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娶妻之後,还不曾和他们老夫妻俩见过面。
她想儿子,想那尚未出世的孙子,想得紧。
两碗雕花酒下肚,徐妈妈脑子发晕,那深藏在肚子里的埋怨劲就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
「哪是我打算何时出府就能够的事儿啊,如今我们这些个老人,多半已是无人问津了。」
刘妈妈惊讶不已:「怎麽会呢,咱家姑娘接手中馈,言明凡事都会依照旧例来办,老妹妹这放出府的事情,多半就要成了。」
「到时候你就回江南,帮着你儿子儿媳带带孩子,等到你家章掌柜也到了回乡荣养的时候,便是一家团聚其乐融融了。」
刘妈妈说起了今後的事情,仔仔细细描述了一番徐妈妈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的日子,也结结实实表明了自己的羡慕。
徐妈妈却不这样想。
她心里的苦,谁也不能倾诉。
杜一南去世的突然,根本就没来得及安排他们这些陪嫁过来的人。
前些年,谢英丶谢荼兄妹俩年纪尚小,谢愉恩也需要仰仗着他们这些老人帮着打理後宅庶务,打理杜一南的嫁妆。
可如今谢英已经长成,谢荼也成了个能理事的大姑娘,谢府後宅之中需要她的地方将越来越少。
等到谢英娶妻,谢荼嫁人,这谢府後宅之内的人,差不多也要换个乾净。
谁又能想得起安排他们这些老人的去处呢?
「咱们姑娘如今虽然理事还不利索,可老夫人今儿也提了,将让三夫人帮着咱们姑娘一起打理谢府。」
「老妹妹若是想早点回乡,亲眼见到亲孙子出生,亲自参加孙子的洗三礼,倒是可以主动给谢老夫人或者三夫人那头提上一嘴。」
「三夫人初来乍到的,会同意给个顺水人情的。」
刘妈妈见徐妈妈一副为难的模样,爽利地将今日听到的消息分享给她。
「只是老妹妹可别说是我说的,我也是听益晖堂的小丫头说的。」
徐妈妈原本因为花雕酒逐渐迷离的双眼顿时一亮,一把抓住了刘妈妈的手腕急切地问道:「此话当真?三夫人那头确是受了谢老夫人的委托,要来帮着咱们姑娘管事理家?」
刘妈妈认真地点了点头,诚恳道:「只是咱们姑娘还没服气被三夫人管束,你可不要凑到姑娘面前去找不痛快。」
益晖堂发生的事情,徐妈妈一打听就能知道始末。
可是谢老爷头上始终压着一个「孝」字,若是谢老夫人再提及此事,哪怕他再不愿意,也不会冒着忤逆的罪名,顶撞自己的母亲。
所以刘妈妈和谢善一致认为,总有一天,谢愉恩会同意谢老夫人的提议的。
这也是她敢撺掇徐妈妈投靠三夫人的原因。
三夫人可是从头到尾都有谢老夫人撑腰的!
届时,只要三夫人因为主持中馈之事和自家姑娘谢荼两厢掐起来,有着徐妈妈冲在前头做三夫人的刀,她和谢善自然能够在其中谋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