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后面来的小朋友就更多了,李轩买的吃食差点没够分的。
中午的时候,温涛和温玉也相继回来了,他们在别人家里虽然没有压岁钱,但是吃的也拿不少,好多都是人家自己做的小零食,味道也很不错。
初二是走娘家的日子,李轩没去,因为杜阿爹和张秀芳都要回娘家,他想着自己这边距离近,想啥时去就啥时去,就没打扰他们回去团聚。
一个年就这样热热闹闹的过去了。
正月十五的那天,大家约好一起去镇子上看灯会。
这天的李轩穿上新棉袄,头上戴了一副新的头冠,是黑色的,造型很特别,就是用聚灵石做出来的。
这样的打扮着实惊艳到了所有人。
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都穿着喜庆的衣服,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大街上的商贩是真多,这次不仅有卖吃的,玩的,卖首饰的,还有很多卖花灯的,基本都是自己家做的。
样子虽然单调,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手工都很好。
还有放河灯的,猜灯谜的,甚至还有表演歌舞的。
李轩简直大开眼界,原来古代的娱乐项目也很多啊!
他们一路走走看看,每个人的手里都拿了不少东西。
最后不得不让魏君焕和温涛先拿些送回马车里,不然回头连路都没法走了。
他们走后,李轩他们继续逛街,看到好看的还是要买的,同样也吃了很多好吃的。
一路下来,所有人都吃撑了。
然后他们决定找个茶楼坐下休息一会,顺便解解渴。
都坐下后,李轩要了两壶茶,大家有说有笑的讲着走亲戚时遇到的趣事。
就在这时看着窗外的李轩突然眼睛一眯,对桌上几人说道:“你们先坐会,我去个茅房!”
说完,就跑出茶楼,朝自己刚才看到的方向跑过去。
没跑多远,只见前面有一个男人,腋下夹着个孩童一直往前走。
一路上孩子都没有声音,估计是被喂了药。
李轩没有声张,只跟着他来到一个小院子,见他进了门后才返回。
回去时,魏君焕已经回来了,在茶楼门口焦急的张望。
看见李轩松了口气:“去哪了?”
“我刚才看到有拐子,我跟着他到了他的临时窝点,我们赶紧去衙门报官吧?”
魏君焕拉住他,带着他朝另一个方向走:“不用去衙门,今天街上有巡逻的衙役,我刚才看到了,就在前面。”
李轩一喜:“那我们快点,我怕时间长,他们会把孩子转移。”
魏君焕拉着他跑了起来,拐了一条街,就看到两个衙役朝这边走来。
他们赶紧上前去将这个事情说了,衙役们也很重视,其中一人回去带人,另一个跟他们一起先去那窝点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