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房地产突然崩盘了,他们受到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再就是,股市崩盘后,这些财团手里握着一堆本该被末位淘汰的子公司。
他们原本的判断是经济颓势只是暂时的,顶多两三年后,又可以活蹦乱跳。
但结果股市崩了之后就一路下滑,日经指数已经跌破一万大关,都1991年了,预想的经济回暖没有出现,小日子的几大银行和六大财团再也撑不住,只得疯狂裁员和变卖资产,以求苟活。
而受到银行和财团的拖累,那些原本经营良好的公司也被拖下了水,多家头部公司摇摇欲坠。
至此,小日子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经济奇迹不复存在。
在这种大环境下,逆势而为的远威集团就成了这些银行和财团最后的救命稻草,都不等远威集团上门找他们,他们就主动派人和远威集团联系。
接下来的时间,远威公司就像是一个救世主一样,不断地“拯救”着一个个的小日子的公司。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超过千亿美刀的巨额资金被注入了小日子的股市和实体企业。
当然了,远威公司的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千亿美刀砸下去,他们拿到了6家银行外加6大财团大量的股份,此外还持有276家大公司的股票,全资收购了118家公司。
在危机没有爆发前,这些公司和股票总价值超过了八千亿美刀,而现在远威集团却只用了八分之一的资金就拿下来了,还让这些公司的高层以及普通员工感恩戴德。
不得不说,这买卖真叫一个划算!
而在远威集团抄底小日子这边的优质产业的时候,国际资本也没有闲着,以高盛为首的华尔街资本也纷纷下场,与远威集团展开争夺。
双方在小日子这边上演了一场龙争虎斗…
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商业斗争将会长期持续下去的时候,远威集团却突然间将一大半的团队调离了小日子。
等那些国际资本再次看到这些人的时候,他们已经出现在了毛熊联盟了!
没错,周扬已经开始收割毛熊联盟了。
尽管现在那个帝国还没有倒下,但是经济却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截止1991年的5月份,毛熊联盟五分之四的主要产品出现减产,某些产品的下降幅度竟然达到了15。
前五个月,中央预算短收约460亿卢布,其中各共和国欠交约310亿卢布。全国33座高炉和7座炼焦炉停产,许多城市的食品储备不超过一天。
更让人忧心的是,1991年1-5月,毛熊这边工业品的批发价格指数和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分别比去年上涨了96和60。
由于生产下降,市场消费品供应短缺,食品供应更加紧张。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毛熊迫不得已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更换大面额货币、进行物价改革等种种手段,但收效甚微。
再加上财政赤字严重,突破了警戒线,这导致毛熊联盟的债务资信度大大下降,由甲级资信度沦为资信度不高的债务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扬知道收割毛熊联盟的机会来了。
大幕拉开了!
1991年5月20日,在经过认真的研究之后,周扬终于向远威集团下达了收割毛熊联盟的命令。
根据周扬的命令,此次收割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大量抛售手中的卢布,将其换成美刀、英镑以及黄金实物等等,利用卢布贬值赚取汇率差。
第二方面是扩大外贸生意,利用毛熊这边各类物资疯狂涨价的机会,赚取利润。
第三方面是针对毛熊联盟彻底崩溃后,利用其是社会经济秩序全面崩溃,卢布大幅度贬值的机会,大量抄底对方的高端武器装备、工业设备以及技术、人才等等。
随着周扬命令的下达,整个远威集团迅速行动了起来。
事实上,这样的行动几年前就开始了,只不过远威集团和环球银行都只是秘密进行,并未公开。
就比如说早在三年前,周扬就已经让闫耿东着手抛售卢布的事情了。
从85年开始,远威集团就在毛熊那边以投资金融的名义开设了环球银行,并吸纳了大量的卢布。
由于环球银行的利息较高,且信誉和服务态度远超毛熊的国有银行,所以到1987年底的时候,环球银行吸收的存款就达到了八千亿卢布,位居毛熊联盟所有银行第二位。
周扬很清楚,随着毛熊经济一路下滑,卢布的价值也会一路暴跌。
因此,必须要在卢布大幅度贬值前,将手里的卢布换成保值的美刀、英镑,亦或者是黄金实物。
但卢布不像美刀那样,具有世界货币的属性,并不能随意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动。
因此想要将手里的卢布抛售出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其花出去。
于是乎,从1987年开始,远威集团设在毛熊那边的团队和机构便开始了有针对性的行动。
一方面,他们趁着毛熊方面取消了出口管制的有利机会,获得了多家企业的出口权限,并利用这些出口权限将手里的卢布转化为美刀、英镑以及德国马克等外汇,甚至是实体黄金。
说起这事,就不得不说一下毛熊联盟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取死之道——下放外贸出口权。
作为一个计划经济主导下的经济体,一直以来毛熊联盟的外贸出口都由国家指定企业执行,这一点和我们国家之前执行的政策是一样的,普通工厂企业是没有这个权利,也没有这个能力的。
但在1987年,政府为了解决外汇短缺的危机,给予了一些企业出口产品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