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并没有转移话题,而是直接表态道:
“省委已经决定新的安山市市委书记由原来的安山市常务副市长担任,刚好是副厅级,正合适。
山北县合并之后,第一任的县委书记我希望由现任发改委主任宋运辉担任。
至于双河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肯定是姚新民和年红梅最合适。
至于其它的位置,常市长如果有好的人选推荐的话,那是再好不过了。”
常伟大喜。
李青山标注起来的几个位置原本他也没指望能拿下。
但是剩下的职位之中,还有不少的位置可以争取的。
“那就谢谢李书记了,我刚好有几个人要安排,到时候我直接跟姚新民和宋运辉来商量吧。”
李青山一笑,这种低端职位,还不需要他亲自出面。
…………
过年之前,李青山还是去了双河镇一趟。
这是他固定的行程。
只要不是在帝都过年,他总会抽出时间回双河镇一趟。
这里不仅是他的发迹之地,还是将来支撑他完成自已梦想的根基之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哪怕没有临湖市,没有霸都,双河镇也必须要保住。
这里的科技基础、群众基础和他埋下的很多种子,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从新加坡回来已经大半个月了。
世界各国该有的反应已经基本上确定了。
上次会议确定的要加强合作的法兰西、日耳曼已经和李青山确定了来华谈判的议程。
他们没有过年这一说,要在最近来和李青山最终敲定合作协议。
李青山来者不拒,但会谈地点却被他放在了双河镇。
他这次过来,除了要敲定自已的事情之外,和过来谈判的其它国家敲定合作也是重要的安排之一。
李青山的回来受到了当地的热烈欢迎。
当地政府和企业界代表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仪式。
当地的百姓也热情高涨,自发的到现场欢迎。
跟在山南县黄安乡那边不一样,李青山对于这些仪式完全没有反对,还很热情的参与其中。
现场讲话,与当地群众交流沟通,走街串巷的实地调研等等,一套流程搞下来就花了两天时间。
这两天下来,李青山对现状非常满意。
双河镇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个人口不足30万的镇子,在这个年代一年能创造近千亿的GDP,拥有近十家上市公司,旅游收入也连年创新高。
政府实在太有钱了,所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民生保障工程都是全国遥遥领先的。
如果一个不知情的人过来看的话,这哪里还是一个临江小镇啊,分明就是一个现代化的滨江城市!
因为土地资源不足,只能向上发展。
所以当地高楼大厦林立,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的出现。
李青山在心中简单的估算,如果按单位面积之内的高楼数量,双河镇早就超过了国内所有的地方。
甚至连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也不能跟它比高楼的密度。
即便整个镇子到处都在大兴土木,但街道依然整洁干净。