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绝对红人免费阅读 > 第四十二章 深陷在沙发里(第2页)

第四十二章 深陷在沙发里(第2页)

“我们C市引用外资形势不容乐观,大家看,能采取哪些有效举措。”罗中衡开始提出问题了。

“我觉得,我们得着手摸下自己的家底,整合出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去香港和深圳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张保坚首先开了腔。

“冯书记,你现在也是常委了,你也说说嘛。”按照在常委排名,应该轮到市委副书记刘秋发了,没想到刘秋发打着官腔,把话题指向了小广。

刘秋发是个老资格的市领导了,在很早前,刘秋发作为生产队的会计,冬天光着膀子下池塘帮行署专员摸鱼,一举博得赞誉,仕途也连续升迁,直至市委副书记。而他冬天下水的典故,也代代相传,成为C市官场的一大花絮。随着吃了自己鱼的那位领导的完全退休,刘秋发唯一的政治舞台支柱没了,行为举止开始乖张起来。

“这个老刘,又在倚老卖老。”罗中衡心里说道,颇为不悦。

“我实在没什么准备。”小广说:“我们要更多的利用国外境外资金,更多的组织外贸出口,我完全同意张市长的意见,应该尽快举办对外招商引资洽谈会,多邀请美、日、德、法、加、意等国家和地区客商参加,尽快形成多层次、有重点、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具体洽谈会的地点是香港还是深圳请各位领导商定。同时,我建议在香港或深圳组建C市同乡会,以促进C市招商引资为宗旨,推动和加强在外同乡与家乡在各领域的联系和交流。”

在这样的会上,小广也不想锋芒必露,支持了张市长的意见,顺带提出自己的一个小建议,就算过了自己这一轮了。

如果说这次常委会,刘秋发开始出现针对小广的苗头,那之后的粮食事件中,就已经是公开的批驳了。

经历过的朋友都知道,1994年初,通货膨帐题加剧了,后来有统计数字说高达20%多,粮食短缺的谣言引发惊惶失措的抢购和疯狂的囤积,使粮价一下子提高了50%。记得那年三疯还在读大学,食堂一下子涨价,气得三疯直骂娘。

“你们东方县不是产粮大县吗?不是农业工业化走在前头吗?为什么不把粮价压下来?你们搞的是什么农业工业化?你们就知道赚钱,就不管市民的死活!”在谈论粮食问题的市委常委会上,刘秋发公开指责小广了。

会场气氛尴尬到了冰点。常委会上,一个副书记如此指责一个常委,除非是大的过错,否则,探讨工作是不会如此撕破脸皮的。

刘秋发不是省油的灯,他已经从市公安局曾局长那里打听得很清楚,自己亲叔叔的儿子—堂弟刘水生(金针镇镇长)父子就是被这个冯广田勾结宋龙明给弄进去的。现在宋龙明走了,这个气,必须得找你冯广田来出。你冯广田最多省里有点关系,就想在C市称王称霸?就算你摆平了罗中衡,就算你把那长途汽车司机介绍进市委给罗中衡开车,你冯广田能拿我刘秋发怎样?只要有机会,我就要让你难堪,就要让你丢份。我光脚的还怕你穿鞋的?过两年我就退了,不泼得你满身骚我就不姓刘!

“刘书记,去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已经通过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市场”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如今是我们经济政策的正式方向,东方县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我们县委县政府提倡的,更是省里的试验区。这次粮食价格上涨,也不是我们C市的个案。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关系百姓民生的事情需要保持价格稳定,所以我专门向罗书记和张市长汇报过,增大市场供给,我们的农贸大市场产品非常富足,价格也全部低于兄弟地区10个百分点,我们东方米厂,市场供货量、销售量增大了四倍,利润分文没加。春节马上到了,我们专供给市棉纺织厂的10万斤大米,全部是实行一年前的价格,这个敖副市长参加了,最清楚!我们东方县,始终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刘书记,你可以批评我个人,但是,请不要随意指责农业工业化,这样会寒了广大干部的心。”小广当即反驳着,内心充满愤懑。

“广田,你坐下来,别急。秋发同志的话也只代表他个人,不代表市委的意见和评价。”罗中衡说话了。从他内心讲,是希望看到常委会上出现轻度的争论和分歧,作为市委书记,更好控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更有利于掌握全局。但要把握好这个度,否则造成常委班子矛盾加深就失去初衷了。

“广田,好好说,老刘也是心急。”张保坚市长也附和着,还每人发了一根烟。

罗中衡对张保坚是越来越不满意了,一个市长,越来越和稀泥了。年前就传出省里要把他调走,现在还没任何动静。由于张保坚的软弱,政府那边,已经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了。除了分管文教的副市长高红丹外,其他几位副市长个个跃跃欲试,磨拳擦掌。

其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敖务农和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蔡少波风头最劲。

