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听说顾茹娘成亲了,甚至那成亲的喜宴顾茹娘也没有下帖子来请她去。
再後来,谢家蒙难入狱,顾茹娘也没有递过任何东西进来。
可幼时,刚刚失去母亲的谢荼生性敏感,不喜与旁人接触,是顾茹娘这仅仅年长她两岁的大姐姐带着她走出了失母之痛。
顾茹娘常常约着她去顾家玩耍,顾家夫人
对待她亦如亲生一般疼爱。
後来谢荼凭着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京城之中贵女典范,顾茹娘也一如既往地打心眼里替她高兴。
她对顾茹娘的情感是复杂的,因此重生之後,她并未主动去联络此时应当感情尚可的顾茹娘。
不承想,顾茹娘主动来寻她了。
「顾姑娘可是如往年一样想约姑娘外出踏青?」典心提着只百宝食盒凑了过来,「上回见顾家姑娘,还是年节时候,这是顾姑娘亲手做秋日藏着的桂花糯米团子,来送给姑娘您吃呢!」
谢荼喜甜,特别是喜爱那些带着各式口味的糕点。
顾茹娘的手艺极好,谢荼吃惯了她的糕点,竟然连飞仙楼里卖的糕点都进得不香了。
「顾姐姐说她将随着顾夫人去隆山寺小住,问我若是有空,可与她去做伴。」
谢荼松开手中的信笺,抬头望向典心:「你与顾姐姐身边的桃心谈得来,去问问顾家姐姐几时出发,定的是哪几间厢房,再让预订厢房的小厮去一趟隆山寺,就说我们谢府想挨着顾家。」
「是。」典心依依不舍地放下食盒,走到门前频频回头,「姑娘,能不能给奴婢……留一小块?」
谢荼大笑,那些笼罩在她脑袋上的乌云瞬间被吹散。
对於顾茹娘,她问心无愧,她们俩之间的友谊走向,就顺其自然吧。
没有什麽人会一辈子守候在自己身边,来往皆是过客,内心不必太在意,最重要的是应当珍惜眼前人。
日头渐高,益晖堂的丫头仆妇们一早也忙了起来。
因着谢老夫人潜心礼佛,此次又是去参加禅会的,所以丫头们便捧了好些佛书出来,在太阳底下晒着,准备装进箱笼中一起带进山。
暖阁里,谢老夫人正在同王氏说着话。
「这京城里头有权有势的人家,门楣太高,芸丫头是个好的,可进了那高门大户里,总是矮人一截,日子过得不会有多舒坦。」
「所以这次我没有特意相看那些侯门伯爵府里适龄公子,只在三四品官吏人家中挑选,芸丫头有个官至宰相的伯父,想来那些人家也会高看她一眼。」
谢老夫人虽然没有在高门後宅里讨过生活,可她来了京城这麽多年,多少也听说过一些高门大户里妻妾相斗的事情。
她不屑同那些手中沾染血腥的夫人们打交道,也怕自己段位太低惹了笑话,因此就一直闭门在府中礼佛。
反正她的儿子品阶高,那些看不上她的人倒也不敢到她的面前来嚼舌根。
可谢芸毕竟只是谢愉恩隔了房的侄女儿,若是谢芸日後在高门里受了委屈,谢愉恩这位大伯,也没法出面替她讨回公道。
但是官阶低的人家,定会忌惮谢愉恩在官场中的影响力,多少会顾忌些脸面,定不会多为难谢芸。
所以,她一直更倾向於在门户低些的人家里给谢芸说一门亲事,风风光光地把她从京城谢府里嫁出去。
谢老夫人的想法是好的,她推心置腹,替谢芸着想颇多,可她低估了王氏母女俩攀高枝儿的想法。
「婆母说得极是,可若是高门户的夫人们看上了咱家芸丫头,难道咱们还藏着芸丫头吗?」
王氏将手中的帕子按在膝头,柔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芸丫头幼时就有老道士批命,说是她日後会遇到贵人,贵不可言,我一直没说只是不希望将她养成眼高於顶的性子。」
「原本咱们一家只安稳待在兖州过活,如今托了婆母的福,能从兖州进京,又跟着老夫人有去隆山寺听禅的机会,我昨日辗转难眠,既害怕又期待。」
「若当日那老道所言当真,那麽咱家芸丫头的婚事,只怕不会普通。」
王氏捏着帕子,神色平平地说出一番话,却惊得谢老夫人心中一跳。
她难掩脸上的讶异,开口追问道:「是何时的事情,怎麽家里没有递个信的来?那老道士批命可准?」
王氏笑笑柔声解释:「只是个路过的老道士,神神叨叨地对着芸丫头说了一通,当时吓得芸丫头大哭了一场。老爷差人去找,大家伙只说没再见着。」
谢老夫人松了一口气,心道只怕是个骗钱的江湖老道。
可下一瞬王氏端起面前的茶盏,喝了一口继续淡淡道:
「原先我和老爷不甚相信,只当他是个骗子。」
「可是後来,县太爷家的小孙子突然得了病暴毙而亡,县里有人开始传说,那老道士原本也给小公子批了命,说他过不了多时就要病亡,当时那老道是想把那位小公子带回山里修行的。」
王氏放下茶盏,摸着手指上新得的玛瑙沉声道:「只不过县太爷舍不得金孙,这事儿就没成。」
「那小公子病亡後,批命的事情才被传了出来,我和老爷才相信了。」
谢老夫人面色严肃:「这种事情,还是宁可信其有。」
她沉吟片刻,手中的佛珠转了又转,这才下定决心似的说道:「我让童妈妈给你拨五百两银子,你带着芸丫头上街置办些首饰衣裳。」<="<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