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夫人?点头,“是的,已经提交申请,委员会方面还没给回信。”
莫伦追问:“比起往年?,今年?的回信速度是不是有点慢?”
洛奇夫人?说不准,“委员会隶属枢密院,行事风格也相似,拖拖拉拉是常态。”
莫伦分析:“今年?刚好遇上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冲突事件最终宣判。女学生们败诉,爱丁堡大学撤回对女性进入医学院的批准。争辩争到最凶的时候,看?似结局已定,委员会反而要谨慎。”
洛奇夫人?认同,作为医院外?联部?的负责人?,她对舆论风向也有自我判断。
“我认为今年?委员会同意让安德森院长参加考核的可能性,比历年?都要高。”
原因?有二。
伊丽莎白安德森年?复一年?地申请,被委员会年?复一年?地驳回。
可当她这位申请者?的身份与头衔越来越高,英国医生登记委员会的态度就?不得不发生变化。
另外?,发生在苏格兰的医学院冲突把女人?从?医的问题摆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洛奇夫人?:“反对者?现在以爱丁堡女医学生们的冲动鲁莽行事为借口,指责七位女学生不够客观冷静才会在没有充分证据时口不择言,当场指责克里斯蒂森爵士是幕后?主谋。
那些女学生的性格被认为不适合行医,将来无法客观地检查病情,也会对病患也无中生有,从?而造成医疗事故。三年?过?去了,争议范围扩大到整个女性群体。”
这是持续多年?的刻板印象,认为女人?比男人?更情绪化。
莫伦说句实话,“冷静也要看?情况。七个女学生被两?百多人?在校门口围攻责难,凭什么要求她们冷静客观?换成是男学生遇到那种局面,不只是爆发口角,很可能直接打起来。”
话是如此,现实却很残酷。
法律的公正?是相对的,它无法保护被抓到言辞把柄的弱势群体。
眼下,终审已经宣告结论。
不可能翻案,只能抓住危机里的机遇。
莫伦说出了洛奇夫人?的判断,“您认为委员会犹豫不决的原因?之一,英国从?几百年?前开始就?一直标榜最出色的医生是智慧的、性的、绅士的。”
在争论女人?能不能做医生的舆论风口,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大众关注。
今年?继续不同意伊丽莎白安德森参加考核,还用什么由?呢?
在伊丽莎白安德森身上挑不出鲁莽冲动的缺点。
她更是在霍乱肆虐时开设药房收治病人?,又获得法国正?规医学院的学位。不仅成为伦敦教?委会的成员,更是第一位被英国医院聘用的女医生。
莫伦:“我认为今年?委员会找不到好的由?拒绝安德森女士参加注册考试,否则就?违背了一直以来英国对优秀医生的定义?。”
那就?变成自己打自己的脸。
莫伦略嘲讽地笑了,“或许该庆幸,医生登记委员会一直以来都标榜他们有着高尚品格。”
洛奇夫人?说得更加直接:“人?要脸就?得顾忌舆论风向,所以我认为安德森院长本次能参加考核。”
只要获得参试资格,她敢说伊丽莎白安德森9999能考核通过?。
莫伦拉回话题,建校还要面临第二个问题。
“校舍有了,老师有了。比起招生,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让她们也能注册成为正?规医生,是职业发展的第一步。”
对于这一关,莫伦很清楚不要冒进,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我想伦敦或整个英国不乏有意成为医生的女性。最开始几年?,招收学生时不必贪求人?数越多越好。”
洛奇夫人?很认同,这与创办医院有相似点。
“我院也是先从?药房做起,通过?八年?才扩大为医院。至于学生如何获得委员会的考核名额,也不用太悲观。从?入学到毕业至少需要三四年?,这段时间?可以用来争取注册资格。”
莫伦:“这让今年?安德森女士是否通过?医生注册考核变得更重要了。”
有了第一位英国官方认证的女医生,那就?可以有一就?有二。
汉姆律师也忍不住插话:
“大英数百年?贯彻判例法的司法体系,核心就?是「遵循先例原则」。
没有先例的第一个案例最难判,是打破了0到1的局面。只要有了1,之后?的2、3、4直至无穷就?变得容易起来。”
莫伦深谙交易的艺术,只要是团体就?不会是铁板一块,有部?分成员能被游说。
她问洛奇夫人?,“您说院方与伦敦大学的关系亲近,那里也有入驻医生登记委员会的校方代表吧?”
“有。”
洛奇夫人?简述了委员会的成员分布情况。
“获得注册考试的参试资格后?,具体测试是在不同大学内进行。”
莫伦看?向汉姆律师,“我的第二、三家捐款对象,不如从?有医生登记委员会成员的医学院校中挑选。”
汉姆律师当然懂得捐赠中的利益交换。
他的雇主不再?要求那些医学院在风口浪尖开放女性入学,但?必须游说医生登记委员会授权女性去参加医生注册考试。
这种支持不用很激进,三四年?间?给几十个名额就?行。其实是对委员会温水煮青蛙,但?表面上看?不出任何过?分行为。
洛奇夫人?听懂了,哈哈大笑,“除了要花钱,这是个好方法。”
莫伦又道:“趁着人?们还记得我与萨米沃尔的纠纷,如果安德森女士希望我给贵院捐一笔钱的消息见报,我也能约几家报社进行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