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哥,确实是有件事情想拜托你。”清荷有些不好意思,前头还对别人防得紧,这会又要让人帮忙。
小丫头的别扭心思,陆承泽一点都不介意:“说吧,什么事?你别不好意思,跟自家哥哥有啥不好意思的。”
“嗯,是这样的,陆大哥,清文过几天就要进学堂,我们还没决定去哪一家,想拜托你打听一下两家学堂的先生为人怎么样。”
“没问题,不过是些小事,这两天就能给你回话。”他在镇上认识的人不少,打听起来也容易,几句话的事情。
万氏原本在坐着休息,又担心女儿累着,因此只歇了一会就回来了,看见陆承泽和朋友坐着一块吃酸辣粉。
她走过去,招呼道:“虎子,你带你朋友过来吃酸辣粉呀?你们怎么这会才吃饭啊?饭点都过了,要吃饱啊,不够再让你们妹妹给你煮。”
陆承泽先是介绍了张途,接着往碗里加了点辣椒油,一边拌着粉一边轻声回答万氏的话:“秋姨,今儿庙会人多,张里长怕出事,安排我们过来维持秩序,也就这会才有时间。”
“也是,这么多人呢,幸亏有你们在,要不我们做生意的,也不放心。”万氏赞同地点点头,人多容易出乱子,有人维持秩序当然更好。
两人很快吃完粉,走时要给万氏饭钱,被万氏虎着脸说了一顿,才作了罢。
张途跟着一块蹭了顿饭,觉得很不好意思,便想着日后巡街的时候多照顾照顾,还还人情。
申时末,一行人回到村里,刘氏一下车就带着孩子回家做饭去,周明远一家三口也同样仍不得闲。
今天生意好,带去的金丝糖卖得只剩几包大份的,红薯干一包都不剩。
不过红薯干做起来太费时间,本身做的就不多,还是金丝糖方便,做饭的功夫,都能赶着做几盘子放着。
清荷暂时不打算做红薯干,时间上来不及,先紧着金丝糖卖一波,再考虑后面的事。
“爹,娘,姐姐,我回来啦!”清文从外头蹬蹬蹬地跑进来,一头扎进万氏怀里。
万氏摸着儿子柔软的发丝,心软成一团:“今天在奶奶家没调皮捣蛋吧,你奶身体不好,你乖一点,后天娘就带你一起去玩,明天也去奶奶家待着,好吗?”
“娘,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清文把头埋在万氏怀里,闷着声道。
吃过晚饭,锁上门,清荷最开心的时候到了,今天生意好,装铜板的几个钱匣子,装得满当当的。
“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清荷数完匣子最后几个铜钱,语带惊喜:“一共二十一两四钱七十六文。”
周明远跟万氏惊得目瞪口呆,万氏忍不住惊呼:“天爷哟,快赶上卖一个月酸辣粉赚的钱了。”
“娘,庙会只有三天,我估摸着明天人会更多,这两天咱们辛苦点,晚上多备点货。”清荷把钱装进钱匣子,准备再做几锅金丝糖。
“行,有钱赚谁还管苦不苦,娘这就去切红薯丝。”万氏心头高兴,干劲儿十足,这点事哪算得上辛苦,农忙时节比这苦得多。
因着今天的收入好,一家人半夜还精神抖擞地忙碌着,一丝倦意也没有,甚至连先前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闲逛庙会
庙会第二天,果然不出清荷所料,来逛庙会的人比第一天还要多,熙来攘往的人群把原本就不宽的路挤得水泄不通。
摊子上的生意依旧很好,也不光是她家的生意好,只要手艺好,味道不错的摊位生意都好。
就她昨天吃的那家卖面的,摊位上就没有过空位置,那些卖小零嘴的更不用说,小零嘴好吃,还不占肚子,人人都爱买几样换着吃。
最后一日庙会,清文也跟着来了,他懂事,来了也不闹着要去玩,家里人都忙的时候,还帮着擦桌子,跑腿。
等忙过一阵,摊子上的人渐渐少了,万氏让清荷带着清霞和清文去逛一逛,几个孩子都还没去玩过,错过今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又有庙会,左右这会人不多,他们几个大人忙得过来。
三人第一次逛庙会,先头只在摊子上瞧见到处热闹非凡,这会身处其中,感觉又不一样。
除了卖吃食的摊子,还有卖花灯的,卖胭脂水粉的,耍猴卖艺的,许多摊位前都围满了人群。
清霞和清文看到有卖艺的人正在表演,拉着姐姐就往人群里挤。
卖艺人一共有五人,其中三人穿着短打,翻跟头,耍长枪,还有一人表演着喷火,扎个马步,把火把放在嘴旁,不知从嘴里喷出一口什么东西,那火把里瞬间冲出一条火龙。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清荷三人也跟着惊呼,手上啪啪地鼓掌。
随后有人拿着盘子在人群中走上几圈,嘴里说着:“多谢各位捧场。”
清荷自觉摸出三个铜板,放进盘中。
“姐,你看,那边有卖绢花的,咱们过去看看吧。”清霞正是爱美的年纪,看见这些脂粉首饰的忍不住想去买。
“走吧,正好我想买两把梳子。”家里的梳子只有一把,而且用了很久,都掉了好几个木齿了,清荷早就想买两把新的把旧的换下来,她自己留一把,另一把给她娘。
买了三把木梳子,两姐妹又一人挑两朵绢花,清荷一并付了钱。
走出卖胭脂水粉的摊子,清霞不好意思地开口:“姐,回去我就把钱给你,今天人多,我娘怕我把钱弄丢,不让我带钱。”
清荷笑她:“怎么跟姐也这么见外,就一把梳子,两朵绢花不值几个钱,咱们家就我们两姐妹,你跟姐这么客气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