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二梅立马安静。
这一天,有叶二梅的帮忙,叶小羽和员工们肩上的担子都有减轻,连甜妞在仓库也没有休息,在帮忙装箱,好可怜的初中生,难得的一个星期天,竟被劳作占满。
可能的不止这一个星期天。
这天过後,叶二梅只要不上班,必定来店里帮忙,可怜的初中生甜妞也没有一个不装箱的星期天。
毫无疑问,有叶二梅这样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的帮忙,叶小羽轻松很多,哪怕不是天天来,比其他员工很能帮忙。
叶二梅毕竟有她自己的工作,叶小羽也劝她不用来这麽频繁,这边她忙的过来,对方压根儿不信。
又是体重的锅。
叶小羽劝不动,只能随她们,还请叶二梅帮忙介绍新员工。
叶二梅不解地问:「忙的过来为什麽还要瞎花钱招人?」
叶小羽:……我是黑心资本家,但不是狠心周扒皮。
「二姐没发现,最近车站越来越挤吗?春节返乡潮已经开始。」
店内的客流量也在不断攀升,昨晚计算营业额,即将突破一万五,再这麽下去,有望再创新高。
叶小羽之前不招人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在忙碌的同时,寻找品德没问题的店员很难,能多来两个算两个。
叶二梅寻人就方便多了,她和赵青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
有人听说要工作到除夕,立马摇头,但有人听到二十天工资1000元,立马心动,这还是往少了报(隐藏新年红包)。
第二日,叶二梅就领着两个人过来帮忙,一个他们厂隔壁厂的临时工,另一个是认识有过一次愉快合作的阿莱。
叶小羽二话不说,当场雇佣他们。
两人中,女临时工对销售类工作陌生,但在厂里工作很久手很灵活,很适合与毛大婶一起主装箱;阿莱脸上刀疤也不适合干销售,但很适合安保,对於闹事和小偷小摸者,他仅仅站在那里都是一种震慑。
第20章
与此同时,叶小羽又终於多聘了一个晚班员工。
这个新员工名叫李艳红,比叶小羽小两岁,丧夫无子无女,家住车站附近,并不是那种身份证都可能是假的的流动人口。
李艳红应聘时有讲,她本来也有一份正式工作,在国营服装厂,但随着国内衣服百花齐放,他们厂也终於没有熬过这个寒冬,破产的厂还欠着她两个月的工资没发。
本以为是铁饭碗,不料现在铁饭碗也能砸了,再加上亲缘淡薄,丈夫死的早,经常被人说「晦气」,她不禁对未来有些迷茫害怕,想要忙起来度过第一个没有工作没有家人的春节。
很多人都说八九十年代是黄金年代,但身处其中,因下岗潮导致的家破人亡,以及自O事件也不少,有的人天生比较悲观。
叶小羽在她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她当然也悲观过,但终究走了出来,不由劝慰:「工作没了,但房子在啊,哪怕简装作个旅馆租出去在这车站附近也能挣许多钱,但这个可能不太适合年轻女人,要不租给做生意的人?当一手房东?」
「老板,我已经是个老女人……」
「你老的话?那我岂不是得入土?我还觉得自个儿很年轻呢!」叶小羽知道她家具体住址,又再劝,「真不用太担心,你看这火车站每天都人如此多,绝对会扩张,你家也会在拆迁范围内,二层小楼啊,至少得换两三套房子吧?」
这年头还没有「拆迁户=暴发户」标签一说,人们对於拆迁的具体情况也不了解,李艳红又多问了两句确定吗?
「即便不修车站,也有其它,房子别轻易卖,多等两年。」
叶小羽说的很肯定,即便这是平行时空,发展和前世并不完全一样,比如这个燕京车站地址,但只要要发展,作为首都车站,肯定得推倒重修,即便换位置,这儿也在三环位置上,迟早暴富。
李艳红终於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可能只是因近几年遭受家庭变故,心理已经出现问题,需要有人肯定她,并且告诉她「她可以」丶「她未来也有光明」。
叶小羽充当了一把心理医生,对每一任员工,不说知根知底,至少像李艳红这样了解他们大致情况。
这没办法,有乐乐在,不得不谨慎,工作也不得不谨慎。
三位新员工到後续的三天,店内的营业额在以一个稳步上升,恒定在一万五左右,第四丶第五天,这种增长幅度减少。
叶小羽也细心观察到,店内的产品销售和前些天有差。
酒与茶叶的销售仍然是主打爆款,茶叶销售增长最高;水果并没有增加多少,原因在於长途客人增多,水果易坏,可以理解;糕点增加的幅度也不对劲。
但为什麽?
这还是包装问题。
现在的火车春运比叶小羽认为的更拥挤,虽然不至於挤到悬挂火车顶上,车位硬座车厢基本上是绝对人挤人,货物也一层又一层绑在货物架上,或者堆在地上让人坐着。
这个时候,易碎易坏的包装也不再那麽受欢迎,四四方方的纸盒纸箱还好些,加上里面的货物,有一定称重,不规则纸盒纸箱卖的人减少。
叶小羽当机立断,又追订了一些货物以及包装,包装以大小铁盒为主。
易碎什麽的真没办法,总不能用铁盒装酒?海绵不知道哪里买,棉花的成本价太高了,也没时间去寻合作者。<="<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