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不知道内幕,只是自嘲道:“有你在,我恐怕也留不下什么姓名。他又怎会以我为傲?”
“这可不一定。”李世民起身,神神秘秘地笑道,“我过段时间会出趟远门,你留守咸阳,大事小事都由你决断。”
“你也要去巡游?”扶苏愕然,“可是你才刚继位……”
“我不巡游。巡游带的人太多太惹眼了。我准备自己去。”
“啊?你自己去?”扶苏忙拉住他,“你要去哪?”
李世民沉吟道:“我想想,先去……”
【沛县沛县!我投沛县一票!沛县有开国功臣大礼包!】
【下相下相!必须下相!先见项羽!】
【来来来开局了,压沛县还是下相?】
李斯发现了不对
李世民虽然有心出去溜达,但一时半会也是走不了的。
他刚刚继位,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很多政策要实施。
李斯是大秦法家的代言人,秦国原先的国策有不少都过过他的手,还有些就是他提出来的,如今改弦更张,他是最别扭的那一个。
“陛下,这是今日的奏。”他恭谨地带人将竹简抬上来。
“等会儿。”李世民拿起一张微黄的纸,展开递给李斯看,“这是昨日少府送来的,第一批的成果。”
“此乃何物?”李斯摸了摸这厚实的东西,略有点粗糙。凑近去看,还能观察到细小的草叶似的纹路,带着木头的味道。
“纸。”李世民挽起袖子,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字。
李斯惊讶地看着:“此物可替代竹简帛书?”
竹简太重,不方便携带;丝绢太贵,一般人用不起。
而有了纸以后,不管读书还是写字都方便许多。再加上印刷术,文字的普及率自然也就高了很多。
弹幕还嫌不够,还给李世民科普了北宋的“活字印刷术”。
【陛下!看我!雕版印刷效率太低了,活字印刷术更灵活!】
【用胶泥制作活字,火烧使字泥变得坚硬,做成字模……】[1]
大段的文字占满了整个屏幕,李世民仔仔细细地看完,还没来得及动笔,字就消失了。
这个人……也许不止这个人,又用繁体字发了好几遍,不厌其烦。
【陛下,你怎么不记下来?】
【难不成现在用不上活字印刷?雕版就够用了?】
“我已经记下来了。”李世民微笑,不紧不慢地在纸上写下来,不再需要看屏幕一眼。
【哇!记性真好!】
【这纸好粗糙啊,有待改进】
【有点晕墨了,白瞎二凤这么帅的飞白】
李斯定睛一看,遗憾道:“这纸写出来的字,不如竹简清晰。”
“这只是第一批,工匠造纸的经验不足。等能够替代竹简了,再大批量地造。”李世民还算满意,“天天批阅竹简,可麻烦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