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孙氏心疼地捧起地面洒落的豆渣,准备放回桶里时,王翠兰一声怒吼。
“爱买买!不买走!四文一桶二十斤的豆渣,你也敢说出口!你的脸是鞋底做的吗?厚颜无耻。”
怒吼中,飞溅的口水飙到孙氏脸上。
孙氏不敢置信地看着恼怒的王翠兰,不敢相信对方居然敢如此对自己。
如果不是自己帮对方处理豆渣,恐怕院子里早已堆积如山,发烂发臭。
她好心好意帮忙处理,甚至倒贴钱,居然落得这个下场?
此时的孙氏早已经忘了,林家的豆渣在早些年也是不缺人处理的,只是新朝逐渐繁荣,县城商贸蒸蒸日上,大家的日子好过之后,都不愿意将豆渣吃进嘴里。
林有福和王翠兰见孙氏一家可怜,才将自家豆渣全部卖给对方,并且是六文一桶的低价。
借此,孙氏一家才渐渐发展起来,家中养了不少鸡鸭和猪,逐渐成为村里有余粮的人家。
或许是时间太长,她们已经忘了自己发迹的缘由,居然敢一再压价。
王翠兰觉得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即将科考的儿子,都不能丢了脸面。
在孙氏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再次唾骂对方。
随后,双手一提,拎着木桶往后挪。
林蕴瞬间反应过来,在母亲往后退的时候,迅速上前,一把合上后门。
“咚!”
孙氏看着远去的豆渣,心急地扑上前,正好撞在合紧的门板上。
一股剧烈的酸胀感从鼻腔传来,眼泪止不住地流。
但现在孙氏可管不了那么多,她家的鸡鸭和猪还等着吃饭呢。
“砰砰砰!”
孙氏疯狂地拍打着后门,嘴里还在不停地求饶。
“王大姐!你开门呀!我就是随口一说你别放在心上。”
“我们依旧五文一桶,五文一桶。”
“刚刚的话您就当我脑子犯蠢,说错话,风一吹就没了。”
……
孙氏没想到自己俯首做低这么久还不够,胸口积攒的怨气越来越多,最后化为不满的怨怼。
“不就是卖豆腐的吗?有什么好横的!一年到头说不准还没我卖猪挣的多,我看你家以后的豆渣卖给谁,留着发臭吧!”
踢了一脚门槛后,愤愤不满地离开。
由于孙氏闹出的动静不小,早就吸引了后街巷子里住户的注意,众人纷纷走出来看热闹。
孙氏一转脸,发现人多,扭曲的脸上瞬间挂上可怜的小表情。
趁着其他人好奇打听八卦的时候,将刚刚的事添油加醋全部说出来。
言语中,她俨然成为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
至于林家则是活脱脱的恶人,不知感恩。
一些明事理的,一听就知道是孙氏在胡说八道,不予听信。
但也有一些本来就嫉妒林家豆腐生意红火的,准备借孙氏的口,败坏林家的名声,最好生意变差,和自家一样在县城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