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李荣和林希的议论声不断传出来。
李荣:“霍屿怎么了?”
林希:“我猜可能是被吓着了,今天我们去那个图书馆了,从进去开始他状态就不对。”
李荣:“……不会真看见什么了吧,不是有个同学被吓疯了。”
林希:“我靠,好像真有可能,不行你别说了,我坚定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一一得一,二七四十八三七二十一——”
李荣:“……”
霍屿轻轻眨眼,望着漆黑一片的外面。
——让你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看自己的经历,是否值得你变成如今的模样。
晏迟的话在耳边回响。
值得吗?
霍屿回忆自从失忆以来,从零开始了解沉眠的每个瞬间。
似乎没什么感觉。
但这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旁观者只是旁观者。
没有人能真正的设身处地。
就像如今恢复记忆的他,站在高楼之上,居高临下,第一个想法是想要跳下去——但因为多了份旁观者的记忆后,又会想,为什么要跳下去呢?
从记事以来,自己的想法就处于两个极端。
伤害自己,亦或者伤害他人。
但其实自己和他人都是无辜的,真正的恶人在外逍遥,明明做尽坏事却活得最轻松自在。
所以到底为什么要跳下去。
是因为走投无路吗?
但是为什么不可以带恶人一起去死,反正已经是这种情况了。
霍屿把烟攥紧,呼出一口气。
所以这才是晏迟的目的。
一个思维濒临崩溃的人是无法听进去别人的话的。
他人能明白的事,濒临崩溃的人是无法明白的。
除非自己想通。
或者说……自己成为旁观者。
晏迟试尽办法挽回自己,却毫无效果,只得让他以旁观者的角度观看自己的一生,在崩溃的瞬间,自己问自己——值得吗,正确吗?一定要这样吗?
他垂眸看着被纱布缠绕的手,睫毛落下阴影,整张脸都显得温顺漂亮。
现在的他或许能给出答案。
*
是霍家老爷子高寿的日子。
霍屿乘着霍南寻的车到达场地。
说起霍南寻……霍屿对他的情绪有些复杂。
那次火灾过后晏迟把“沉眠”的消息全封死了,所以除了医生和刘全知道他在火灾中受重伤的消息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实情。
晏迟为了让他好好做旁观者定是费了不少功夫。
尤其是在霍南寻这边接受到的信息里。
在霍南寻的认知里,沉眠是他的弟弟,前不久在大学里身亡。
而霍屿则是他那处处留情的父亲留下的又一个儿子。
从小就被送去国外。
霍南寻把对沈眠情感的寄托全部放在了霍屿身上,其实他对霍屿没多少感情,毕竟从小到大几乎没见过面,或者说他从小的经历让他的情感就是很单薄,而对沈眠,除少部分从小互相依偎的感情外,愧疚占了大部分。
沉眠可以说是他从小到大遇见最单纯,且最喜欢他的一个人。
他会因为沈眠的失踪而砸面馆,不顾老人的安慰就为引出沉眠,看看对方是否安好。
这样他的愧疚就会少一点。
这样的人很自私,但让人无法憎恨,却又喜欢不起来。
霍屿想着想着,不自觉看着霍南寻,目光审视,霍南寻注意到,询问:“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有点紧张。”霍屿收回视线。
霍南寻安慰道:“尽量沉稳一点,有人刁难你也不要动脾气,你只需要在爷爷面前保持笑容。”
霍屿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