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全本小说>绝对红人免费阅读 > 第三十八章 非常好动(第1页)

第三十八章 非常好动(第1页)

广告出效果了,看见有人进来找自己,三疯立即从铺上坐了起来,把凳子上室友的臭袜子丢在各自的床上,腾出了两张凳子。

三人想见恨晚,开始谈诗,从舒婷顾城,到北岛西川,从江河到伊沙,从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诗刊》到安徽省文联主办的《诗歌报月刊》(Q老主编,三疯想您了),三个眼镜子在神圣的诗歌的主题下开始猛吹。

兴奋之后,大家都想冷静一下。

“现在有多少人报名?”阿桂问了一个非常冷静的问题。

“就你们俩。”三疯如实相告。“不过,应该会有很多人来的。”

“我们再到第二食堂那里贴张广告,周末我们再去附近的师大、农大贴广告。”阿桂思想上是非常好动的,立即想到了点子。

“我们先出一期会刊出来。”欧阳出了点子。

“好,今天晚上我们三个去第二食堂帖广告,教工食堂那也贴一章,很多女同学喜欢在那吃饭,等过几天,我们看有多少人报名,无论怎样,这个月内我们出创刊号”三疯很兴奋。

下午下课后,三人相约一起去食堂吃饭。晚上的行动进展快多了,为了能在海报栏里呆的时间长些,三人采取骑马战略,阿桂踩早三疯和欧阳的肩上,把诗社招人广告贴在海报栏的上端。这样,后来者想覆盖就辛苦多了,这期海报增加了两个报名点,分别是阿桂的寝室和欧阳的寝室。

从广告传播角度来说,增设三个报名点,就是增加了三个营业服务网点,大大方便了广大的诗歌爱好者前来咨询登记报名。

此外,从连锁加盟的角度来说,报名点的增加,会让同学们觉得这个诗社不简单,单接收新人就同步开设了三个报名点,有气势,有规模,有实力。

再次,从营销心理来说,三个报名点,容易修补漏洞,假如有人想阿桂问三疯一样问欧阳:现在有多少人报名啊。

那欧阳可以大胆说:“我这里有3个,其他2个报名点人多,你也知道,我是学工科的,文科楼那边人多。”

所以,阿桂提出的同时设三个报名点的创意,为诗社的发展壮大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几天时间,人数就超过20人,并从中发展了2个新核心人物:阿黄和小民。阿黄勤奋,性格极其温和,专门负责诗报的编校。小民玉树临风,性格好动,专门负责活动筹备。

以这五人为核心的诗社,短短十来天的时间,人数就近百人。后来有几个事情,是记录在A省校园文学发展史的。

1、主办的诗歌报,尽管印刷效果不怎么行,但在国内诗坛却享有较大的知名度,那个年代全国很多民间诗歌报刊,《诗歌报》每年都举办全国民间诗歌报刊联展,从全国无数的民间诗歌报刊中,挑选少数几十家,选登里面的作品。三疯、阿桂、欧阳一伙几乎年年上榜。

2、第一次大型诗会,三疯就请来了B市人民广播电台的最著名的3个节目主持人,他们其中的一个因为主持情感夜话,在全城享有巨大的知名度。有过同样经历的朋友们会知晓那个年代,电台的情感夜话栏目太牛X了。三疯是直接上门去请的,没想到他们很快就答应了。16年过去了,其中的一位已经成了台长了。这次诗会,很多大学的诗歌社团也派人参加,盛况空前。

