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嘶嘶——”
王翠兰一边努力忽略胳膊传来的刺痛感,一边不停地发出吸气声。
林蕴看着都心有不忍,劝解道:
“娘,世上的银子是挣不完的,您的身体最重要。家里就算是少卖一点豆腐也不会出什么事,您没必要强忍着疼痛磨这么多的豆子,万一以后胳膊使唤不了了怎么办?”
说完,林蕴看着母亲脸上没有一丝害怕的眼神,立即加大手里的力度。
下一秒,痛呼声从王翠兰的嘴里喊出。
“嘶!”
“您看!就是得给您一个教训才行。”
闻言,王翠兰讪讪地点头,“娘是看最近的生意不错,心急了。而且不就是胳膊酸了一点,没事的,以前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说话间,她努力抬起胳膊,想要装出镇定的模样。
却再一次被林蕴冰冷的眼神吓回去。
上药时,林蕴不停地在心中琢磨自家的生意。
以前只是简单的卖点豆腐,加上家中有爹娘和大哥三个劳力,自家人推磨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今,爹受伤无法行动,大哥中了秀才后,为了进一步学习,恐怕成婚后,来年就要去府城读书。
如此一来,所有的事都担负在母亲身上,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娘,不如我们买一头骡子推磨吧!”
林蕴心中顿时冒出一个念头:人劳力不够,畜力来凑。
“什么!”王翠兰不敢置信地看向女儿。
当意识到自己没听错后,她顶着酸疼感连连摆手,一边吸气,一边出声阻拦。
“不成不成!我们家就是个小本买卖,哪能卖骡子呢?那都是大商人或者地主家才有的。”
“这和地主有什么关系?只要有钱不就行了吗?”
“您看,我们家最近是不是挣了不少银子?想要挣到更多的银子,仅凭您和大哥一起推磨,那是远远不够的。有了骡子,就可以一直推磨,也能剩下一个人来厨房帮忙,做出更多的腐竹和豆腐皮。”
林蕴一边说话,一边留意母亲的表情。
当看到母亲的眼神渐渐松动时,她再次下了一剂重药。
“还有,现如今还没到冬季,早晨还算暖和,小弟一个人去学堂也没什么问题。可等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地面湿滑,天又黑,您放心他一个人去学堂吗?”
“若是家里有了骡子,买一个木架,就可以驱车送小弟上学,来回快不说,也不耽误太多家里磨豆子的时间。”
一通话下来,王翠兰的心游离不定。
她知道女儿说的话很有道理,但一辆骡车的价格接近十两,几乎是他们家一年能够挣到的银子。
虽说最近挣了不少,但王翠兰已经习惯了省吃俭用的日子。
加上马上就要安排大儿子的婚事,需要聘礼,还要准备新房的一应事宜,她总觉得钱不够用。
但想到骡子带来的好处,王翠兰又难免意动。
“买骡子是家里的大事,我要和你爹商量,不着急,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