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买了辣酱的妇人又买了两根排骨回家烧了一碗辣酱排骨,到了饭点,家里两个嘴刁的吃货懒散的从各自房间出来。妇人成亲以前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这么多年了厨艺也没什么进步。
杨檀看了一上午书,这会儿脑子都是乱的。他打着哈欠坐到饭桌旁跟爹娘打了个招呼,才睁开模糊的眼睛。
“娘!这个…这个辣酱你从哪儿得来的?”只见桌上有一小碟单独盛出来的蒜末辣酱,这不是林朗每次从家带来的特好吃的辣酱吗?杨檀一下子来了精神,用筷子尝了一口,果然味道一模一样!
“这个啊,我在市集上买的,今天有一对年轻的小两口摆摊,我吃了味道不错就买了些。”妇人见儿子这个样子绝对是喜欢便也放下了心。
“哎呀,这就是我跟你说我同窗家里哥哥做的顶好吃的辣酱。你说的肯定是他的哥哥吧。”
“怪不得那年轻夫郎跟我说县学的学子都喜欢呢,还以为他是忽悠我买才这么说的,原来就是你这个馋猫啊!”
之前在县学杨檀都是克制自已不能吃太多生怕被林朗嫌弃,这次终于可以敞开了吃。这一顿饭配着辣酱和排骨回味无穷,杨父和杨檀直接把桌上的饭菜一扫而光。
最初两年男人提议招个嬷嬷,一来能让妇人更好的休息,二来也能满足自已的口腹之欲。妇人觉得以后要供儿子读书去学堂,花销实在太大,就想省点钱不愿意请嬷嬷。
直到后来家里生意越来越好,妇人却又不想有生人在他们家,男人也早已习惯了妇人做饭的味道,便再也没提起这个事。
首次开张盈利喜人,肯定要乘胜追击,谁知半夜开始就下起了暴雨直到天光大亮也不见雨小一些。
叶稚沮丧的坐在屋檐下看雨,壮志满怀,却突遭打击怎么不失落。
“叶稚,快进来。”
林晋逐见夫郎垂头丧气了一早上,找了个解闷的法子。
“怎么了?哇!这这么多铜板!”叶稚应声推门进去,一眼就被桌上堆满的铜钱晃了眼。
“是啊,我也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了。”
这都是今年两人陆陆续续卖东西挣的。每次回来都放在床下的一个小箱子里,要用的时候再抓一点,没想到积攒了一年已经有如此之多。
“今日无事,咱们把钱数数,串起来到时候去钱庄换个的银锭。”
“好好好,我最喜欢数钱了。”叶稚露出了财迷属性,很快找来剪刀和麻绳。
一百文一串,十串就能换一两碎银。
一、二、三……九十九,一百。
铜板实在太多,饶是叶稚再财迷也有些累了,等把所有铜板串好,叶稚直接眼冒金星。
“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因为数钱而感到疲惫,说出去是不是要挨打?”
“还没完呢,这还有。”叶稚摊在桌上的样子实在太可爱,让林晋逐起了捉弄之心。只见他又去打开放棉被的大箱子,抱出一个更小的木箱。
箱子里是一些碎银,合计一下也可以换成五两的大银锭。
叶稚把头枕在胳膊上休息,看林晋逐用小秤秤银子,这一年总是过得匆忙少有能静静坐下来享受属于两个人的时光。
未嫁之前的恐慌,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相濡以沫的三年里,叶稚已经把林晋逐看作自已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过去面对林晋逐没有缘由的极致疼爱总是感到惶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已也能回应他热烈的情感后来心里莫名的感到心安。
数完了钱,林晋逐把要拿去兑换的钱拿了一个布袋装起来等下次卖辣椒的时候去钱庄。
另外留了几两的碎银和铜板当作平常花用,还有过去两年卖青梅酒的钱早已换成了银票放在隐秘之处,这些就是以后给孩子读书成家的本钱。
连着下了两天雨,叶稚都没办法去镇上,又过了两日路上的泥才干了几分。林晋逐和叶稚带着辣酱再次出发。
有了第一次打下的基础,今天来了不少回头客,都说上次拿回家后家人都爱上了这个味道,不管是拌面拌饭还是炒菜都想加一点辣酱才够味儿。
“哎哟,你们可来了,这两天下雨你们没来,我家那汉子吃饭都不香了。你们这辣酱到底怎么做的,怎么还让人上瘾了呢。”
杨檀娘亲看今天不下雨了,猜想那小两口怎么也该来了。这不,刚上街就看到他们在摆摊子赶忙过去。家里的辣酱给老吃货顿顿造,没两天就吃光了。
“我今儿自已带了罐子,你把罐子装满就成。”
叶稚接过妇人递来的两个罐子,热情地说道:“下雨路不好走,就没来。今天好不容易路干了呢。您这是要哪一种酱啊?”
“就那个蒜末的和野菌子的,现在我做饭啊都爱往里头加一点,咱这手艺又不好,加了你的酱我儿都说好吃了不少。”
“对对对,我家最喜欢夹在馒头里,那滋味油香满嘴的,都不用炒菜了,省事得很。”另一位回头客也附和道。
之前没有买过的人见这边摊子这么热闹纷纷围了上来,老顾客吸引新顾客,就连不怎么受欢迎的腌辣椒也卖完了。
遇险
临近初冬,林晋逐打算最后进一次山打些猎物准备过冬,之后只需去前山砍些柴即可等待寒冬的来临。
上次答应了叶庭要带他一起去,回来后忙了几天终于找到闲暇日子。
家里干菌子已经用完了,叶稚也准备一同前去。后山虽路途遥远,李玉荷也打算一起去。这几天下了雨,一定长了不少菌子,两个人一起也能尽早采完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