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洗干净的红薯疤和根茎削掉,装进干净的木盆里剁,这里没有机器,只能用刀剁,要剁得细细碎碎的才行。
要搁在平时,她剁不了多久,手就酸得不行,剁不动了,可今天不同,盆里的红薯在清荷眼里就跟哗哗作响的银子差不多,她是越剁越有劲。
正当清荷坐在小凳子上剁得起劲时,外头响起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咚咚的敲门声伴着少女清脆的声音响起。
“姐,你在家吗,我来找你说会话。”
清荷听着是堂妹周清霞的声音,忙应了一声“我在家呢,院子门没锁,你自己进来。”
周清霞是周清荷大伯的女儿,比清荷小半岁,今年也是十四岁,上头还有个哥哥周清波,十六了。
周家两兄弟一向关系好,总是常来常往的,谁家得了的好吃食也不忘给对方送一点。
原来的周清荷和堂妹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二房搬出来后,还是时常互相串门子。
这两个月来,清荷和周清霞也作了好几回伴,这一来二去的,她打心里喜欢这单纯的小姑娘。
“姐,你这是干啥,宰猪食啊,这么大个漂亮的红薯你咋舍得喂猪?”
“这可不是用来喂猪的,我做好东西呢。”
“红薯能做啥呀,也就能管饱。”清霞小声嘟囔着,也不细问,自己寻了一个小凳子坐在对面,
“清文呢?不在家啊?”
“一早就和壮壮出去玩了。”清荷抬眼看了看对面的小姑娘,身上一件蓝色的碎花上衣,略微有些大,袖口往上收了一截,瞧着勉强合身了些。
小姑娘的长相随她娘,脸蛋圆圆的,一笑起来两只眼睛就眯成了豌豆夹,看着就讨喜,顺眼。
“清霞,堂屋桌上有花生,你去拿来吃。”
周清霞没去拿花生,反而从兜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碎碎的花生糖,往清荷嘴里塞了一块,自己也跟着吃一块。
“你哪来的糖,这花生糖可不便宜。”这花生糖做法不难,清荷也知道做法,但糖是个精贵东西,清荷没敢打主意。
“我老舅前几天来了一趟,给我们家送了点山货,临走的时候塞给我的,让我甜甜嘴。清荷姐,要我帮忙做啥不?”
“不用,我自己来,你坐着陪我说说话就行。”清荷一手剁着一手揉了揉腰,心里盘算着要是这东西能赚钱,一定要把工具给备齐了。
两人说着话,时间也过得快,眼看着快到晌午了,清荷终于把红薯剁完了。
周彩霞把地上的花生壳收拾了,拍拍手上的灰:“姐,我回家做饭了,你有空来我家玩。”
“好,路上小心点。”自己赶着去菜地里,摘了几根丝瓜几个茄子准备做晌午饭。
做红薯粉
吃罢饭,清荷问周明远有没有时间,帮忙把剁好的红薯用石磨磨了,院子里的石磨她试了一下,转两圈就转不动了,这是个力气活,只有她爹能做。
周明远下午还得下地,腾不出时间来,只能等傍晚时分他从地里回来再磨。
清荷就趁着下午的时间,拿纱布和木条做了个简易的工具。
次日早上,天才蒙蒙亮清荷就起来了,把昨夜周明远磨好的红薯渣加了清水,一瓢一瓢的用她昨天做的工具过筛。
她想早点做完,待会太阳出来能早些晒上。
见她一个人做得费劲,万氏往灶里加了一根棒子也来帮忙。
万氏做惯了家务活,手脚麻利,有了她的加入,第一遍过滤完成得很快。
接下来就是等,等水里的粉沉下去,把水倒出来,加清水再洗一遍,重复一次过滤的过程,到最后桶底便会有白色的湿粉。
这还没完呢,湿粉还要晒干,晒干了再搓碎才是天然的红薯淀粉。
晒了几天后,清荷终于见到了干干的红薯淀粉。
“姐,这真是红薯做的?”周清文好奇地打量着桌子上的东西:“看起来白白的,像白面一样,就是没有白面细,是能做馒头吃吗?
“小馋猫,这可不能做馒头。”见弟弟有些失望,话锋一转“这是做肉吃的。”
果然,听见肉小家伙立马两眼放光,随即又想到肉那么贵,家里穷,哪来的余钱买肉,又慢慢垂下了眼皮。
清荷有些心疼地摸摸弟弟的头,没有说话,还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卖出去,她不能说得太肯定,不敢随便给承诺,没有期待才不会失望。
一旁的万氏看着两个孩子,心里又堵又难受,都是他们做爹娘的没本事,让两个孩子跟着受苦。
“可惜出粉不多,十斤红薯出得粉还不到两斤。”眼见着气氛越来越伤感,她娘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清荷最见不得这种氛围,忙转了话头“娘,明天我得去一趟镇上,试试看能不能卖出去。”
“行,让你爹明天陪你去,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逢集这日,周明远带着清荷一大早就出发了,王家庄离云溪镇距离远,一路走过去要花近两个时辰。
清荷到这里这么久,平日里也就在自家和大伯家附近打转,村子里稍远的地方都没去过,这会能去镇上,别提多高兴了。
村里人都起得早,一路走到村口,碰到上不少赶集的人。
村长家有辆牛车,每到逢集的日子早早就在村口等着,从村里到镇上一人一个铜板。
周明远心疼女儿,想着女儿不常走远路,昨夜里便和万氏商量好了,带女儿坐牛车去镇上。
父女俩到的时候,车上已经坐了几个人,清荷跟着父亲招呼几声就不再说话,她心里惦记着等会要做的事呢,旁人也只当是小姑娘脸皮子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