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已经去门外看过的元九,立刻回过身来,前向宋明稚行礼道:“回王妃的话,是廖公子他们!”
“廖公子?”
宋明稚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
慕厌舟摇身一变,从纨绔变成了“英明神武”的齐王殿下,这世上最激动的,或许就是那群曾经围在他身边的纨绔好友了。
一直是齐王好友的他们,更不必考虑观察局势还有何时站队这个问题。便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赶到了王府之中。
此时宋明稚就在侧门外不远处。
元九的话音刚一落下,他便听到了门外的声响。那群纨绔正围在廖文柏的身边,向他问东问西:
“廖兄!今日发生的事情,你之前真的也从未听你父亲提起过吗?”
“是啊,今日廖将军率军进京,显然早就已经知道了齐王殿下的本事,你可是他的亲儿子,之前真的没有听你爹说过什么吗?”
廖文柏的语气比他们更加激动:“快别说了!我向来都不同我爹问朝堂之事,此前都是他主动告诉我的,”廖文柏顿了顿,咬牙道,“……我就说为什么这段时间,我爹一直神神秘秘的,原来是心里藏着这么大一件事!”
“想来爹可能也觉得我不太靠谱,怕我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一不小心说漏嘴,坏了大事……”
他的话音落下之后,侧门外突然安静了一瞬。说到这里,终于有纨绔反应过来:“你说……既然齐王殿下并不像完结外界传言的那般,是个不学无术的‘朽木’,那我们……”
他们虽都是崇京城中的纨绔,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什么正事也不做,但也是实打实将慕厌舟视作“好哥们”的。
今日,几人在来齐王府之前,都已经听说了慕厌舟那些英明神武的传说,彼时他们只顾着激动没有多想。直到这个时候,刚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如今齐王殿下肯定是不会再当这个“纨绔”了,那他可会嫌弃自己这群狐朋狗友?
沉默片刻之后,侧门外突然传来一声:“要不然,要不然我们还是先走吧?”
虽是纨绔,但这点道理还是懂的——有个词叫作“臭味相投”,按照今日家人在府内的话:齐王殿下此前只是为了消除皇帝对他的戒备,这才与自己整日混在一起玩乐。
如今,自己来这里……
说不定在齐王的眼中,只是给他添乱罢了。
想到这里,众人的脸上忽然多了几分失落之态。
刚才的事情不但传遍了达官显贵之家,自然也传到了百姓耳边。他们虽不敢像慕厌舟这群纨绔好友一般靠近王府,甚至前来贺喜,但也忍不住来到了齐王府门外,在不远处默默地围观起了这里。
此时,看到一群人候在门外。
不远处的人群中,已经窃窃私语了起来,好像是等着看这群人的笑话一般。
话音落下,几人对视一眼。
而带头的廖文柏,也于此刻挠挠脑袋道:“也好,那我……”
怎知,他的话音还没有彻底落下。
一袭灰衣的元九,已经推开王府的侧门走了出来,他快步上前,拱起手笑着朝几人行礼道:“几位公子,这边走。王妃叫你们一道进府内,去喝茶!”
闻声,几人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他们立刻挺起胸膛,转身环视了周围一圈,接着便在元九的带领下,走入了齐王府中。
……
“恭喜王妃,贺喜王妃!”
“今早的事情我们可都听说了——”
“王妃与齐王殿下一道,在凤安宫门外用剑挡住流矢……这可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的!”
“王妃是什么时候学的武功?我之前竟没看出,王妃竟然也是个高手!”
廖文柏一群人刚走进酌花院,便立刻将宋明稚围在了中间,七嘴八舌地从他聊起了方才发生的事。元九也在此时,朝屋内送去了茶盏。
他听着听着……
突然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些不对劲。
在此之前,齐王这群狐朋狗友,鲜少会与宋明稚说话。
一来,他们与宋明稚并不熟悉,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二来则是……齐王与王妃恩爱一事,早已经传遍了整座崇京城,慕厌舟常常在他们的面前吃飞醋。他们就算是想与宋明稚聊天,也不敢多说一句。
然而今日,他们不但与宋明稚格外热络。
甚至话语之中,还透出了一股惺惺相惜之态来……
听到这里,元九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猜测。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测一般。
还不等元九上完茶退下,便见其中一名纨绔,端起桌上的茶盏,忍不住在宋明稚的面前感慨道:“……听我爹说,齐王殿下正是为了彰显自己无意继承大统,消除圣上对他的戒备,这才假装断袖!”
这则流言已随着宫变遍京城,并被众人默认为真。
也不知是谁,忽然在此时感慨了一句:“……殿下真是深谋远虑啊!”
话音落下之后,他忽然转过身去,实在忍不住好奇地朝宋明稚问道:“这么说来,王妃应该早就知道了吧?所以王妃究竟是何时,知道殿下不是断袖的?”
元九的手一抖,差点将茶杯扔在了地上——
我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