敖务农是本地人,协助市长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分管办公厅、计划、税务、重大项目、政府采购,甚至连原本由市长亲自抓的财政也全面接管过来。农大毕业的敖务农,身边团结了一大帮农林院校出身的干部,有的水利、能源类中专毕业出身的干部,也扯着“我也是学农的”旗号,拜在敖副市长门下,在政府那边,敖派的人马最鼎盛。

蔡少波分管工贸、金融、审计、外经贸、行业协会、民营经济工作。从省某银行下来的他,人生地不熟悉,没办法象敖务农那样,七大姑八大姨、学长学弟的扯上一大彪人马,几年下来,却也团结了一批商界老板和外地客商,组成了自己的“经济沙龙”,连二刚——凤凰阁的老板,也应邀参加过两次聚会。

小广提升为市委常委后,也曾有些人想来拜小广的码头,就象看中了一支潜力股,后来看小广还是呆在东方县,看来一时半会不会直接到市里来,这些人便各自寻找绩优股去了。投靠,就是背叛的开始!

曹丰仍是一如既往的和小广保持密切联系,担任常委后,市委办公厅不仅在市委办公楼帮小广安排了一个办公室,也在市委宿舍区腾出了一套两居室给小广居住。

市委这边有了房子,小广在教育局那套就还给了局里。可大家的感情没断,隔三岔五的,曹丰和小广就通通电话,天南地北的胡侃几句,在哈哈大笑中挂下电话。官场人士很善于打电话,电话里亲切得不得了,幽默风趣得很,可一见面,感觉就没那么生动了。曹丰骨子眼里看重小广的义气,小广也看重曹丰的真诚,所以两人的交往,就不是一般官场应酬可以相比的了。

官场无秘密。小广和刘秋发在常委会上的争论,先是在市委市政府院子里迅速传播开了,大部分的人说:“老刘这个C市土霸王,这下终于遇到对手了。”也有人替小广担忧:“冯广田这下要吃亏了,强龙不压地头蛇,刘秋发那几个拜把子的兄弟非把冯广田整趴下不可。”

敖务农是参加常委会的,目睹了全过程。蔡少波还不是市委常委,好在他的秘书耳目灵光,早就从市委那边打听的仔仔细细。

蔡少波心里的算盘就拨拉开了:要团结冯广田。

而敖务农也抱着同样的念头,张保坚要调走的消息早就传开,尽管刘秋发口口声声说自己早就打算退休,但敖务农心里坚信:这个刘秋发是放烟雾弹,老刘心里一直有强烈的市长梦!

敖务农谋划着:冯广田最近几年总不可能直接担任市长吧,如果自己团结了冯广田,在常委会上就多了一票。

吵归吵,年还是要过的,小广根本没把争吵放在心上,叫林飞帮忙订好回北京的机票,准备回去看看小静、还有刚满周岁不久的儿子。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明天就除夕夜了。”小广被岳父赵司令派来的人接回家后,妻子小静就娇嗔地责怪了一句。

“地方上实在太忙,我来抱下宝宝。”小广说着,从保姆刘馨手上接过了孩子。

“小广,这一年多来,刘馨妹子辛苦了。”小静表扬着刘馨。

“不辛苦,冯书记,小静姐对我可好了,北京真大,比我们东方县城不知道大到那里去了。”刘馨笑吟吟的说着。

“刘馨,这里工作熟人不多,比在东方要单调多了吧。”小广问候着。

“还好,现在适应了,小静姐一下班就回来,我们三个在一起可热闹着呢。宝宝真可爱,特别是笑的时候,眼睛会放电,嘻嘻。”刘馨来北京一年多,已经变成了时尚的大姑娘了。好在小广在东方县就已经非常熟悉,所以丝毫不感到拘束。

刘馨是一年前辞掉东方县招待所的工作,来北京帮小静做保姆的。那天,当小广委婉的提出这个事时,刘馨一点都没犹豫就答应了。

“刘馨,我的下一代就交付给你了,你重任在肩啊。”小广笑着说,一说完,就马上觉得自己不对。怎么现在一开口就是官腔啊,弄得象吴金坤似的。

“放心吧,冯书记,保证宝宝以后会叫你爸爸。”刘馨笑着,跑进了厨房。

“小静,爸爸还在S省没回来吗?”小广在回北京前,打了爸爸的电话,冯北山说就是这两天。

“没回来。爸爸来电话了,省里还有几个慰问,明天S省军区有个专机来北京,爸爸会搭那趟军用飞机过来。”小静从小广手上接过了孩子,温柔的抱着。

“小静,我爱你。”小广轻轻搂着小静,亲吻了一下小静的脸。

“不要……别被人家看见。”小静躲闪着,眼睛往厨房瞧了一下。

下午,六鬼开车来了,把小广一家接到了赵家大院,刘馨抱着宝宝也一起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