放一两个时辰,到中午的时候就能拿出来晒了。
剩下的红薯渣,也是好东西,不仅能拿来喂猪喂鸡,也能加了面粉做红薯饼,奈何家里人吃腻了红薯,没一个想吃红薯饼的。
一家人就这样忙碌好几天,总算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只等着晒干了就能给满香楼送去。
忙了好几天,清荷原以为能休息几天,没想到爹娘把干了的淀粉收好后,又马不停蹄地做起来。
“娘,你和爹也休息几天,一个月才送一次,不用这么赶。”
“那可不行,这天一日比一日冷了。再过些日子那水摸着都刺骨,有没有太阳也说不准,趁着这几天天气还行,多做些。”万氏嘴里说着,手上也不停。
清荷恍然一笑,也跟着帮忙:“还是娘想得周到。”
万氏说得对,这时代都靠老天爷吃饭,她家又是在南方,家里没有热炕,到冬天又湿又冷。
干淀粉不容易坏,放得久,这会子多做些,到冬日里才好猫冬。
接连忙活了大半个月,总算把家里的红薯都做完了,一家人踏踏实实歇了几天。
下过几场雨,天气就冷了下来。
万氏在屋子里做衣服,前头买的棉花和布都还放着,眼见着越来越冷了,得先把棉衣棉裤做出来。
清荷在一旁打下手,她不会裁衣,针脚缝得还算将就,万氏裁好布,她就拿过来缝。
好在以前家里穷,原身也没学过什么绣花,也只会补补衣服。
“娘,这紫色的你穿上怕是有些老气了,娘该买些亮一点的颜色穿穿。”
万氏边衣服里塞棉花边回:“这是给你奶的,你奶身子骨不好,到了冬天难熬,做件新棉衣给她,也叫你奶奶冬天好过点。”
“你奶性子好,别人家的婆婆都爱打骂媳妇,你奶却从来都不,你们两个要好好孝顺你奶,知道了吗?”
“知道了娘,以后咱俩做什么好东西都给奶备一份。”懂得疼爱晚辈的老人,就该享受后辈的孝顺。
酸辣粉
家里的红薯粉多,清荷准备晚上做个酸辣粉吃。
做红薯粉的时候,她就惦记上了酸辣粉。
她是四川人,爱吃辣,有时候下班不想做饭就去吃一碗酸辣粉,酸酸辣辣的,能带走一天的疲惫。
酸辣粉好不好吃,主要看辣椒油,要做出好吃的辣椒油,需要的香料多达十几二十种,她趁着给满香楼送红薯粉的时候,早买了要用的香料备着。
恰巧她爹今天闲着,清荷又磨着她爹做了个漏瓢。
锅里加了水,用杂草点了火,又加了两根晒干的大柴,叮嘱清文看好火。
锅里烧着水,这头她开始做粉条,碾碎的淀粉少来点温水,搅和均匀,接着加些开水打成熟芡,再往里头慢慢加淀粉,一边加一边搅拌。
这搅拌也有讲究,要往一个方向搅,搅到淀粉糊能从手指缝里往下滴成条就行了。
等锅里的水开后,将淀粉糊装进特制的漏瓢里,拿着漏瓢边抖边敲。粉条漏进锅里,开水一烫就成了形,晶莹剔透的。
“娘,快来帮我捞粉条,我忙不过来了。”清荷一边拍着淀粉糊一边喊。
话音刚落,万氏就进了灶房。
“娘,你把锅里浮出来的粉条捞出来,就放在旁边的凉水盆里。”
万氏面带惊奇地瞧着锅里:“这是红薯粉做的?透透亮亮的,怪好看的。”
“嗯,咱们晚上就用这粉做吃的,保准好吃。”
做完粉,清荷要开始做辣椒油了,辣椒油可是酸辣粉的灵魂,酸辣粉好不好吃,就得看辣椒油做得好不好。
锅里烧热倒入菜籽油,加入准备好的香料,姜葱蒜,等锅里的材料熬出香味,再把炸干的香料捞出来。
趁着油热,把油倒进辣椒面里,一边倒一边搅,辣椒和香料的香味瞬间充满了整个灶房,香得人找不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