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凤鸣花朝全文免费阅读 > 第21章(第1页)

第21章(第1页)

“金陵数得上一流的八家门阀,当头的王、谢、庾、何,次之郗、原、卫、朱,余者不足为虑。”

放鹤亭中,红泥小炉烹着雨前茶,清香怡神,三人围茶台而坐。

谢澜安拈着一枚斗笠小盏,看鹤台上闲鹤梳翎,手比瓷白,慢条斯理地分析:

“今日逢五大朝会,必有人提及我的事。王丞相不会多言,无论碍于王谢两家的姻亲,还是王翱此人的静水流深,他都不会多此一举。自然,也不会为我美言,顶多两不相帮;

“太后呢有意收拢我,庾家与何家都是太后的麾下,也不会攻讦谢家。”

谢策偏头看向她。

谢澜安继续道:“郗家主才疏志大,可惜他家的大事一贯由少主郗符决定。我知那位少爷,貌似倨傲,实则最会取舍慎断,若非有十足把握,也不会当这个出头鸟。”

想起上一世这位郗家少主的所为,谢澜安瞥睫笑笑,清茶入口,唇齿含香:“剩下原家已服,卫家中庸,都不足为患。余下一个朱氏,是江南本土的世族,自北方世族侨居江南以来权势被挤压,地位一落再落,想趁机扳倒谢家上位的,也只有这一氏了。可惜……”

谢策接口:“可惜太后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此时他终于明白了,那日谢澜安口中说“有人请我出山”,所指竟是太后。

原来那个时候,她已经远虑到今日的局面。

但此事不能细想,一旦深究,就会和五叔祖逝世一样,让谢策感觉澜安变得有些陌生。

文良玉不通世务,云里雾里地啜茶,“含灵,说太后有意收拢你……这是何意?”

谢澜安微微一笑,今天下二分,南北隔江而治,明面上各有皇帝,实际真正治国定策的却是两位太后。

咱们这位庾太后,可是心高志广得很呐。

“她大概以为,‘谢含灵无哀家庇护无以保自身,哀家无谢含灵效命无以利爪牙’,眼下,正等着我递投名状吧。”

这话听得谢策和文良玉都悚然一惊。

忽有一道低醇绵远的嗓音传来:“原来我谢家出了一个帅才吗?”

亭中三人俱是一顿。

谢澜安听见这道嗓音,握盏的指尖轻颤,迟迟转头。

只见一名著鹤纹袍戴远游冠的中年人穿庭走来,麈尾在手,两袖生风,高迈若仙。

“二叔……”她下意识起身。

她这位风度卓绝的二叔,坐镇着南朝重地荆州,勇谋不可谓少,宽和亦不可谓浅。就是太追求名士风度,把五石散当饭来吃,以至于前世年方壮年,便发毒疽,死在任上。

若当时二叔还在,西府军还在,楚氏小儿何敢暗生反骨一手遮天。

不过京城的风波应当才传到荆州,二叔怎会这么快就回来了?

回来的还不止谢逸夏一人。

在他身边,还有一位年龄相仿的铠衣男人,悍野的面相不似南人,铜眼鹰鼻,紫色脸膛,逼近九尺的身长威风凛凛,令人仰视。

按理说谢澜安记事之后,便没见过他了。

然而前世死后,她曾目睹此人赶来谢府,伏在母亲的尸身旁嚎啕大哭,戟指痛骂谢家老少。

是她嫡亲的舅父,阮厚雄。

前世阮碧罗为了保守她的身份秘密,很少带她回娘家归宁,即使阮家来人探望,阮碧罗也从不让娘家的婶嫂碰她抱她,防人如防贼。

久而久之,阮氏寒心,两家便断了来往。

谢澜安寄出的两路飞鸽传书,一封给文良玉,另一封便是寄去吴郡阮家的。

上辈人的错不该再延续下去了,她理应给血脉相连的舅氏一个交代。

她在信上陈情,过段时间会亲自去吴郡拜见外祖母同舅父舅母,向他们当面请罪。

却没想到做小辈的还未起程,当长辈的先千里奔波来见她了。

谢澜安上前的同时,一名绿衣少年从谢逸夏身后跳脱而出。这少年长襕玉带,腰佩香囊,一眼落在谢澜安身上,惊喜不已:

“阿兄,你真变成女子啦!”

谢逸夏的幼子,谢策的同胞小弟谢登,正值十四五岁贪玩年纪,一双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阮厚雄身侧亦携有一子,名伏鲸,生得仪表稳重,却也在暗暗打量这位初次见面的表妹。

只觉她气格清疏似天人。

眼前四人,两对父子,皆她至亲。谢澜安掩住万千思绪,才要张口,阮厚雄先已唤了声:“阿囡。”

浑身上下与这软绵绵的昵称不相干的谢澜安怔住。

没人这么叫过她。

阮厚雄久久凝望这茕茕亭立的小女娘,眼里涌现水光,天生浑厚的嗓子放得极轻:“我是舅舅啊。”

他以为她不认得他。

“不肖甥女澜安,见过舅父。”谢澜安喉咙发哽,颤声抱手见礼。

她抬眼细看舅父面容,再转向谢逸夏时,眨去眼中水雾,神色顷刻间平静如初,“叔父、舅父,您二位何以一同上京?”

阮厚雄看在眼前,心突然生揪一样地痛。

这孩子的礼仪举止,如积石翠松一般规矩俊雅,他活了这么些年,也没见过哪个后生有她这份气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