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当然是要问萧景扬的老丈人,中书令颜正霆的意见。
颜正霆误以为陛下在调和,崔谢两家的关系。他一向与谢从善交好,自然愿意推波助澜一把。不等萧景扬开口,抢先道:「陛下,臣亦觉得此举甚好。既然无人有意见,臣定会督促翰林院尽快修订。」
萧景扬压着喜色,皱眉命道:「谢尚书,你们礼部着手,明日便布告天下吧。」
谢从善欢喜应道:「臣,遵旨。」
萧景扬一拍大腿,又道:「户部侍郎张大人来奏,他在林州剿匪灭患,又修渠引水将林州缺水一事解决。此等惠及百姓,功在千秋之事理当重赏。朕,决定封赏张文孝,黄金万两,良田百亩,加封其为户部尚书。」
颜正霆心知肚明陛下去的是林州,为了掩饰微服出访一事,竟将功劳算在张文孝一人身上。张文孝成了户部尚书,尚书台唯独缺刑部尚书这一个空缺了。幸好张文孝没有女儿,不然这後宫怕是要添新人了。
「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元默傻了眼,陛下竟绝口不提对他有何嘉奖。原想着能凭藉此次上位,并向陛下求旨赐婚一事。
颜正霆已然领着百官跪拜,元默只能暂且作罢,再从长计议。
早朝散後,萧景扬想着也该去拜见太后了。不然,回头太后又该念叨。便命人,摆驾去了太后所居的祥和宫。
第32章入宫准备(2)
祥和宫,太后所居。
院中各色牡丹花开正盛,争奇斗艳令人赏心悦目。
一群宫人,安静候在一旁。其中一名锦衣华服的妇人正在为花浇水,她就是当朝太后汪氏。
她头戴凤冠,一袭枣红色祥纹锦缎的宫袍。端庄和善,明明面容不衰却两鬓斑白。似乎有何焦心之事,致使一夜白头。
一名宫女过来,禀奏:「太后娘娘,陛下下了早朝,正往祥和宫来呢。」
太后放下竹提子,欢喜道:「齐尚宫,快让人,将陛下喜欢的吃食端上来,备好。」
身後侯着的一位年老的女尚宫姓齐,是太后的近侍女官。齐尚宫闻声,立即吩咐人去。
不久,皇帝驾临的传呼升殿响起。
汪太后听见後,装作毫不在意重新拿起竹提子浇水。
萧景扬含笑由郝守信扶着走近,看来母后在与他置气。
齐尚宫瞥见陛下蒙着的眼纱,诧异小声对汪太后道:「太后,陛下的眼睛……」
汪太后正在做戏怄气,口吻不耐烦打断道:「别给哀家提陛下。」
萧景扬激将笑道:「母后既然不想见儿臣,儿臣告退。」
萧景扬掉头欲走,汪太后放下竹提子,无可奈何道:「陛下就是仗着母后心软。」瞧见萧景扬的眼纱,惊讶道:「皇儿,你的眼睛怎地了?」
汪太后忙上前,抬手在萧景扬面前挥动。
萧景扬安抚道:「母后不必担心,小伤而已,御医说好生休养,便能恢复眼力。」
汪太后一副悲风伤秋的模样,泪眼汪汪心疼道:「都说了不必亲力亲为,非要离宫亲为。这眼睛若好不了,可如何是好。」
萧景扬安抚了几句,被汪太后亲自扶进了正殿。
萧景扬闻到了枣泥山药糕的味道,谢道:「谢母后记挂,备了儿子爱吃的糕点。」
汪太后取了一块枣泥山药糕,塞到萧景扬手中,慈爱催道:「快吃吃看,离宫三月,你也许久未吃御膳房的手艺了。」
萧景扬尝了一口,笑道:「绵软香甜,回味无穷。」
汪太后却道:「其实,这是皇后一早送来的,亦是皇后亲自下厨做的。你待会去看看皇后吧,别总冷待着人家。」
萧景扬没有答应,模棱两可回道:「儿臣自有分寸。」
汪太后果然绕到了皇嗣的话题上,建议道:「宫里的这几个妃嫔,你若不喜欢,母后替你做主选秀,挑一些新人充盈後宫如何?」
萧景扬登时觉得枣泥山药糕不甜了,食之无味搁置到桌上,义正辞严道:「母后,边疆打了三年的仗,加之林州大旱之事,国库空虚。朕,岂能因一己私欲,耗费财力去选秀。此事,母后莫要再提了。」
汪太后哪能不知这些,并未恼怒儿子的疾言厉色。退而求其次,劝道:「不选秀也行,那就在京中世家的闺秀里挑几个。此事,母后做主了,陛下,不准再推托。」
萧景扬正发愁,如何将江婉莹名正言顺弄进宫来。当下正是个好机会,故作为难道:「其实,儿子在林州之时临幸了一名女子。」
萧景扬刻意只说了一半,引得汪太后先是震惊,後是欣喜。深知皇帝不是纵情声色之人,想必是喜欢这名女子的。
汪太后乐道:「陛下既然中意,接入宫里便是。」
萧景扬喜怒不形於色,蹙眉十分勉强道:「既如此,儿臣恭敬不如从命。」
汪太后顺嘴问了一句:「那女子出身如何?」
今日早朝废除那条律法,就是为了江婉莹入宫後,不被人非议一女二嫁。
萧景扬漫不经心垂下一只手臂,严肃道:「原也是家世清流的官宦人家,只不过家道中落了。母后,莫非有门第之嫌?」
汪太后大约猜到,这个女子定然出身不高。可这是皇帝头一次自己想要的女人,她若反对,想抱皇孙定是遥遥无期。
汪太后深思熟虑後,妥协笑道:「皇儿说笑了,母后随口一问罢了,重要的是你喜欢就好。」<="<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