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云琴和奚风雨想的还是简单了,沈言心合上折子,不过这些都不足为惧。
第二天司沈言心就将一众心腹大臣召进御书房商议开设科举之事。
一开始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这些还是沈言心的心腹,好在沈言心早有准备,一一反驳。
司云琴也不知道沈言心让她和奚风雨躲在屏风后面听是为了什么。
只听左散骑常事李必说道:“太后,臣以为此举不可,开设官学耗费巨大,普通百姓若是都想着一步登天无人从事农桑,岂非天下大乱。”
而后便听到沈言心冷淡的声音传来:“李大人是觉得平民百姓生来低贱不配为官?别忘了太|祖皇帝亦是平民出身,李大人是连太祖也看不起?”
“再者开设科举之事,是为我大昭广纳贤才,士族大家虽说人才辈出,但士族子弟多为七品以上之官员,一国之本在为百姓,七品之下的官员,与百姓接触最多更了解百姓,且无德无能者只会成为我大昭蛀虫。”
“先帝曾七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为的就是真正了解百姓,出身寒门者才更了解百姓所需所求,本宫问诸位,士族那些娇生惯养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子弟们,可真的了解平民百姓?”
沈言心的声音格外冷淡,目光直视李必,李必被她问得无以反驳,低下头:“臣愚钝。”
司云琴和奚风雨在屏风后面听着沈言心一声声的质问,小声在奚风雨耳边说道:“这就是高手,将问题丢回去,高。”
奚风雨点点头,继续听着外面的辩论赛,最后算是沈言心说服了其他人,吏部尚书本就是寒门出身对于沈言心说的开科举一事自然是认同的。
宰相虽说一开始不同意,但在沈言心和中书令等一众人的劝诫之下也觉得此举可行,当然他就算不同意沈言心也会推行,只不过有宰相相助终究好一些。
毕竟沈言心先是搬出太|祖皇帝,又搬出了先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开科举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又从吏部抽调人手设立专门的科举监管机构,宰相之子本就在吏部任职,人员调整后他那个好大儿也升了官职。
等人都走了,司云琴和奚风雨才从后面出来:“太后威武。”
面对司云琴的彩虹屁,沈言心可一点都飘不起来:“这才第一波,明日早朝才是重头戏。”
司云琴点点头:“您加油,您可以的。”
沈言心没好气地看着她:“本宫准备拉拢武官,毕竟武官大多出身寒门,你父亲那边你可有说?”
司云琴想了想再次很认真地摇头:“臣妾与父亲越过您去说像什么话,不合规矩。”
“后妃联系母家,不是造反就是图谋不轨,臣妾不敢。”司云琴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沈言心气得瞪了她一眼:“你反了天司空也不会陪着你造反。”
奚风雨在旁听着,真觉得司云琴这家伙一百斤的身体一百零一斤的反骨。
沈言心不当场揍她一顿那是真看重她。
莫名有种恃宠而骄的感觉,还莫名有种嗑到了的感觉。
“行了,时候不早了,陪本宫一起用膳。”
“这可以但说好,吃饭不聊工作。”司云琴觉得这些要和沈言心说清楚,不然饭桌上抓着她们聊工作,那真的是饭都不香了。
沈言心觉得自己怎么就那么按捺不住自己的手呢。
最后沈言心是真的没忍住,伸手捏了下她的小脸:“本宫也需要休息。”
奚风雨默默后退了两步,沈言心的无奈都写脸上了,这样的沈言心她可没见过。
大概也只有司云琴有这种本事让沈言心破功,很好又嗑到了。
用午膳的时候沈言心当真不和她们聊工作,倒是和奚风雨聊起来了敦煌的事。
司云琴在旁边听着,忽然开口道:“真想去看看,大漠的落日一定不错。”
沈言心忽然想到司云琴曾经的梦想是仗剑江湖,看遍天下风光。
“会有机会的。”奚风雨对她笑了笑,司云琴扬起嘴角:“到时候去敦煌,可就轮到你尽地主之谊了。”
“一定。”
沈言心行事确实雷厉风行,下午就将司岩昭进宫,第二天就在早朝上说了这事。
果不其然反对之声一片,沈言心看着那些出列反对的人,都是她猜到的人。
好在早有准备也并没有受制于人,加上她开的只是七品之下的官职,司岩带着一群武将和那些文臣唇枪舌剑,沈言心在上面看好戏。
今日的早朝可热闹得很,沈言心忽然明白了司云琴爱看热闹的心态。
最终反对党也被沈言心以雷霆手段镇压了下去,反正她没真正动到士族的利益,士族没有出面反对那就没什么问题。
但如此一来也就有了新的问题了,顽固派定然会觉得她霍乱朝纲,失去既得利益的小地主一派肯定也会趁机投靠汉王或者保皇党,一心将她赶下来。
此事若是先帝或者等到幼帝成年来做都没有问题,但沈言心来做阻力就是要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