3、多次邀请著名诗人来学校,举办诗歌讲座。不仅是学生参加,很多参加工作的诗人听说这些著名诗人要来,也纷纷报名参加。A大招待所那几天被诗人占据了一半的房间。

没有网吧,校园夜生活除了溜冰等忽悠女同学的项目之外,三疯和众兄弟主要就是两个活动:打桌球、看录象。

打桌球是最常去的。三疯五兄弟一般分两边对杀,最厉害的欧阳这边两个,另一个搭头不是阿桂就是三疯,阿黄那边三个。

可桌球5毛钱一框球,贼贵。好在我们人多,趁老板娘没注意的时候,把网兜里的球又掏出来打。

第七十六章:兄弟的概念真的很广泛

四年时间匆匆过,几兄弟写了一箩筐的诗,打了无数的桌球,也基本在校园外的农民家博览了王晶教授的绝大部分作品。

现在,阿桂在深圳,桂总。欧阳在某县,欧局长。阿黄休假,小民,某县集干部。

这些兄弟,构筑了三疯最难忘的校园时光。

现在,无论接触多少朋友,无论在一起多么欢乐,无论怎样,也只有我们几兄弟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最彻底放松的,才是最没有顾忌的。不知道是哪个鸟人说的,男人一辈子的兄弟,在30岁前就应该找到。

三疯也庆幸自己找到了。

章铁男也很庆幸自己找到了,他那些战友,就是自己兄弟。

林飞也庆幸自己找到了,小广、熊胖子。

小广也找到了,林飞、熊胖子,章铁男等兄弟,也许还包括三疯。

兄弟的概念真的很广泛,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就象陶副书记,他和徐连生也兄弟相称,可写完那封针对小广和老廖的举报信后,陶副书记心情复杂极了,尤其是集马应时带队来到县里后,依据举报信的内容,雷厉风行的展开调查,陶副书记内心紧张、慌乱。做贼的人,一定是心虚的。

当马应时一行结束检查时,陶副书记心头巨石终于落地。他心里负担却日益严重,全县上上下下全在忙农业工业化,全在忙经济发展,县委书记冯广田,来的时候像个白面书生,可如今呢,天天在乡下跑,已经晒得黝黑了。

陶副书记觉得自己完全边缘化了,几次开常委会的时候,他甚至都没办法听懂别人的话,越来越多的改革政策、举措、目标方向,在陶副书记看来完全陌生了。

“我这是怎么了?”陶副书记反省自己。自己从普通工人做起,到股长、副局长、直到今天的县委副书记,难道官场升迁才是自己唯一追求的目的?如果说举报吴金坤是有证据的话,那这次就纯属诬告了,自己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因为徐连生的挑唆?

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自己就如此经不住挑唆呢?为什么自己对徐连生鲸命是从呢?为什么人家冯广田对自己一向友善而自己竟然在举报信里影射他呢?自己这到底是怎么拉?

陶副书记瘦了很多。头发都白了一半。

他再次想到退居二线了,并且把这个想法直接向冯书记倾诉了。

没想到,他一说出口,就遭到小广的严厉拒绝!

陶副书记心理压力在马应时走后到了极点,那是失败、失落、惭愧、内疚等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头发白了一大半,回到家也吃不下饭,夹点酸菜勉强吃个小半碗。两眼盯着四周,空洞无神。

一个官场上的人,不少人会有同样的经历,也许因为陶副书记这样的原因,也许因为自己最强重要的靠山的出事、退休,也许因为自己顶头上司对自己骨子里的反感,等等,都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可陶副书记这下的压力太大了,不但有自己多年搭档、自己政治上的兄长徐连生的调离,还有官场声势不如自己的廖副书记近来日益活跃,还有,自己内心的良心谴责。

“冯书记,我想调动,人大、政协都可以。有个副职就满意了。”陶副书记走进小广办公室,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不行!”小广断然拒绝。“陶书记,我对你是信任的,更是抱有很大期望的,现在东方县正处于改革的重要关口,正需要凝聚热心,正需要激发斗志,正需要上下拧成一股绳,陶书记,你是东方的老人了,难道东方县的富裕就不是你少年时的梦想?难道你就不希望看到东方的繁荣?”

小广语气非常严重,嗓门也大了很多。针对陶副书记这样的懵懂的状态,非要来个当头断喝,否则很难清醒。

陶副书记果真被小广骂呆了,呆若木鸡。可眼神却恢复了生机,生命的火焰开始再次点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